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孕期(4∼6個月):器官發展、體重增加

DHA

4∼6個月胎兒正快速發育,可補充一些鋅、鈣、維生素D以及鐵質。

此外,深海魚類像鱈魚、鮭魚等

含有DHA、胺基酸、卵磷脂、鉀、鋅、鈣等營養,有助於胎兒發育,特別是腦部神經系統

而且它也含有Omega-3脂肪酸,能減低血液中的發炎物質。

但如果孕婦害怕魚腥味引發孕吐,不妨多吃亞麻仁油,它可以在體內合成DHA;或以魚油膠囊補充。

雖然深海魚類的DHA會軟化細胞膜、增加養分吸收的能力、助於腦部發育,而且還能穩定子宮功能、預防早產、延長孕期等;

是,補充魚油的孕婦,建議到7個月為止;7個月後改補充卵磷脂直到生產。

不過,要注意的是目前深海魚類面臨嚴重汞汙染問題,要慎選魚種

美國食品營養管理局也列出像劍魚、鯊魚、馬頭魚、馬加魚等汞含量過高,食用後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因此,計劃懷孕的婦女、孕婦、或正在哺乳的媽媽切勿食用。


鋅,缺乏時可能會影響胎兒包括腦、心臟等器官的發育

再者,鋅攝取太少時,媽媽的味覺、嗅覺、食慾會降低、營養吸收減少。

含鋅食物,包括肝臟類,像豬肝、牛豬、羊肝,另外也有芝麻。

不過要注意的是,懷孕早期不能攝取太多肝臟類食物,因為內含維生素A,不利胎兒健康。


鈣質

在鈣質方面的攝取,賴玉釧營養師認為:「不用刻意增加。」如果懷孕期間腳抽筋,不妨從鈣質含量高的天然食物著手,像奶類製品,包括牛奶、優酪乳、起士等,以及小魚乾等帶骨的魚;而綠色蔬菜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例如:波菜、小白菜、海帶、木耳,或海產類植物,像紫菜、海帶等。 許耀仁醫師補充,孕婦可以曬曬太陽,提升維生素D的吸收

另外也可以攝取含鐵質的食物,像蔬菜、瘦肉、肝臟、紅肉等。


纖維質

通常在這時期孕婦容易產生便祕,不妨從天然食物攝取膳食纖維,改善便祕。

至於膳食纖維可以從蔬菜、水果、五穀類攝取,它們同時含有一些微量營養素、B群、礦物質等。

另外,賴營養師也提醒:「要維持活動量」,像散步對孕婦本身有很多好處,水分也要攝取足夠。

雖然便祕多少可能發生,但盡量讓生活維持最好的狀態,能減輕嚴重度。

除此,許醫師補充,也可多食用優酪乳、益生菌、乳酸菌、番薯等食物,都能助於改善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