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優質的資訊化社會願景--數位台灣(e-Taiwan)計畫
主 講 人:高天助 先生
資科四 89703049 沈伯彥
自從尼葛洛龐帝的數位革命一書出版以來,這世界的演變就一直朝著從原子轉換成位元的方向變化。一開始數位化僅僅只是一個新奇的名詞、電腦技術只是少數鬼才的新潮玩具、網路還不太興盛、所謂的網路社群只是一群別人眼中的怪胎。但是科技對世界帶來的改變常常都是不著痕跡地巧巧地發生,曾幾何時突然地過去新奇的那些玩意,就突然變成在日常生活中佔著主導地位的工具。在我們視界可及的地方,電腦已經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已經隨處可見、網際網路的使用已經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許多傳統的人工造物都已經裝置了微處理機或是電腦晶片。雖然全面數位化的人類社會還沒有到來,整個世界的趨勢可以確定的是朝著數位化的方向進展,並且數位化程度越來越高。
既然資訊科技已經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那麼很重要的一個會被探討的議題,就是關於人類的生產模式的議題-也就是經濟的模式。許多的經濟學家相信資訊科技終究會造成人類經濟模式的轉變,以一種全然不同的方式出現,因而有了新經濟這樣的概念。這些經濟學家之所以如此相信,在於資訊科技的所帶來的一些新的現象,是傳統的經濟學所無法解釋的。比如說,傳統的經濟學係建立在物質的稀有性之上,然而在位元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可以輕易複製的,所以沒有稀有性的問題。同時,位元產品複製容易的特性也造成防止智慧財產的盜取變的十分的困難。當然,也是有另一派的經濟學家並不全然的相信所謂的新經濟。這些經濟學家相信傳統的經濟學可以解釋資訊社會的經濟現象。他們相信資訊經濟依然需要依附於傳統經濟之上。兩三年前,曾經有一波網路公司成立的熱潮,然而幾年下來風潮以退,在那波熱潮中成立的公司依舊存在的幾稀。這似乎印證了這樣的看法。
資訊化社會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個人隱私權的保護。隨著各種資料數位化,不同的機關透過網際網路共享或是使用相同的數位資料,如何防止這些數位化的資料不被未經授權的存取,是一重要的議題。在這一兩天才剛剛傳出個人的健保資訊外流的事件。除此之外,資訊社會藉由網際網路連接而成,因此網際網路的安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議題。之前疾風病毒的流竄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並帶來了個人使用上的不便利。突顯出網路安全問題,對資訊化社會所帶來的威脅,也顯示出這是一個迫切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在政府大力推動各項數位化的計畫的同時,也應該審慎的考慮與著手準備應付這些潛藏的資訊社會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