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摘要
內容
相關資料

回首頁 city.gif (13864 bytes)

part 1

 

...(前略,沒錄到),還有一種就是光電原件,就是一些光電產品的一些光電介面的原件。還有一個呢,就是一大部分的積體電路,就是IC,分做記憶體:包括揮發性非揮發性的,反正很多種啦,DRAM、SRAM啦..一大堆;然後微原件,一般國際上是這麼分類的,微原件指的就是CUP,或者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那周邊器就是晶片組chip set之類的東西;還有數位訊號處理器(DSD的東西),那另外一個就是邏輯IC,當然像DSD、CUP這些都是邏輯IC,不過那是分類的問題,那邏輯IC指的就是例如?HTGA?,還有剛剛同學在討論的?APGA?,或者PLD之類的東西,或者是?...,gatearray?之類;還有一類是類比IC,有線性的、有混合信號的,就是類比跟數位介面的電路。

那麼從半導體的產品來看,IC差不多佔了八九成左右;在台灣,這個比例事實上更高,所已有時候我們就會把它們混用,有時候稱半導體產業、有時候稱IC產業。我舉個例子給大家看:這是去年(98年)全世界半導體產業的產值的狀況,這邊是97年的、這邊是98年的,可以看到,如果從去年的狀況,差不多30%是微原件,micro的產品,就是CPU、MPU、DSD這些產品;記憶體產品差不多佔20%,那類比的大約15%,邏輯的原件也差不多10幾%,然後分離式的跟光電的原件差不多13%;這個比例跟97年差不多,不過這裡可以看到,memory的產品在去年比例下降了,因為價格太爛。這是從錢的角度來看,所以相對的比較差一點,從個數來看其實是增加蠻多的,因為需求量一直增加。大家都知道去年不景氣嘛,所以產值就下降蠻多的,整體來講全世界下降了差不多8%;那IC呢,差不多一直持續在80幾%,在台灣比例更高,高達90幾%;讓各位有一個瞭解。

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緣故,有時候稱半導體產業有時稱IC積體電路產業,我們把它混用起來。我舉一個例子給各位聊解一下:IC他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的上,如果你把PC的主機板拿起來看一看的話,你會發現...(略,投影片),這上面當然有CPU,CUP旁邊呢有晶片組,在控制CUP跟介面之間的一些關係,那旁邊呢有記憶體的模組,插的記憶卡、一大堆的IC,還有周邊的,繪圖卡啦、當然繪圖卡上面還有些控制器etc.,本身當然也有memory包括SRAM、flash...;從主機板來看上面一大堆密密麻麻的IC,如果我們把一台PC看他多少價格,然後把IC的部分價格加起來,你會發現它跟重量不成比例,IC差不多佔30%的價格,monitor很重很貴,扣掉keyboard這些東西,如果秤重的話,他是最多了。那麼在繼續講下去之前呢,我想讓各位瞭解一下IC的製造流程:我們都知道IC在很多地方可以用的上,各位手上如果有電子表的話,就有一大堆電晶體在裡面,還有各種的零件、配件,但是呢這些不同的用途,當然他要設計的功能也就不一樣。如果從一個生產的流程來看,開始到以後IC的設計,然後設計要做layout、做佈局,然後呢這layout要去製造的話要把它轉成光照,就像照相一樣,他的電路圖都在上面,如照相技術一樣,把電路製作在晶原上面,那晶原當然是從crystal這樣長起來的,然後切成一片一片的,一步一步的把圖案紡在晶原上面;如果從橫切面來看,整個IC的製造過程可以說就挖個洞、填個土,不過他的動很小,土也很難填,簡單的說就是這樣子,這邊由一大堆金屬的聯繫把它接起來,最後在晶原上面,經過很多步驟之後,該接的線也都接好了,不過這是非常精確的控制就是了,在晶原上面就是一顆一顆IC,那這IC呢我們要把它切開,這就是晶粒?,就是敗?,晶粒把它切開,然後再做封裝的事情,把它黏起來、保護起來,因為我們要插到電路板上面:然後封裝起來,雖然IC很小,不過外殼就很大;然後再經過測試;各位可以看到一大堆的copmuter的技術在裡面,因為人工無法處理這麼多步驟的事情,就用computer去做,那測試也是一樣,因為一個IC上面可能有幾百萬個電晶體,要每一個都是正確的那一定是用computer去做,最後出來,才可以送出去。那麼在這過程當中,其實每一個都有每一個的專業,很重要的就是這一點,比如說我這個封裝做得特別好,那麼大家就給你做了;你測試特別好,那我幹嘛買個測試機,我送給你做就好了;你設計特別好,那大家都找你設計;XXX的晶原製造做得特別好,就幫全世界都做;每一個環節,在剛剛講的一千三百多億美金的全球市場裡面,就是這些所構成的,每個環節呢都是必要的,你不能說我會做這個東西可是後面沒有,那就沒辦法,你這東西就到達不了這裡;所以在這裡面就有所謂的專業分工,你要在哪都可以,但是因為這市場非常的大,大家都想在這邊做生意,所以在這裡你要作的比別人更好就是了。

