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評論報告
主題:SIP and ENUM for
IP Services Convergence
演講者:工研院電通所 周勝鄰 博士
資科四 89703049 沈伯彥
網路電話並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早在我接觸Internet沒多久就已經聽說過了,那大概是在1997年左右。不過那時候的台灣,一般民眾上網的媒介還停留在電話撥接的時代。一方面電話撥接的窄頻網路頻寬有其限制,另一方面撥接到Internet的同時也必須負擔『打』電話的費用,因此除了頻寬不夠而使得通訊品質很差之外,那時連接到Internet的成本和現在相比也是十分的高昂,所以那時覺得網路電話除了和Internet扯上關係而顯得有些『炫』之外,並不覺得網路電話有什麼實用價值,而後來好像也就沒什麼人在談了。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著,直到最近網路基礎建設建置日漸完善,網路通訊時代逐漸從撥接窄頻邁向寬頻上網時代,才又漸漸的聽到這個議題。
對我來說,重新喚起我對於網路電話概念的,是msn中的語音對談功能。由於現在連接上網的費用,相較於我連接在網路上的時間,幾乎可以說是免費的了,因此如果能夠透過網路來達到即時語音的傳遞,對我來說,就有相當得吸引力。所以也嘗試使用過類似msn中的語音對談的服務。不過,就我使用的經驗來說,儘管跟以前相比已經有不錯的通訊品質了,就實用上來說,它的服務品質還是不太穩定。在網路狀況好的時候,它其實還是會有個1~2秒的時間延遲,如果是網路交通流量很大的時候,則通訊就會像跳針的唱盤一般,不忍卒聽。通訊上1~2秒的延遲,在以文字為基礎的通訊方式(比如說聊天室),是可以忍受的範圍,並不會對會談的雙方造成很大的困擾。但在語音的通訊上,儘管只是1~2秒的延遲,卻已經是難以忍受的了。因此我覺得這個技術要到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另外,讓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SIP可望為各式各樣的網路通訊服務提供一個的單一化介面之可能。雖然一開始SIP提出來,只是為了
VoIP 的應用,隨著各式各樣的網路通訊服務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各有其定址(addressing)方式,而造成使用上潛在的困擾,SIP也提供了統一其介面的可能性。果真如此,那將會是很大的便利,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將更加的容易。就我個人來說,我還蠻期待這樣的事情能夠盡快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