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自由化

演講摘要 演講詳細內容 相關資料 相關網站


演講摘要
dot.gif (154 bytes) 電信自由化的發展
  • 先進國家的開放
  • 我國之開放  
dot.gif (154 bytes) 電信自由化的政策目標
  • 原則
  • 具體目標
dot.gif (154 bytes) 開放知易行難
  • 新進業者與既有業者之競爭  
  • 新進業者吃軟不吃硬
  • 政府必須介入,塑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 競爭秩序之維護
  • 資費合理化
dot.gif (154 bytes) 首要目標
  • 降低 cost
  • 建設成為亞太電信中心
  • 鼓勵寬頻網路建設
dot.gif (154 bytes) First Step
dot.gif (154 bytes) Second Step
dot.gif (154 bytes) Third Step
dot.gif (154 bytes) 電信三法要旨
dot.gif (154 bytes) 電信總局組織條例
dot.gif (154 bytes) 中華電信公司條例
dot.gif (154 bytes) 電信新環境
dot.gif (154 bytes) 政府措施
  • 促進競爭之政策與措施
  • 鼓勵技術創新之措施
  • 建立完善電信監理制度之措施
dot.gif (154 bytes) 資費管制
  • 現在: 報酬率管制法 (Rate- of-Return)
  • 未來: 價格調整上限管制法 (Price-Cap)
dot.gif (154 bytes) 放寬外資比例上限
  • 現在: < 20%
  • 未來: 直接 < 20%, 直接 + 間接 < 60%
dot.gif (154 bytes) 開放方式與執照數
  • 開放四種執照
  • 2,2,3 之爭議
dot.gif (154 bytes) 競爭秩序之維護
  • 電信市場主導者之界定、
  • 市場主導者掠奪性定價行為之防制、
  • 各業者聯合價格的壟斷行為、
  • 技術杯葛之防制、
  • 禁止交叉補貼
  • 拒絕交易之防制。
  • 業者間互連必須採用公開規 格,不得以專有技術拒絕其他業者使用;
  • 業者欲變更其與網路互連有關系統之設備、技術或規格時,必須及早通知其他業者,俾其能即時因應;
  • 各業者應提 供所有可能之接續點供其他業者接續。
dot.gif (154 bytes) 編碼、接續、可攜性
  • 國家編碼
  • 平等接續
  • 號碼可攜性
  • 網路互連與接續費計算
dot.gif (154 bytes) 普及服務
dot.gif (154 bytes) 未來工作
  • 電信法之修訂
  • 管理規則之制訂
  • 新預算法之影響
  • 電信監理機制之改革
  • 協助中華電信轉型
dot.gif (154 bytes) 科技發展對電信監理業務之衝擊
  • 電信事業之分類
  • 有線電視與電信互跨經營
  • 網際網路電話對電信市場之衝擊
  • 全球化衛星通訊
dot.gif (154 bytes) 電信監理機制之改革

 

演講詳細內容

傳統上來講大部分的國家都把電信當作國營的事業,只有少部分是例外。有很多考量,第一點就是國防上的考量;第二就是投資量大;第三就是它是民生必需品。在這些條件之下我們把它當作一個public facility。所謂public facility就是水、電這些東西。傳統上都是由國家來經營,所以都具有壟斷獨占的性質。1984年開始美國AT&T開始自由化。那美國的例子比較特殊,因為美國本來就不是國營的,AT&T是一個私人公司。AT&T的前身是電話的發明者貝爾所弄出來的,當時的故事我不太清楚,不過就是這樣一脈相傳下來。原來美國也有很多電信公司,大概有一兩百家,但是就漸漸因為它投資太大,而且具有網路性質。網路性質就是連來連去,那連的越好的人就越佔便宜,連的不好的人大家就越不想打,於是大的越大小的越小,漸漸就形成獨占。其實也不是獨占,就是市場的主導者。那美國不希望有獨占的情形,所以美國微軟被司法局告。Microsoft正正當當做生意賺錢為何被司法局告,因為不希望市場被一家獨占,不管做得再好、做得再快,都不希望市場被一家獨占。好跟不好暫時不管,不過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競爭就不會有好的服務好的品質,所以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為什麼免費就是因為有競爭,Word為何不免費這你可以看得到。

1984年美國把AT&T拆成長途和local,原來是一家公司和台灣一樣,長途國際室內都是一家公司在經營。他們把AT&T拆成好幾個部分,其中一部份就是長途。長途還有其他兩家公司,所以基本上不是獨占,所以美國的長途比台灣要便宜很多。那local的業務從AT&T分出來七個獨立的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比台灣的要大,美國有五十二州分成七個area,每個area就有好幾州,所以美國的室內電話就是這七個公司在經營。