接下來我想跟各位介紹國內的IC的產業,在台灣1966年,三十年以前其實就有IC產業,高雄電子吧,是做封裝的事情,那時候還在組裝而已,非常早在加工出口區;一直到1974年,當時我們經濟部、行政院長有幾個人,在永和的一個豆漿店吃早餐,決定要建立台灣的IC產業,當然那時候在聰明也沒辦法預測到未來是怎麼樣,不知道它在幹嘛,不過就覺得這好像很重要,就決定成立了工研院電子所,1974年,那時候我們平均國民所得差不多900美金,跟大陸差不多,那現在我們是一萬多美金;成立之後呢就開始做IC的開發,當時從美國RGA引進CMOS的技術,但是是7個micron的,現在找不到這種工廠。6年之後1980年,第一家衍生公司聯電就從電子所分出來,變成一個獨立的公司,當時要成立這個公司是很辛苦的,雖然現在看曹XX聯電集團很棒,但那時候沒有人要投資,政府用各種力量,想辦法去逼迫一些財團投入,可是大家都是能閃就閃,不願意投資,當然事後很多人很後悔;在7年之後,在工研院電子所裡面一個專案計畫,也是成立一個衍生公司,就是TSMC台基電,當時成立的時候還是一樣,大家都不願意投資,包括王永慶,後來TCMS很賺錢,逐漸地後悔的人就越來越多;在1994年,當時可以看到個人電腦很多的應用,DRAM大家需求量很高,可是呢DRAM的東西很難做,我們國內不會做,那想從國外引進技術人家又不願意賣給我們,所以經濟部在電子所有一個專案計畫叫次微米計畫,就是開發0.5微米的DRAM的技術,在94年呢就把這一部分研發成果帶出去了,也是成立一個衍生公司,叫做世界先進,那之候就變成說DRAM台灣會做了,一大堆國外公司日本、美國我技術就移轉給你好了,所以之後就一大堆的廠,可以跟國外授權DRAM技術就蓋了很多廠,因為很賺錢嘛,所以一大堆人都投資進來,有點過度投資,96年一大堆廠都在蓋,全世界都很訝異;在98年,去年我們DRAM做得太多,所以美國就告我們,那麼最近各位可以看報紙喔,我們反告他。以現在的時間點來看,我們台灣8吋的晶原廠,像TSMC現在有到五廠都已經在營運了,世界先進有兩個廠,總共有20座,不過其中有一座是聯瑞不小心燒掉了,那還有嘉旭在園區蓋了一座8吋晶原場,不過不知道為什麼XXX集團沒有經營,把它空在那邊,所以我們把它扣掉總共18座8吋晶原廠,這樣的密度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那我們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上來看,現在我們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你可以看到差不多什麼都有,從一個產業發展的環境來看,這括號是代表廠家的數目,比如說設計Design house在98年有100多家,這是登記有案的,還有幾個人開一家公司沒有去登記的啦,這也有不少家,我想200多加也是跑不掉的,尤其在台北縣這邊我很訝異有一大堆的Design house在這邊,那光照公司有5家,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就是有晶原製作的有20家,那封裝的有36家,測試的有30家,其中測試的15家同時也能夠做封裝的,那還有一些化學品啦、晶原啦,我們國內自己也可以生產晶原,就是做wafer然後送到台基電、聯電去做IC,那包括儀器設備,比如你要做這些製程的,你要很多設備,貴重的設備,全世界第一大的設備廠商叫做apply material,他全世界最大的客戶就是台基電,並不是在美國,那當然你要設計,設計要很多的CAD的軟體,我們國內你只要有錢大概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到,一大堆公司都在兜售XX的產品,那資金在找資金國內比起在美國XX多了,人力資源當然也提供很多,不過從者個產業來看,整個景氣又回來了,所以好像又覺得人力不夠了,那當然在科學園區周邊有很多的資源,所以這樣的產業環境對很多國家而言,大家都非常羨慕尤其是像加拿大,加拿大工業部長去年到台灣來,加拿大土地是全世界第二大,可是沒有IC的產業很不可思議,我去年也去加拿大一趟,他們政府很希望我們投資,那時候我們跟楊XX(華邦的總經理)一起去的,他們說我們希望台灣來投資蓋晶原廠,像TSMC、聯電;那我們說不對啊,你蓋完了以後封裝怎麼辦呢?