幼兒教學法
幼教系1B林沂璇104043142
(1)瑞吉歐教學法
看重想像和創意,以孩子的興趣為依歸,不贊成設定固定課程,鼓勵在摸索和實踐中建構知識。
源於意大利,1991年曾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世界十大最佳學前教育教學法之一。始創人路易斯.馬拉古齊(Loris Malaguzzi),尊重小朋友的興趣,認為以專題教學形式,更能鼓勵互動交流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或專題研習是在師生的互動中逐漸產生,教學具頗多彈性。學習主題取材於孩子熟悉的事物,學習地點也不只局限在教室,會隨教學主題而轉換,藉此激發學童創意及探索精神。
(2)多元智能教學法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納德教授提出,根據他的理論目前人類的智力至少可分為8種,包括: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個人內省能力及大自然觀察者智能
- 特色在於強化優勢智能,並透過均衡發展各種智能,使相對弱勢的智能得以彌補,從而增強小朋友的自信,間接強化不同智能的學習能力。幼兒期是人類成長的黃金階段,全面均衡發展多元智能,對身心成長和日後學習都有莫大助益。
- 尊重思維︰每個幼兒都有獨立思想和自我觀點,成年人應該尊重他們是獨立個體,並放下大人的威嚴,多站在他們在角度看事情,才能更加了解他們。
- 相信能力︰相信幼兒擁有多元智能,並能在不同領域都可發揮潛能,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協助他們找出各自的特長智能。
- 思考空間︰促進幼兒的多元思考能力對幼兒非常重要,當孩子提出問題,老師不應馬上告知答案,而要引導學生思考,千萬莫看輕小朋友的潛能,他們有能力在錯誤中學習及修正。
- 細心耐性︰每個小朋友的能力都不盡相同,潛能也許需要一段時日才會慢慢發揮出來,師長應多多留意細節,以便在平常的活動中發掘幼兒的特長,以及關心他們的身心發展。
- 溫情互動︰老師是推動教學的重要角色,他們無論何時都應保持笑容,幼兒通常都喜歡友善的老師,師生若能做到溫情互動,絕對有利促進幼兒發展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