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 評論報告

 

演講題目

Peer-to-peer searches: An overview

演講者

金仲達教授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

演講日期

2003/10/28

 

 

前言:

拜寬頻網路服務普及所賜,最近幾年,網路世界紅透半邊天的除了電子商務(B2B),還有Peer-To-PeerP2P),透過這次演講相信能夠讓我們對P2P的發展有更多認識。 

 

演講內容:

這一次演講的主題是P2P Searches,簡單地來說,如果想要下載網路上某一個特定的檔案例如,xyz.mp3,有很多種方法,我們可以利用搜尋引擎搜尋,找出一個特定的URL直接下載是最直接的,不過大部分因為時效性的問題而都是dead link,而且也容易牽扯到法律問題。所以,P2P這種間接的方式發明了。

金教授一開始先介紹P2P Computing的目的,也就是從Straight轉變成Distributed,然後簡短介紹一些有名的P2P軟體,如紅極一時的Napster,是用central Napster server的方式來架構P2P、儲存用戶分享的檔案列表,另外還有一個是Gnutella,概念是No server with catalogs 他也提到一般我們會認為peer都是untrusted,所以會隨時join或是depart

他接著介紹比較重要的分類:UnstructuredStructured。前者是目前P2P軟體大部分採用的方向,例如edonkeyemuleUnstructured這類所採用的是Blind Flooding,所以做搜尋工作的時候可能會比較慢;而後者是未來研究及邁進的方向,如CANChord等等,利用overlay的觀念,讓搜尋更容易,同時他也為我們講解這兩者的演算法過程。

 

心得:

        在大三上的時候,修了計算機網路的課程,其中老師要我們設計的project就是一個P2P的軟體,我也因此對P2P有程度上的認識,不過那時候我們採用的是集中式的server,也就是說peer把分享檔案的清單傳到server上,而其他peer可以連到server透過查詢得到資訊,然後再連線到分享檔案的peer,也就是金教授一開始就提到的部分。在撰寫project的時候,也看到了Sun所推的JXTA計畫,他就是一個標榜No ServerP2P framework

        網路可以想成是資料結構中的圖形(Graph),也因此能夠用一些數學的方法研究它,而P2P概念的延伸,金教授也提到已經有很多P2Ppaper。我想,P2P無論是技術面或是應用層面*,都能帶給我們資訊人一些對網路的新感受。

P2P的軟體,台灣之前比較有名的是ezpeer,不過前陣子與IFPI有官司,所以慢慢地有被後起之秀-kuro追過的跡象,尤其是kuro的電子媒體廣告,打的很,但是他的合法性有待台灣的政府法律制定,目前還遊走在法律邊緣。所謂樹大招風,因此我想會受到政府的關切,不過相信P2P必然還會風靡一段日子。

*P2P的商機 http://www.nii.org.tw/CNT/info/Report/20020901_1.htm

( FROM台灣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資科四    邱炫盛    8970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