封裝要送到台灣,因為封裝很多在台灣,測試也是都在台灣,那測完之後送回去,那要賣給誰?主機板也都在台灣做的啊,所以想想大概不會投資在那個地方;那我們這樣一個表現,如果從產品的角度來看,一顆顆產品不是產業,從產值來看,在國際上我們過去排名第四,98年我們變成第五,這法國怎麼回事為什麼這麼靠近,原因是這樣子,下一個會揭曉,不過看到這個不要覺得太難過,因為美國非常大,日本也非常大,韓國呢說時再也非常大,我們台灣實在很小,我們這世界排名是不錯的;那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跟法國是這樣子的,我們把全世界前20名的IC公司,因偉台灣很小所以我們把他加起來當作一個公司,我們台灣的產值98年差不多37億美元,第一名是Intel是兩百多億美元,他比第二日本的NEC就大不曉得多少,再來是…這些都是日本的(IBM除外),韓國的三星他一家就比我們台灣大,XXX法國公司他一家也比我們台灣大了,那表示說法國也沒什麼其他公司就是了,這個只差一點點實在是匯率的關係,我們除以33才變成這樣,你除以29的話就在這前面了。那麼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我們未來幾年有沒有什麼展望呢?我們IC產業假設在2002年,我們估計大概還是維持第四;那資訊產業呢,我們是第三名;那通訊產業呢,我們估計差不多是第七名,目前通訊產業排名大概是13名;那消費性電子產業就更糟糕,目前排名差不多是17名,那未來呢會有點進步啦,但是還不是很好,還是靠資訊產業,那當然我們現在談3C的整合,希望能靠攏一點。我們做這樣的預估是不是太樂觀呢?我們有很多的產品mouse、keyboard啦,在全世界的佔有率都超過60、70%,甚至80%,是全世界最高,但其中關鍵的component不是我們自己開發的,多半都是CPU;我們來看國內IC產業前幾名是怎樣子的,從產值來看台基電絕對遙遙領先,再來是聯電、聯成、聯嘉…聯電集團,不過加起來還是比台基電小一點,接下來是華幫、日月光,這些半導體公司裡面有computer science background非常多,我太太在台基電工作,她部門就有一個交大程式設計比賽第一名的,他不是到資訊界去;日月光他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封裝公司,第一大的還是在韓國;那台基電在代工這領域裡面在國際上是最大的;你可以看到有成長率,不過有成長率不代表他賺錢。那我們在仔細的來看我們國內產業的狀況,那些有工廠製造的他們製造哪些產品,58%是做代工的,35%是做記憶體,剩下的10幾%是做其他的產品,也就是說有一半產品不是自己製造設計的,其他的應用領與我們做的很少,這表示我們業務偏重一邊,不是很均衡發展的;代工我們一直成長打家都知道要生產IC就送到台灣來,從IC製造業產值的成長率來看,我們還一直持正的還不錯;我們國內產業的技術狀況可以說在生產製造方面不是太大XX,我們主流製程的技術跟國際上差不多是同步的,到今年1999年像sample .18的台基電、聯電也可以做出來了,但是先進製程的研發我們投入的不夠,所以量產我們還是不錯,但研發我們就落後了;但是產品線就不行了,大致上我們在通訊、消費性的領域表現的不夠,消費性的比例是不錯啦,但像DVD比較高級的產品,那些IC我們還是靠進口的,我們能做的就像玩具、電子雞之類的;我兩年前曾經做一個統計,就是單位面積他的價值,當時的Alpha晶片、CPU價值很高,一路下來到台灣就很低了,悲觀的人說完了沒有機會,樂觀的就說哇!很有成長空間。最斤兩年IC、半導體景氣可以說很不好,這只是供需的問題,不是說他變成夕陽工業,製程的技術一直在進步,一個晶原可以做的IC越來越多,有一個摩爾定律:每三年電晶體可以增加四倍,相對的晶原材料越做越大,因為技術一直再開發,生產成本降低了,利潤就高了,剛開始世界先進成立的時候第一年就賺錢了,所以大就開始投進去了,後來就是供給過剩,只好降價,舉這個16MB的例子,他的平均售價剛開始91年的時候一個350美金,到98年的時候變4塊美金,後來又比4塊還低,就是去年的狀況;當你價格低的時候變動成本高,變成賣一顆賠一顆,那只好不賣啦,韓國運氣好韓幣貶值,他賣人家也不能說他傾銷,因為成本就是這麼低啊;那工廠這麼大又不能賣,那只好趕快做研發,結果就是技術不斷的進步,所以景氣不好的時候,你要注意啦,人家是在做研發,經費絕對不能刪科技經費。

