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科四 周文彥 89703014
評論報告∼IC卡的設計與應用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的侯廷偉教授為我們介紹了 IC 卡的設計與應用。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蠻新穎的領域,教授從 IC 卡的介紹開始說起,為我們解釋何為接觸式卡,何為非接觸式卡。例如金融卡大多是接觸式卡,因為金融卡上面所存放的資料多半為個人資料,保密性需求甚高,而比如說一般的悠遊卡,為非接觸式卡。這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你絕不會想在坐捷運趕時間的時候,還要拿著一張卡,插入讀卡機,等待他的存取,最後他再退還你一張卡,然後你再用跑的跑去坐車。
接著,教授介紹了一張 IC 卡是如何被設計,直到完成,從一開始的程式設計,使用 java card,應用著許多的 API,然後到一張卡的完成,再施以加密的動作,防止被有心人士竊取資料,這中間投入了相當多的心血。教授為我們解說了,一般的企業比方 Java或者是 Microsoft推行過的卡。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還有為我們比較了各家廠商的不同,一張卡,雖然是一樣的卡,因為讀卡機的不同,導致的效果就不同。有的好,有的壞,例如悠遊卡必須要做到在公車上行進中,雖然在抖動中還是必須具備著良好的辨識能力,不能因此而有所缺失。而捷運的讀卡機,竟然一台要八百萬台幣,著實把我嚇到了。
在加解密方面,教授為我們解說了,除了每個byte都要換過之外,還使用了mmu來做分頁。讓想破解那張卡的人無法輕易的得知卡上面的資料的排列順序,我想,這應該蠻重要的,總不能一張金融卡一下子就被破了,那等於是有多少錢讓人家領多少。加解密我們雖然有學過,但卻沒有細想過他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說是獲益良多。
對於教授介紹的,其實受到蠻大的震驚。因為以前完全不懂 IC 卡的原理,總以為不過就是一張 IC 卡上面儲存著一些資料,再藉由機器把他讀出來而已。想不到裡面隱含著如此大的玄機。不禁讓我覺得,如果每個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用一張卡,那每個人就會有數十張卡,一個人每天帶著數十張卡在街上跑來跑去,豈不是很累嗎?然而,要避免這種情況,那就必須要一張卡上面有很多種功能教授雖然有提到,可以將接觸式卡和非接觸式卡整合成一張金融卡然而我卻覺得不夠。
如果可以把所有的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做成一個資料庫。不,應該說是身份確認卡。然後將妳所有的資料存在中心資料庫中。當妳做任何存取的動作時,只要更改中心資料庫的資料,如此一來,豈非方便,而且不用帶太多卡。蠻好的。但是我想我這個想法並不容易實行。因為每一家公司要整合的機會不高,合作的意願也不大,除非由政府來推動,只是推動這一件事所得到的便利,和推動會遭遇的困難,是否真的有推行的必要呢?我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研究的地方。教授其實講的很精譬。
他說澎湖健保 IC 卡在澎湖的成功,而且還做了種種防護措施。比方不斷電備用系統。如果這台主機停電了,那必須要那邊那一台馬上可以接續著用。以免造成別人的不便利。等於是一台 mirror。這些都是很有用的想法,只是資料庫如果從澎湖的小民眾,突然變成台灣兩千四百萬人,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這我倒是蠻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