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科四 89703033 許登貴
實現優質的資訊化社會願景
─數位台灣(e-Taiwan)計畫
台大資管系 高天助 先生
隨著資訊技術及資訊應用的發展,全球e化(資訊數位電子化)是這現今世界各國發展的趨勢,各個先進國家皆在積極從事資訊基礎建設,台灣現已擠進先進國家之列,e-Taiwan正是現在必須積極推動的一項大計畫。
現在行政院正在推動的e-Taiwan計畫,包含了e化生活、e化商務、e化政府、e化交通、寬頻到家等方面,未來的願景在想像之中是非常美好的,全面e化能帶给所有人很大的方便,但實行上會有許多繁瑣的事及一些困難在,也會帶給現在的生活一些衝擊。
就數位生活方面而言,由於各地區生活價值有明顯差距,所有人對資訊化接受的程度不一,資訊化產品對部分家庭而言只是生活的附加品,在經濟能力良好時才會接觸,若要像生活必需品一樣使用(例如數位學習),會在經濟上帶來許多壓力,這可依賴社區e化解決,但各也要鄉鎮資訊化經費分配得當,能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協助資訊化建設才不至於經費花於沒必要的地方,但是離城鎮中心較遠的家庭也難以享用到社區e化的服務,雖也可以藉由資訊教育加強人們對於資訊化的接受度,但現在對某些人而言,並不覺得資訊化是絕對必要的,可能因此造成與社會更大的脫節,這些有賴資訊教育人員設法去解決。若讓小孩子太早接觸數位娛樂,可能容易影響到他們的價值觀,太頻繁接觸虛虛實實混雜在一起的數位世界,可能會混淆對真實世界的觀感。還有數位文化雖然是件很不錯的構想,但那只適合在看過實物前能對文物有基本認識,看過實物之後能方便做回憶及整理,若只是看看網路上的圖片而不去看實物的話,那文化存在也就失去了價值,可能未來對於文化的價值觀會整個顛覆,而且只習慣看平面的東西會對空間化的認知程度降低,對認知發展不是件好事。
對e化商務而言,e化商務充滿很多商機在,民間企業也早已在發展,政府現在扮演的角色在於推動國際合作,推廣協同設計機制,協助增加中小企業競爭力,使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製造及服務中心,要推動各產業合作做協調整合的工作似乎是件很麻煩的事。
對e化政府而言,這對民眾來說是一大福利,單一窗口、線上政府等都能很迅速的就能服務民眾,中央政府能很快的跟地方政府交換資訊,可以大幅提昇政府效率,也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比較麻煩的在於安全性的問題,太過便民的服務有可能會有不小心洩露出人民隱私資料的可能性在。
就e化交通而言,數位化後對於生活是很大的方便,可以利用智慧交通控制系統減少交通壅塞的情形,使各個道路利用性增高,但基礎建設比較繁瑣,而且若是網路系統因電力或人為問題造成癱瘓,也會對整個交通造成癱瘓。衛星定位能為汽車提供道路資訊,提供路徑選擇參考,另外可學日本在車內裝晶片,高速公路的過路費付費機制就由上下交流道時掃瞄晶片決定,可以減少現在收費站的一些缺點,例如容易造成塞車、收費員吸太多廢氣造成的健康問題、因收費站設立位置造成的付費不甚公平的問題。但衛星定位或車內裝晶片可能造成的問題,會使所有行蹤都被掌握的一覽無遺,若被有心人利用,對於駕駛人的隱私跟安全都是一大問題。
就寬頻到家而言,寬頻網路對於使用者而言是很方便的,但是網路線路的裝設讓道路補補填填的,對交通上有很多麻煩,解決方法要由政府先估好需求量,統一裝設再出租給廠商使用,但還要防止偷接的問題。另外網路雖然是件很方便的工具,但政府對網路的控管能力似乎還不夠,一些犯罪行為很難徹底嚇阻,應該先求網路品質,再求使用量多才是正確提升人民素質的方法。
E化是現在世界的趨勢,由於e化可是讓生活添增許多方便,然而能否讓全部的人都能受惠是件難題,科技的快速發展必然會讓許多人跟不上腳步,計畫中政府應該有顧慮到這些人,但必然仍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會造成經濟跟知識的貧富差距在所難免,但如何能盡量減少貧富差距是該考量的重大考量,而且e化可能延伸的一些問題也尚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