接下來我們來看技術,我們國內技術跟國際再製造方面已經有點趕上去了,那設計方面我們是有點落後,首先來講製造的技術,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每三年把technology row map要update,97年這個版本所講的就是當時的量產的技術,97年是.25的技術、99年是.18的技術、2000年是.15的技術、2003年是.13的技術,這是從DRAM的角度上來看,這個數字怎麼來的,你把他乘0.7就對了:97年這個版本他所預測的要比94年要快,因為景氣不好大家都在做研發,技術提前了兩年;可是呢持續的兩三年景氣不好,去年的12月他又提出來了,他說.15不要了來不及,.13再提前;所以景氣不好的時候趕緊做研發,反正也沒有生產可以做,在這樣的影響之下,這個時候.25的技術他的含意是什麼,他的含意是:你用這個技術我們大概可以量產的是memory的大小256MB,這是剛開始出來的時候,那99年差不多是GB的DRAM,那如果說CPU平均每平方公分的電晶體個數就可以有370幾萬個;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技術的預測,那麼這預測有沒有困難點,美國半導體協會SIA舉出了幾個挑戰:第一個就是scaling,我們這種.25、.18…、.05再下去到小數幾位那怎麼辦?不要忘了海森保測不準原理,到某個地不就搞不清楚是什麼,所以大家也懷疑說這能做到什麼地方,因為我們是用光學的技術去做,過去平均每年IC的價格,他的成本每年差不多可以降低20%到30%,這邊有很多的貢獻,比如說waver變大、良率提升、設計技術…,可是良率再怎麼提升也是有限,所以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光學的技術,不幸的就是光學技術到.1micron的時候,我們光學技術要透光,像照相一樣,照相有那種光阻劑,在這種波長很短的時候光透不過去,現在不知道怎麼辦,所以這是要挑戰的;還有新的材料、新的電路原件,電晶體這麼小有XX、有gate,萬一不小心那gate量子穿透,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辦;還有工作頻率的增高,現在IBM已經有GHz的CUP出現,你在晶片上跑得很快,可是一到IC --PC-100,100MHz那你不是白做了嗎?所以這連接線的技術,還有到GHz要怎麼去解Maxwell equation,幾百萬個電晶體怎麼用Maxwell equation去設計,所以將來設計技術可能會不大一樣;最後幾個case才是嚴重,就是量測的技術,我們知道晶原上因為電晶體太多,所以很怕defect,就是有一點污染,你照相的時候上面就會有污點,雖然我們潔淨室class 100、class 10…,可是不可能完全真空,當我們原件做的很小的時候,那defect相對的也會更小,回到海森保測不準原理,那麼小的東西我要用光學看,波長跟他都是一樣的,真的會看不準,那怎麼知道defect多少,說不定用統計的方式,可是我們從沒用過統計的方式做過量測,現在這種量測的設備一部要一億多,當然啦一億多不貴,光學的儀器才貴;那test也是一樣,上面如果有幾百萬個電晶體,請問各位怎麼測試?你怎麼做啊,你做simulation...

