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在一開始的自我介紹中,便十分有趣的介紹了他的經歷,以及他為什麼選擇了那麼多的工作的原因,之後並介紹了各個年級世代的特色和代表性的人物,
並舉例說明其中的分類意義與目的。後來也就創業者的特質做個簡單的介紹,也藉此機會讓我們檢驗看看自己是否具有其中幾樣的特點。接著他說明了創業的動機,除了想完成自己的心願之外,對老闆的不滿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然後他又說明了創業前應該先具備的內在和外在條件,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資金的取得,而以現在的情況來說,除非是小型的創業,否則幾乎都必須求助於創投的投資。另外還有一些管理方面的考量,以及如何挑選人才等等。最後他舉了幾個實際的案例,像是聯發科等的高科技公司。
這讓我對我以後的發展開始有了很深入的思考,並且開始發現自己對於以後就業的環境還有多少的東西是我所缺乏的,以及自己是不是向他說的一樣,是七年級的草莓族,一壓就爛掉了。還有很重要的東西是發現主管面試的時候對於哪些方面的特質會特別的注意,也讓我知道了以後如果自己創業或是當主管在招募人才的時候,應該特別挑選具有哪些特別才能的人。
在我的認為之中,有許多人都是覺得出社會之後很想要自己創業來當老闆,可是卻都忽略了自行創業的風險和要自己負責所有的事項,而不是像大家想像的大老闆一樣過著舒服的生活,所以在我個人的看法,我會傾向於畢業後先到一個大公司從比較低階的員工開始做起,了解熟悉大企業的運作流程之後,對公司的上下各部門體系都有一定了解後,再到小公司做一些主管級的工作,在這些經驗與時機都成熟之後,到時候再創業也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