那local有獨占嗎?每家電話大部份是一條或兩條,都是同一家公司,你不會說這家不好我換另一家,你根本沒的換,所以local是獨占的。那獨占還是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前幾年美國有再修正,長途的可以經營local,local可以經營長途的,所以又回到原來情況。原來只有一家可以經營長途和local,不過現在是好幾家都在經營長途和local,還有競爭,以前幾乎沒有競爭一家獨大。

那看了美國的例子,世界其他國家也跟進,英國、澳洲、香港、新加坡、日本也在做,這些國家都在學美國的樣子來引進競爭,台灣也是一樣,現在要由獨占改成競爭。然後電信開放民營由大哥大就知道,大哥大已經開放民營,好處大家已經享受到了。以前要排一兩年才有門號,現在去申請馬上就有了,電信費率也再調降。

開放的政策有一個電信政策白皮書,裡面對我們將來的電信政策做一個規劃,原則上是說要盡量能引進新的科技。如果說法律沒定好就會影響新科技的引進,此外提升服務的品質、降低cost這是幾個基本的原則。再過來就是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帶動國內電信產業的發展,將來如果有不同的政策要取捨的時候,要如何去挑你要的就是跟這些原則有關係。那比較具體的目標就是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電信技術的進步、改善電信事業經營的效率,對消費者來說就是高服務品質、多元化選擇及低消費。對電信相關產業來講透過產業的關聯性,然後商機可以帶動起來。開放民營其實沒這麼簡單,審慎的步驟第一步就是新興業者和既有業者的競爭,像中華電信的資產是幾兆,線也全部拉好幾乎家家都有電話,所以成立一個新的電話公司它哪有生存的機會。不會說有一家新的公司所以再拉一條線,因此有了一條電話對第二條的需求就降低,對第三條的需求就更降低,那新公司如何來競爭。

第二件事就是如何來挖馬路。既然local的不好做,新興的業者就可去經營國際或長途電話,又好賺又好做,就像ISP一樣不需要很大的投資。local就交由中華電信,長途就由新興的長途電話公司,那帳單就變兩張。開放以後新興業者不好做local就去做國際或長途,這樣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降低國際和長途的成本但對整體的電信建設並沒有好處,因為它並沒有投資在硬體設備上。你現在希望有一條光纖來上網可是沒人會來幫你建;你希望有便宜的local線可是沒競爭哪來的便宜。

我們現在講中華電信它國際電話很高市內電話很低,它市內電話收費只收成本的1/3,其餘是用國際電話來補貼。現在若國際電話開放競爭,它就不能有這麼高的收費,市內電話就會調高那大家有什麼好處?沒有建設就沒有好處、真正要有建設才能有比較,這就要提到supply的問題。你要增加resource的投資才有競爭的存在,因為這兩個問題所以開放沒有這麼簡單。妳想想看,假如說我現在有一個長途國際的電話我要經營,那所有打電話的都要精過中華電信,因為local現在沒有任人做都是中華電信,然後我經營長途的電話的經營那這個的環境就很好,那或者是說,假如現在有三家,那每一家都有經營長途國際的電話,那我user的一個local就是被吃定了,但是我希望我打長途的就可以有選擇,隨便我選,這樣的話才會有競爭,雖然說我是中華電信的客戶,拉到家裡的線事中華電信的,那我打長途的時候我要找和信的線,讓我可以選擇,這樣市場才能有競爭,right?可是中華電信說不行,你用我的local也要用我的長途,那這樣的話會造成什麼結果???造成不公平的競爭…….甚至於說你不用中華電信的長途也可以,但是你要打別人的之前你要撥幾個碼讓我分別你要走那一條線,譬如說,從台北打到高雄你咬打07,那就知道你要走中華電信,那你如果藥打別的像是和信或是其他的,那你可能要打112再打07然後再打電話讓我知道你要走和信的,是不是可這樣子,那你完蛋了,誰願意多打幾個電話號碼???對不對,你也記不住嘛!!!那所以就繼續打07好了,所以就全部走中華的,你就不會走其他的了,那根本沒有競爭嘛!!!像這些,怎麼樣促進公平競爭你要把環境塑造出來你才能公平競爭,

那另外,你也不能放著不管,今天你一個巨人和幾個小矮小去打架,那不全都打死了???那你必須把巨人的一隻手一隻腳給綁起來,所以這叫做不對襯管制,你可以管大的,小孩子可以打大人那大人不可以還手,就這樣,你要管好,那也不能讓小孩子拿機關槍來掃,對不對,那不行阿!!所以整個的管制的機構你要管的非常小心,才能夠把整個公平的環境建立起來。所以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很多人搞得頭髮的都白了還是沒辦法弄出來,盡力去維護,這都會處理到,那我們現在不太合理,那國際長途的很高,而local的很便宜,那好處是有好處那問題是說中華電你說有沒有效率???你怎麼知到道它有沒有效率???那你說國際的電話費太高,那不夠成本阿!!!那你要怎麼有效率???他薪水是一年是16`17個月的,比公家單位的多,就像鐵路局的一樣,所以這種公營機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後又是獨佔的,越浪費對他來講錢賺得越多,