 

part 2

我弄給你看,bug你自己知道,可是IC還是要賣給別人啊,所以這怎麼辦,我們不知道,那麼研究發展這個挑戰可能更大, 因為過去大型的像IBM、Hitachi、BellLab這種大的研究機構,他們做的研究成果會去發表,大家都可以使用,不過呢?想到這些這麼困難這麼貴的東西,逐漸的這種研究機構也撐不下去了,那誰來做研究啊,因為大公司不願意投資這麼貴的,幾億的設備下去,萬一什麼都 即使嚴重還是要做,我舉一個例子給你聽,這使Intel研究開發的費用,Intel每年的研究開發費用大概是8、9個percent,7、8個percent,98年我們估計約24億美金,因為他的營業額很大,大約2百2十幾億的營業額,那麼24億的營業額有多少呢?我告訴各位台積電每年的營業額約15億美金,他的研發費用比他 用很貴,那麼在美國大家就是一起做,因為沒什麼錢,大家聯合起來,這個組織叫Cema Task(不太清楚),Cema Task就是呢國家出一半的錢,但是會員半導體公司像Intel、ATM、IBM、Hitachi等出一半的錢,有題目嘛大家一起做研究,同時呢設備很重要,因為光學設備非常重要,設備廠商一起來做研究,學校也很重,像這種前瞻性的東西就交給學校去做,像大家一起來做研究,那我們台灣最近在做這個事情,有什麼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內的半導體廠商都有這個意願來加入,希望在七月一號之前我們能正式成立這個組織,這是再製造方面,因為國內現在生產的腳步呢大概跟國際同步,那研發的模式也要跟國際市類式的狀況。

設計怎麼辦,我們來看設計,我們如果看電子系統發展的過程,在十幾年前,我們做系統的時候,PC版或是麵包版,買一些MSI、SSI這種七四系列的這種IC,逐漸的在Microprocess的DRAM出來了以後,因為Microprocess可以取代很多東西,還有加上一些周邊的東西,這種元件像是LSI這種半導體公司所生產製造,跟系統廠商一起合作把這個技術作出來,後來技術進步的結果,因為Microprocess你去program他終究是用軟體做出來的,有一部份共同的,譬如說Mpeg特別的功能需要硬體去做,逐漸的就有這種特殊應用的IC,不管是用gate array或是ceta set(?)做,那這演變發現Microprocess還是需要,DRAM還是要,這些東西都要,你定義出一個特別的graphs或是Mpeg這種功能來做,可是呢這東西越做越複雜,逐漸的產生這個IP(Intelligent Problem),因為你從一個IC設計角度,因為這種東西太多了,是誰允許你整合很多東西,但這很多東西不可能都是你做的,一定是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但是拿過來不是這麼好做的,因為你怎麼知道這有沒有問題啊,所以在設計的過程其實還蠻困難的,所以逐漸的就有這種IC,專業的公司出來了,設計的一個趨勢是這樣子。

所以如果從一個產業的角度來看,你可以看到大的公司向Hitachi、IBM他從設計生產製造當中通通一手包辦,逐漸的台灣後來居上,競爭者進來了,這專業的分工,package 我就只做package,其他我通通不做,因為我們很專業所以競爭力可以非常的高,特製也是一樣,台灣現在有一大堆的特製公司,國際上的東西通通會做,從製造的角度來看逐漸的製造分工,設計的部分也是一樣,最早就是從設計的軟體EDA 或是CAD的公司,因為專業的Tool很難寫,這個Tool是給人家用的,所以這個 Tool首先出來,設計也逐漸的專業分工出來,有些人就純粹幫你做一些Design Service,比如說你要做系統的設計,那你把規格開好,IC我幫你做,這是一種設計服務或是HTGA幫你做photo typing,你不會我幫你做,一個program就好了,更上一層樓的就是IC譬如很複雜的mpeg,你不用自己作別人幫你設計,你自己去找,網路上一兩百家這種IC的providle,他不做IC,他只做IC,你會用你去用,用成了你給我權利金,這種設計的providel包括GSC、聯電他們都有提供這種service,因為最後大家都要製造,做IC的工作就去找他,免費的給你用,用成了你在交給我權利金就可以,透過GSMG的力量,這是專業分工的結果,變成這種最新的分工。

