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NCCU-CS Senior Projects
星期五, 八月 18, 2006
 
測試~ 澤尻好正~ Posted by Picasa

星期三, 二月 02, 2005
 
鳥類頭腦簡單?專家要你改觀
編譯馮克芸/綜合一日電
一般人普遍認為鳥類頭腦很簡單。但如今鴉、鸚鵡等鳥類展現出黑猩猩那樣聰明的行為,上述觀念愈來愈受質疑。
頭腦簡單但行為複雜,此一矛盾已使部分神經科學家創造出一幅鳥類腦部的新圖像。
一個由鳥類專家所組成的國際團隊在一日出刊的「自然神經科學」期刊發表一篇堪稱是宣言的文章,他們說,目前鳥類腦部解剖教科書上的資訊幾乎全部錯誤。他們指出,鳥類腦部和哺乳類動物的腦子一樣變化多端、創意十足,科學界應採用一套能反映鳥類及哺乳類解剖新發現的術語。
這個由六個國家、廿九名科學家所組成的術語協會經七年討論,發展出一套描述鳥類及哺乳類腦結構的更精確名稱,鳥類智能或高級腦部功能區現在稱為大腦皮質(pallium)。
多數科學家現在同意,鳥類真的很聰明,但研究鳥類智能的專家對於鳥類何以如此聰明卻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鳥腦會做哺乳類動物腦部那樣的內部連結,連結產生智能;二是認為鳥類智能是透過擴大哺乳類動物腦部的一個舊部分演化而成。
戴維斯加州大學鳥類行為專家馬勒說:「還有許多謎團待解,但了解到我們可使用鳥腦來研究哺乳類動物腦部則是一項革命。」馬勒還說:「我認為鳥類將取代白老鼠,成為研究功能性神經解剖學的最佳實驗對象。」
鳥腦的重新分析讓過去許多看似笨鳥的奇怪行為變得合理起來。例如,烏鴉不只會用小樹枝的倒鉤和嫩枝取食物,有些烏鴉還學會把胡桃放在道路上,讓汽車壓過去,把堅硬的外殼壓碎,再吃胡桃肉。非洲灰鸚鵡不只會說話,還有幽默感,會創造新字。
鳥類頭腦簡單的惡名來自一個世紀前的德國神經生物學家、比較解剖學之父愛丁格爾。賈維斯說,愛丁格爾認為演化是直線的。他曾斷言,鳥類不可能聰明,牠們的腦中完全是直覺行為,這種觀點持續整個廿世紀。【2005/02/02 聯合報】 @ http://udn.com

星期五, 三月 26, 2004
 
(9042)
*Photographies et Chants - Pictures and Songs
*Bird sounds
*The animal communicaiton project
*Night flight call analysis tools
*Bioacoustics Research Program,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BIRD SPECIES BASED ON SINUSOIDAL MODELING
OF SYLLABLES
(pdf format)

星期三, 二月 18, 2004
 
(9041)
Source code for some IME (not very updated but may be useful)

 
(9041)
*蝦米族樂園-->蝦米檔案
*輸入法博覽

星期三, 一月 14, 2004
 
(9042)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9042)
Bird Sounds

 
(9042)
The Auditory world of Birds

星期二, 一月 06, 2004
 
(9026)
Recognizing Action at A Distance

 
(9026)
Recognizing two-person interaction in outdoor image sequences

星期一, 一月 05, 2004
 
專題網頁
*s9011
*s9026
*s9041
*s9042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