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3G 遇上 WLAN
主講人:工研院電通所 前瞻資訊中心主任 余孝先 教授
2003/9/23 14:00~16:00
資科四 89703040 高紹華
個人評論:
今天余教授所講的內容,如果一切順利將會在十八個月內就發生了。雙網整合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從行動電話網路和 WLAN 的發展史,充份的了解到行動電話網路與 WLAN 的本質以及訴求,進而結合達到互補的作用。這樣的結合,使手機更與生活不可分離了。然而現今業界卻是比政府學者保守,台灣真能藉此登上世界領導者之列?
現今 3G 和 WLAN 的技術可說是幾乎成熟,在台灣已有 CDMA 2000 的太亞寬頻電信開始營運了,而 WLAN 的 802.11g 更已達到 54 Mbps 的水準,才設備方面也不像早年一台 Access Point 動不動就要好幾萬元,但使用 NB 以及 PDA 的使用者畢竟是少數,現今的 WISP 更是少,在台灣一般家庭也 WLAN 也不十分普級,在台灣這麼少的人口上以及這麼小的土地上真的能達到世界第一個始用雙網手機的國家嗎?這個Business Model 能解決,能找出有利的殺手級服務,有了商機商人自然會投入。然而,台灣手機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就是求新求炫,一隻手機的壽命都不會很長,這也是台灣有利於推動新手機的原因之一。
在技術上仍有一點令我質疑,假使有很多人願意開放自己家的 WLAN 給別人使用,使得雙網手機得以運行,我們知道,現今 WLAN 的使用者密度遠比手機使用者的密度來小得多,而又不是所有人的家中皆有 WLAN,那是不是就會造成使用 WLAN 的人密度大增?而現在WLAN的技術來說,只要在同一台 AP 下的使用者一增加,傳輸的速率就會大減,而且一個人的家中就算是接了 ADSL 1.5M,只要人一多還是沒辦法達到真正很快的感覺,變成我們想用雙網手機最好的地方是家裡自己的 WLAN?反而是設計一個 WLAN 的電話來得經濟許多。而在影像電話的部份,現在 VoIP 似乎沒辦法達到如電話般順暢,若影像走 WLAN ,聲音走行動電話,那影像和聲音的同步就變成一大問題。
但若從家電的角度來看,如果以後每個家電都有了 wireless 的模組,那麼手機就可以變成一個人與家電間的橋樑,再也不用許多的遙控器,這又變回 WLAN 的應用了,等於是把手機和家電結合。也可以增加此手機的附加價值。在附加價值來說,手機加上 WLAN 的確可以增加許多功能,然而都算不上是殺手級的應用,而怎麼樣去培養使用者的習慣就變得最重要的事了。
整體來看,在 WLAN 和 3G 都成為趨勢,那兩者的結合應該是變成必然,如何找出其結合的正當性,以及台灣是否能藉此成為領導世界的翹楚,就看台灣業者是否能大力發展了。雖然有其風險,但若成功其背後利益是很可觀的,而不是看看只是不斷的觀望的話,最後終會被別人先馳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