如果我們從設計需要的角度來看,我們未來所面對的一個技術趨勢是怎樣,我舉一個例子,就是TV,單晶片的TV,單晶片的TV就是現在的電視機你把它打開來,他有一個版子類似主機板,後面一大堆元件,那這些東西呢只要是IC可以做出來的就把它放在IC上面,所以將來就是一個螢幕後面一個IC,長這個樣子,當然還有周邊像喇吧。那這裡面有CPU、類比數位,影像都是類比的輸入輸出介面,還有一些信號處理的電路在裡面,還有video的處理還有memory,因為你要display,還有memory給cpu,那當然你可以看到如果memory可以做在裡面,那cpu也可以做在裡面,那就是embedded cpu,那DRAM就是embedded

dram,Dram的製成和一般不太一樣,所以放在裡面不太好做,這樣的機械呢有人把它算過,大概需要兩億多的電晶體可以做到,那從製成的角度差不多一半就可以做到,未來的兩三年你可以看到這種新電視,事實上非力浦有類似的東西,不過embedded cpu還沒有,其他的已經出來了,如果在看遠一點,PC,Multimedia 的PC也可以做在裡面,包括出機隨機的credit還有mpeg2,當然cpu是一定要的,還有相關周邊的一些控制器,譬如說LCG還有mouse、disk還有網路的介面,fast modem的介面這些通通可以做在裡面,還有main memory,那memory要1gigabit,那我們算過,20億個電晶體是需要的,那如果從量率的角度來看差不多點15的技術可以把它做出來,那麼這要遠一點,因為點1的製成關係,差不多05年到20年,那這幾年也是快到了,現在有沒有類似的東西,有,只是沒有Embedded cpu還有幾個功能沒有,今年度了National的single chip pc,那Single chip cpu包括cyrix code 還有dram control,因為cyrix這種東西在cpu內要用所以乾脆把他買下來了,因為National是很大的公司,還有一些chip I/O網路的介面還有mpeg這個東西,他也把他買下來了,也就是說像National這麼大的公司呢也沒有辦法什麼都自己做,用別人的IP每一個都是一個IP,用的不錯乾脆把他買下來還比較快,那這個東西已經出來了,所以我們從未來的角度看未來的挑戰可以說是這個樣子的。

事實上IBM現在有個MainframeS390下一代的cpu現在在做一億五千萬個到兩千萬個電晶體是gigaHZ,現在在設計那我們不要講這們多,講一億個電晶體,我們發揮一下想像空間,pentium mmx大約20個或者是6個新一代的alpha電腦或者是現在IBM mainframe的cpu4顆或是你整個PC上面的電子元件以電晶體的個數差不多是一億個,那糟糕了從電晶體的角度來看一億個電晶體這很複雜真的是很複雜,因為各位如果瞭解到電子原件的產品,上面有一個CPU的process,有一家很有名的英國公司他產生的cpu,一個Embedded process,這一個process也不過一萬八千多個gates,這個我們做了老半天也做不出來,就算你能拿來用你要用好幾十個啊,設計這個很困難,可是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做這個,尤其是mdeia process mitsubishi 非力浦都在做這個。

那這一類的IC有一個特點,這種大的IC我們把他叫做system chip,就像晶片組那樣,他有一些code,system code cpu code、dsp code、memory code、analog code、網路上的code或是markvo這些往路上大的方塊,標準的或是特別的都有,還有一些軟體的code,因為你沒有這些軟體那你硬體怎麼跑啊?那這些軟體包括影像聲音compression、decompression這些壓縮解壓縮或是解碼的real time OS之類的,所以將來假設你要從事設計很重要的技術是這個樣子的,你一定要在system level這個東西要什麼programming的能力其實非常重要的,各位如果有接觸到硬體設計的話這是個硬體設計的語言,不過這個東西只有硬體設計其實還是不行的,你要在behavior level在電路你還不管他的時候要做一些simulation,就是將來他要做什麼你要先做simulation,這種language像是c language 或是C++,你要做很多model design,因為你要很多電路方塊,電路方塊內怎麼做你不用管他,因為也沒有時間,但是電路之間的介面系統設計就是要做的,同時要整合很多的IC,可是這個IC你做的,他做的,不是我做的,那我要怎麼用,所以documentation就很重要了,要看懂不能什麼東西都我弄給你看那不行啦,那IC只能賣給一個人那要倒店了,而且你做的介面一定要能調整一些東西,那system designer要能做這一些東西,還有硬體跟軟體的設計你要並行的設計,你不能說硬體做出來了那我幫你寫軟體那你就完蛋了,或是說軟體寫出來了在去做硬體,因為等不了那麼久,因為產品很快就推出來了,那這個產品一定要軟體跟硬體,兩個group要同時設計,所以將來你們要從事這種設計,你要經常跟人家做interface,還要軟硬兼施。

