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心得報告
演講者:金仲達教授
學生:資科四 89703035 吳欣達
演講回顧 金教授藉由一開始的序論揭開了這場演講的序幕,從網路還沒興起前,少量的資料,到了網路發展以後資料量的迅速流通,以及多媒體的大量資料產生,要有相當大的儲存空間來放這些資料,因此有人開始研究如何利用網路上使用者閒置的資源。 藉由傳統集中管理資料的方法與Peer-to-Peer方法的初步介紹,比較兩者的不同。 接下來介紹了相關的技術,例如:Napster提供使用者線上交換資訊的功能、Gnutella完全沒有集中管理的伺服器,直接在各個Peers裡作搜尋與下載、Freenet解決很高的網路overhead以及Structured Peer-to-Peer技術的介紹,讓大家更瞭解Peer-to-Peer網路技術的建構以及其發展現況。 |
心得報告
金教授演講介紹目前很流行的P2P連結技術與相關研究。利用P2P技術儲存資料,資料可以分散儲存在網路上的許多部電腦裡,這種方式與傳統集中方法不同,可以利用的儲存空間也比傳統的方式還大。不過搜尋分散儲存的電腦資料比傳統的方式困難很多,現今有很多研究便是針對搜尋分散式資料這個問題提出一些方法。 P2P藉由以下的特色,讓P2P的發展非常迅速,簡單性(Simplicity)─它簡化了網路連線的過程,直接應用網址(IP)連線,使用者不再需要記住連線對方的網域名稱(Domain Name),移走了看似簡單但對泛泛大眾而言卻是煩瑣的網路設定。透明性(Transparency) ─連線對方的所在是透明的,每一個使用者可以與其他使用者進行直接連線,互相知道對方在做什麼,不同於登入一個網站的使用者間是互不認識的,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立即性(Immediacy) ─因為採直接連線,使用者間可以進行立即溝通,增加時效性。因為有這些特色,讓P2P的技術迅速的發展出許多應用,例如:文件的傳輸、協同工作、搜尋引擎、共同計算等等的應用,目前P2P的應用軟體已經超過兩百多種的種類,我想這種技術如果發展成熟,其潛力應該是不容小覷。 雖然我前面介紹了那麼多有關P2P的優點,看起來P2P似乎前景看好,但是事實上還有大多數的投資者面對著P2P的誘惑卻又躊躇不前,為什麼呢?我想這一定是因為P2P仍然存在著一些極待克服的難題,我將其分段介紹如下: 1. 首先就是版權的問題了,就像Napster的出現,立刻衝擊唱片公司的利益一樣,大多數P2P服 務 都不可避免地和智慧財產權產生衝突。 2. 管理的困難,由於P2P給了用戶更多的自由,但是也可能因此陷入了無政府狀態,我們可以想像喲,缺乏管理的P2P網路會是怎樣的情況,色情,暴力內容及非法交易等事情都會藉此而侵入這塊沒人管理的區域。
3. 垃圾訊息的增加,由於P2P網路的使用者眾多,當某個使用者進行搜尋時,自然會得到大量的搜索结果。而除了少數有用的訊息以外,其它大多數的信息可能都屬於垃圾訊息。
4. 吞噬網路頻寬,P2P使得網路變的非常的活絡,大多數使用者願意利用P2P網路在個人電腦之間傳送文件及檔案,這個樣子將大量的吞噬網路頻寬,特别是在大多數使用者更喜歡傳送一些容量大小非常大的Mp3、視訊檔案的時候,這個問題更加的不能忽視。
5. P2P解放了個人電腦,將其推向網際網路的邊緣,然而卻開了一個安全的隱憂。重要的是並不是P2P程式不安全,而是它暴露了個人電腦的所在,此種隱憂雖然可以利用防火牆來防護,但是總是還有少數的駭客能利用此管道破壞許多人的電腦。
除了上述的缺點以外,P2P網路還是一種比較脆弱的網路,P2P網路中,伺服器不再是網路的中心,但是仍然協條著整個網路的工作,伺服器的癱瘓將,。會導致整個網路的癱瘓。
我大約在半年前也就是寒假的時候就已經看完一本有關Peer-to-Peer的書,書名:媒體新勢力─Peer to Peer、商業與未來,當時看完覺得Peer-to-Peer是一項未來發展相當有潛力的網路應用技術。製作了這次心得報告的時候,我找了五份網路及雜誌所蒐集的相關報告,並且加以閱讀之後,我覺得這次的報告對我了解這項技術有非常大的幫助,這大概就是所謂課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吧!
以P2P目前發展出來的相關應用來看,這項網路技術的應用已經是相當受到歡迎了。例如:ICQ、Jxta…等等,我想這些成功的發展案例,也將會帶動更多人投入這項應用技術中。目前這項技術的缺點雖然還有很多極待改進,例如管理,安全…等等的問題,都及需要有更多的發展以支援點對點技術的缺失。如果P2P如果能順利的發展成功的話,這一個新興的媒介,將會取代許多目前現有的網路技術,Intel 技術長 Pat Gelsinger 曾經指出P2P是繼 Mosaic 瀏覽器發明後第三波"網路革命",由這句話更可以看出P2P是未來網路發展的新趨勢。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P2P的P這個字最適合的解釋應該是People,在我的想法,我們所處的真時生活是P2P的環境,人和人可以直接的交流 。網路上只能被動的接受那些大公司Yahoo,ABCnews.com等提供的信息,交流是非常困難的,對於所有的P2P應用來說,最先要做的就是恢付網路連線失去的對等交流模式。
我想今後可以思考的是,Peer-to-Peer Computing,這種被Intel喻為第三代網路革命的「點對點分散式網路架構」,如何讓其發展成為一個可以讓人跟人藉由網路的連接,達成人與人互動的情況,如果能讓人與人藉由網路的連接,那麼可能在未來的世界裡,每個人出門都會帶著一個小小的微電腦設備,每個人都由他自己的IP,利用點對點的網路技術,達成人與人互動時可以沒有距離的限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你想找的人,以上的未來世界,我想都是絕對會發生的,這種期待,我想也是我整篇報告對於P2P技術的最大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