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事件防護與處理簡介

演講人:辜國隆

撰寫人:黃于庭 資科四 89703030

  2003/10/07

 

心得:

開始發展到現在,電子計算機與網路所在的層面越來越廣,逐漸變成現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了。從休閒性質網路遊戲、日漸普及的電子商務到國防機密,我們對電腦、網路的依賴性也一天比一天大,最隨著其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重,其安全性也越來越重要,政府也已經開始注意、關心起這個問題。

很多動作在都已經電子化了,也因此資訊安全也漸漸被重視,除了對軍事、公司企業外,其對一般生活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隱私性、正確性、可得性一旦被破壞都會造成社會不安跟很大的問題。像現在繳稅繳款、轉帳、信用卡電子購物都可以透過電腦來進行,若其正確性及安全性不被相信,會對目前的消費型態產生很大的衝擊;而對某些服務來說可得性是很重要的,如銀行服務、最近正在推行的健保ic卡,若無法即時運作也會帶來很多的混亂不方便,而資料同步上如果不能順利維護也可能會有嚴重的錯誤產生。

談到資訊安全,跟網路是絕對脫不了關係的,其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資訊的流通和資源的共用,所以有網路存在的一天就永遠有安全性的問題。透過網路可能有意或無意的進行各種不安全的行為,如密碼外洩、資料竊取或毀壞篡改。對於安全性的維護會有不斷進步的技術,SSH可以有效的降低密碼傳送的過程被竊聽的機率,防毒軟體可以儘量避免病毒帶來的災害,作業系統一但發現陋洞公司會儘快釋出修補的方法,而網路服務協定,如http、ftp、IIS等也會做修正,增加其安全性,但程式還是難免有不易發現、可以利用的陋洞,而且有新的防護方式,就會有人想出新的攻擊方式,從DDos封包攻擊到日新月異的病毒及其變種。最可怕的是因為網路的使用率上升,每次網路攻擊所造成的損害和影響也變得相當可觀。如曾經造成全球性電腦系統癱瘓,讓許多企業損失慘重的CIH病毒,還有前一鎮子針對微軟windows系統陋洞,有過大規模擴散感染而引起喧然大波的msblast程式等等。

既然電腦資訊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們也該有更多的防護準備跟應對措施,政府方面開始有一些如”建立我國通資訊基礎建設安全機制計畫”、”資通安全會報”等等機制,而對於硬體的保護、資料的備份保存也有更完整的規劃,至於相關法規方面雖然現在不是很完整,許多地方有不足之處,但也不斷的在調整增加、修訂。至於個人方面,我們能做到的可能不多不全面,但至少可以做到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及隱私,保護隱私方面,我們可以不輕易在網路上洩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信用卡資料,必要時儘量使用SSH方式連線等,而保護資料則可以注意郵件附件的性質及安全性、安裝防毒軟體以免資料被破壞、隨時下載作業系統公司提供的修正檔修補新發現的漏洞、定期注意是否有被安裝木馬等後門程式或被做為攻擊入侵的跳板等。

電腦及網路的確為我們帶來了太多的便利方便,但過份的依賴是非常危險的。資訊安全在今天是真的很重要的一個議題,因為以目前的狀況,一旦有有心人士緒意破壞或竊取資料,造成的恐慌及嚴重性簡直無法想像。其實去了解網路運作的情形及駭客入侵的手法應該是一件有趣且複雜的事,越了解就越知道那並不容易,也越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網路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注意它所可能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