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2/9/03
題目:如何創立及經營一個"High Tech Start-Up Company"
演講人:翁佳祥
資科四 89703005 黃一哲
心得感想:
創業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要從無到有,要永續經營,再再都是考驗著個人的能力,光有理想與創業成本當然是不夠的,而對我們新新一代---草莓族,更是一項十足的考驗,演講教授提到:過去農業時代的環境很差,所以現代四、五年級的中年人這一代,在刻苦耐勞的精神上就優越很多,確實比現在的年輕一輩更能吃苦,光在這些創業的基礎條件比起我們實在更有本錢。
正因如此,我們在專業技能上更該好好充實,而其他方面,例如:在外語能力、交際手腕、階層管理上,也是我們要創業所必備的一些基本條件,另外在精神(毅力、吃苦)上我們比不上上一輩的人能吃苦耐勞,且在金錢管理上,年輕人普遍不知道要勤儉,花錢更如流水、拜金主義盛行,這些部分都是我們都還有待加強的地方。
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不過除了上述所提到外,創業需要許多特質與條件:在民國65年成立美吾髮公司的李成家,認為成功=能力×個性,能力好之外,個性封閉、善忌,也無法成大業。所以,我們在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要多培養一些好的人格特質,另一個好的例子則是:太欣半導體總經理王國肇,他喜冒險犯難、不服輸的草莽性格,具有帶動團體向前衝,達成目標的領導氣魄,更是其創業成功的原因。
雖然,我們可以找出許許多多創業成功例子,但失敗的例子仍是很多。具有強烈的慾望與最基礎的創業基金外,人力也是一項重點,一旦事業體正式設立,能否運作、營業,還須視創業者能否招募到一批精英,所以「人脈」是不許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一開始就貿然創業,這樣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大,畢竟有好的人力資源、大家集思廣益,在創業上才不會有人力不足的情形。
而根據觀察,大部分創業家的歷程都是:先就業在創業,其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就業期間可以學習:從工作中可以學到該行業的特性、供需狀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創業的阻力減少。此外,這樣也不會有經營的壓力,所以我覺得,如果有機會創業的話,應該在創業之前多累積經驗更順便擴增人脈,好好充實自己並為未來作完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