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of 3G

第三代行動通信世界

 

Seminar心得報告
系級 資科四
姓名 汪明暉
學號 89703043

 

 

 

    上週的seminar演講主題是第三代行動通訊世界,剛好和我所做的專題有相當程度的關係,於是決定去聽聽,看看亞太行動的副總能不能給我什麼驚喜,讓我學到些新知。

 

    主講人一開始是簡介科技的發展歷史,由其是以電腦和通訊為主,像是電腦方面,是個計算機器,所以舉例就是最古老中國的算盤,一路演進到現在的PC;而在無線通訊方面,從最早的收音機(radio),到現在的行動電話。而隨著年代的演進,新發明被接受、變普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他有舉例說道:收音機從發明到有五千萬人使用,花了38年,可是Internet從發明到有五千萬使用者卻僅僅花了五年。其後又有一張投影片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一個mobileInternet兩條路線最後慢慢合併的圖,讓我想起來以前似乎也有看過類似的東西,在不很久的幾年前,電腦科技和通訊科技應該還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彼此沒有什麼交集;然而隨著時間演進,科技進步了,電腦科技的網路技術逐漸發展成熟了,而通訊方面也慢慢走向無線化,行動化,再發展到現在,即使是電話,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線的方式來達成;而要傳輸資料也不一定要用電腦網路,電話通訊(3G)也一樣可以做到,兩者間明顯的界線正在慢慢的被模糊掉了。

 

    再來是講到行動通訊,通訊最早期可說是來講,印象中就是家裡的電話,定在那邊不能移動;進展到早期的行動通訊,不見了,可以不受空間限制而移動通訊了,不過也只有話務;再進展到可以通話,可以傳簡訊;再進展到現在的3G,或是說”3G,可以通話,可以傳訊,還可以傳多媒體,像是音樂,影片…等,實在是一項相當大的進展。

 

    3G行動通訊和之前的行動通訊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以傳輸多媒體的資料,像是音樂,圖案,甚至影片,而以往的行動通訊是辦不到這些的。可是也正因如此,為了要能夠保持在傳輸需要大量頻寬的服務時(如影片),系統所可以分配的頻寬就變成一項相當重要的資源,如何能夠最有效率的分配系統頻寬(或其他資源),以容納盡可能多的使用者,也就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因為我們專題在做的模擬實驗有一部份和這非常相似,我們也在演講結束後私下向主講人問了一些偏向技術上的問題,希望能對我們的專題實驗有所幫助。

 

    再來我想,就一般使用者而言,他們不會去管技術層面的東西,那要怎樣的條件才會吸引人去購買、使用3G的服務呢?換句話講,3G的特點在哪裡?對一般使用者而言,3G和之前的行動電話不同,可能就在於它能夠傳輸多媒體的資料,聲音或影像或影片,就這方面而言,它所吸引的主要顧客群可能是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或是真正有此需要的人(ex:相機功能)。這邊可能會有的問題是,價格問題,目前3G要搭配的手機價位並不便宜,幾乎都在萬元之上,對於學生族群來講,現在可能每人都有一隻普通的手機,可是要他在短時間內就換成3G手機,可能還有點困難;另外,服務的費用。先撇開通話不談,如果我們要求的是比較特殊的服務,像是聽音樂或看短片,那它該如何計費?計時?或是計量?再者,如果它的費用不便宜,甚至很貴,那短期內想要增加用戶數可能也有相當的困難度。所以總結費用來講,除非3G的費用(手機,服務費,etc)能夠降到一般人覺得合理的程度,這項技術才會慢慢普及。如果比較篇技術層面來看,一個手機,如果它要有很多功能,相機、電話、網路…等,那是不是它的體積就會變得比較大?它的耗電是否會比較快?再就話務網路而言,如果普及之後,很多的使用者同時發出服務要求時,一個系統是否能夠處理?使用者的QoS是否有一定的保障?會不會一直連線不成功?這些服務品質的問題會影響使用者使用該服務的意願,也就相連帶的會影響到這項服務是否真的會普及化。

 

    3G行動通訊還是一項在發展中的科技,相對於之前幾代的行動通訊,它多了可以傳送多媒體的功能,以及一些個人所需要的服務(這些有待將來各廠商來開發),使得通訊技術又向前邁進一大步。但在目前的現況,可能還有些待解決的問題或狀況。也許假以時日,等到這項科技更成熟了,它的價位不再那麼貴了,它能提供很好且穩定的服務品質了,這項技術(服務)就會普及了,如同現在家庭裡的冰箱或電視一般,成為每個人的必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