讓我們現在來看有三個目標的方式你會選那一種???剛才講過不能大家所有的目標都一樣,今天有一個方式是完全降低cost,另外一個是要建立亞太電信中心,然後另外一個是鼓勵發展建設,三個中一個是主要目標,另外兩個是次要目標,三種你要選一個!!!降低cost所得到的後果就像開放國內航線,機票變便宜了,然後飛機也摔了,那你說沒關係阿!!!反正不是每天摔,18次中摔一兩次無所謂,就像電話有時候打不通沒關係改天再打,消價競爭,就犧牲品質了,就是這種情況,那建立亞太電信中心只是國家的目標,看妳要不要跟著走,這個意思就是國際電話降低而local提高,你才有競爭力嘛!!!那這樣你才可以吸引人家到臺灣來投資,這就是建立亞太電信中心的目標,國際補貼local 的部份全部取消,大家公平競爭那國際的比較便宜而local就比較貴,反應成本,這也是一種辦法

那另外一個鼓勵管理網路建設,那就是說如果今天有一個公司願意投資光纖網路,鋪光纖到你家去,光纖建設,那它記既然是建設,那價錢就要提高,不然那有錢建設,那我們發牌照時,應該發給那一家公司???三種經營目標你要發執照給誰???當然是第三家,因為好處是說你是真的在建設,而十年二十年後國家的建設就起來了,那時候的cost可能就降低,我們在規劃的過程當中事實上我們是往第三家的方向走,一直在鼓吹往第三家的方向走,交通部那邊也是,我們注意到這是很多人在努力的一個方向,所以整個的環境是需要準備的,那政府在做那一些措施,等一下會講……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立法,頻率使用費就是使用頻率你要付錢,那兩家公司再經營上有爭議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這些都是政府該做的一些事情,那我們一個一個來講,第一個是智慧管制,不能說越浪費你越爽然後你賺得越多,現在採用一種所謂投資報酬率的方法,它是獨佔的事業,那政府如何合訂電信的費率,它可以使用說我投資多少錢,報酬呢!!比如說,6%,7%,不可以超過8%,意思是這樣,不能說你投資一千萬,然後賺一千萬,投資率100%,而投資一百萬,賺一千萬你只能拿一百萬,這教投資報酬率,投資的越多才能賺的越多,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在,比如說,今天的中華電信它也不是胡亂的搞,今天我買一個交換器還要經過交通部,立法院審核這才叫投資,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如果說今天中華電信,它也不是說向國外買,譬如說.,我今天要買一個交換機做投資,還要經過交通部送立法院審核,才能進行投資,如果不管的話,那不得了,那會非常亂。所以,還是需要管制。

那問題是立法院那知道這交換機好或不好,或是我們需不需要,因為他們根本不懂,right ? 就像大家買電腦,必須做很多很多的survey,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的 decision。今天,把電腦拿到立法院,立法院怎知道那一部是最好的,只能說它是Pentium,有些什麼,一般價格是多少,大家也只能這樣看嘛,根本不知裡面用的是好東西,還是爛東西,根本不知道,對不對 ? 那另外,比如說,今天要買個東西,為什要這麼慢,要等個一兩年。原因是說,它今天要報預算,讓人家審核,而且要三家比價,招標,然後由一家得標。要是東西達不到某個水準的話,那必需退標,然後全部重新來過,ok ? 這能怎麼辦呢 ? 因為台灣是採招標比價的方式,結果咧,最後,就變成最爛的東西進來。反正它最便宜,雖然品質差,還是進來了。結果,買的東西不能用。可是你是公務員,要符合相關法令,要不然就違法,被抓去關。記不記得,大哥大就有類似的事件發生,所以有一陣子,就完全無法採購,而大哥大就沒有什麼賣了。所以,原因就在這裡。

還有層層不同的管制,然後又沒什麼效率。而裡面的人,比如說升遷,既然不是靠效率。效率對這些沒有幫助,那靠什麼 ? 靠關係嘛。我關係愈好,我就可以升官。比如說,我跟某立委有關係,然後升官的機會就高,為什麼 ? 因為這長官以後到立法院去,他什麼事都比較方便,對不對 ? 今天懂技術的人,沒辦法出頭,而是一些拍馬屁或是阿貓阿狗的人上去。所以,這整個環境,再受到交叉補貼的影響,比如說,今天國際電話太貴,為什麼貴咧 ? 很簡單,因為要補貼市內電話費啊,所以,當然貴囉。這樣效率怎會好 ? 但問題是你又怎能抓到他的把柄。將來,開放競爭以後,但也不是無節制的開放,也是有 license 的。所以,我可能只發個兩三張。可是這樣,又形成聯合壟斷,那也不行。所以,還是得管制它的價格。就是訂定合理的價格,不管你成本多少,如果你成本很低,就賺很多錢。如果,做不好,虧錢,那算你自己活該。要有審議委員來審議其公司,如: 成本很低,賺很多錢,那暴利那裡來。審議委員應該算很清楚這個錢的真正有效率成本是多少,然後才能加以評定。那另外,每年價格上限隨著物價在調,對不對 ? 成本在提高嘛,當然得調,不過它有一個比率在,每一年不能超過多少。就是這樣。