前面所講的大概把從生產到產業技術跟設計的技術都已經講完了,那我並沒有提到將來要做什麼,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發展方向是這樣,那將來要做什麼我也不知道,因為如過回想幾年前我們誰也不知道什麼是internet,但是現在很popular,如果更嚴重講,一個世紀以前沒有飛機沒有大哥大沒有太空梭,根本什麼都沒有那人類怎麼會發現呢?所以關於將來要做什麼讀不要太預測,給各位看一下這是五十年前有人預測未來的電腦不會比一頓半重,當然他永遠是對的,但這太離譜了,相信自己的腦筋可能是更重要的,好以上就是要跟各位演講的部分。

Q:……..???

Ans:從製程事實上IBM去年一口氣宣布了幾個重要的技術,就是銅copper,導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晶片上他有幾百萬個電晶體,這幾百萬個電晶體每一個有三個角,三個角互相要去接,然後把他連起來雖然很細,向一根副載在cpu的電晶體你把導線連起來大概有一公里,因為導線很長,而且需要速度,就是他有他的速度他不是光速,那我們過去用鋁,那銅呢我們知道他的導電性較好但是銅會污染,在製造過程他的原子會跑到其他的地方這就是污染,過去一直沒有突破,過去很多人一直在做,那只是說前年IBM在這方面就是isolation,他要是污染後他把他隔絕起來因此他宣稱做出來了,那如果從至程的角度來看銅是不是這麼困難,他不是這麼困難的,那只是隔絕的問題,只是說適不適合算,你要做10giga byte的dram可以啊只是他比黃金貴就不值得這麼去做,很多東西其實是雕刻出來的根太空梭一樣他是量產出來的,所以我們講產業技術是在講量產,所以當IBM公布這個以後我們的計畫全部都改了,我們現在就是在做這個東西,那其實導線有6 7 層,他只是做上面兩層,那可不可以做到最底下,可以只是貴一點,那現在GSMG宣稱他可以聯電也宣稱他可以,因為有些相關設備他買進來然後做一做,那realibility是不是這麼高performance是不是這麼高量產上合不合算那一又是另一問題了,所以從技術來看銅導線其實不是這麼困難的,還有金銀在製成上都是不喜歡的,因為他是重金屬他在製成時會跑到其他gate,跑到你面就會破壞他的純度,那這種技術你只要把它隔掉就可以了,像鋁我們已經做了二十年了,剛開始也是這樣。

Q:………

Ans:我想你可能也不需要太低估自己的能力,各位有機會到汐谷去看小公司一大推,technology都從那裡出來,我們現在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或是很多工業區去看我們都製造為重,製造就是一個不歸路,越投資越大,但是我們的物加價值其實不是那麼高的,我們如果從產業的製造業,台積電有幾千個員工,他的產值除以他的員工就是每個員工的平均生產力,IC的生產力五百多萬,封裝業兩百多萬,設計業一千多萬,那美國的設計業兩千萬,美國他很多製造他本身不製造送到東南亞去製造,真正的附加價值在設計的那個idea,他有專利的保護你沒有辦法侵犯他也沒有環保的問題,所以那個地方活力無窮,產品都還沒出來股票已經上市了,所以製造也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我們現在是要加強設計方面,至於technology有個roadmap,我們可以點一八點一五一直做下去,但做什麼東西我們沒有辦法預測。

Q:……..

Ans: 點一八的技術最重要的是在光學那部分,就是曝光機,就是248的nanometer,那點二五的沒有問題,那248呢向我們裡面就是248的,裡面加上一些光學的技術可以做到點一八沒有問題,但是你要付出代價比較高,那我們國內像GSMG聯電也都有248加上一些設備他可以做出來,那做出來他可以但是我可以做出來但是在良率上是不是很高,那也是一個問題,那每一家公司了他也有點一八但是良率就不是那麼大了,那現在才99年開始他們希望年底能量產,現在只是少量的測試,那這種技術什麼產品需要呢?電子雞需不需要,什麼產品需要cpu、three D graphics chip,他裡面的電路很多理要整合的東西很多,速度又要快,那一般得類比的就不需要這樣子了。

                                                                    回首頁 city.gif (13864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