不過,要防止用低價競爭。比如說,今天中華電信用低價競爭,讓別人都活不下去,把其他人都打垮。打垮以後,再把價格提高,然後你不接受的話,那你就沒電話打,對不對 ? 所以,今天,有這個法規在,你要低價競爭,好,沒關係,你要虧錢,那是你家的事。不過,你無法一下子把價格調高。所以,會一輩子虧錢下去。所以,一定是把成本弄清楚了,加上一定的投資報酬,這樣,會讓這些公司趕快把效率弄好、把 cost 降低,這樣才有錢賺。降的愈低,賺的愈多,錢就可進你口袋。你要是有本事,別人五分鐘 cost 五塊錢,你五分鐘一塊錢,那就比別人多賺四塊錢 ; 但,反過來說,你可能五分鐘要六塊錢,那你就比別人少了一塊了。這就是價格上限。

再過來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外資比例。我們現在電信事業,外國人直接來投資,或是合資、間接投資,是不能超過20 percent。所以,像和信、遠傳這些公司和外國合資,外國人投資比例都不高。但,現在 WTO 的壓力之下,必需要開放。希望開放百分之百,就是一個公司可以完全是由外國投資。當然,為了保護國內產業,所以,政府是不可能開放。那到底是開放,還是不開放好呢 ? 對user 來說,其實應該是開放好,就像外國進來的產品現在都很貴,因為有關稅來抑制,而且有的不讓人進來,進口汔車就是這樣子 ; 到香港買電腦,一定會比在台灣便宜嘛,電子產品也是。所以,社會大眾要多付一些錢,去保護國內的其他產業。比如說裕隆,這是個最好的例子。今天,假如開放的話,我們就可以便宜的買到外國汔車,可是,裕隆就會死掉。這樣,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 必須要有萬全的準備。今天要是讓外國公司來經營,台灣的公司,因為都沒經驗,除了,中華電信。所以,你怎樣打也打不過外國公司,兩三下就被殺光光了。所以,有這樣的考慮。Anyway,那立法院也知道,所以,不完全開放外資,不過,今天要進 WTO ,WTO 一定會要我們開放。所以,現在,跟美國和其他國家也為了這件事在協商。

開放方式與執照數,現在也正在規劃。以前,行動電話開放了、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也開放了、行動衛星執照,像鈽計劃、銥計劃。那還有固定的衛星通訊。什麼叫固定的衛星通訊呢 ? 衛星那裡固定。行動或固定是指著說,user 拿著個手機是固定或行動。像太平洋的銥計劃,拿著手機可以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通話,這就是行動。那如果是衛星固定,那表示你不可以拿著手機到處跑,就是固定接通幾個地方,這就是固定衛星通訊。不過,現在到底開放、或是定案了沒有,我不太清楚。所以,比如說在大陸和台灣之間,商務來往。在大陸架個衛星站,這裡架一個,對不對,不就可以互相通訊了,這在以前是不行的。有關衛星通訊,去年有請人家來講,你們可以去看看去年同學做的網頁,或是我NII的導論裡有關衛星方面的資料,你們自己去看看。Ok ?

接下來是固定網路要開放。明年要報告,一年時間要審議,大概是公元兩千年時要開放。大概兩三年,就有新的固定網路的cooperator出現。現在,有四種執照。第一種是電路出租。就是中油、台電、台鐵這種公司它有網路給人家用,但並沒有經營電信業務,然後可以租給他人使用,但不可以租給一般user使用。還有長途和國際兩種。另外一種是綜合執照,是local、國際都可以做的。共有四種不同的執照種類,那到底說那一種要開放多少,這是另外一個issue,這還有的吵,對不對。電視執照是無限,任何人都可以來申請,只要條件合格,license 就給他,這沒什麼事情。綜合國際傳輸這種東西,因為 license 有限,必須加以挑選,就像大哥大搶執照一樣,十幾、二十幾家跑進來搶,最後,只發了幾張,像太電、和信、遠傳就搶到了,而力霸就沒搶到。

那目前規劃的籃圖是 223。所以,報章雜誌講的223,就是指這個。所以,綜合兩張執照,長途兩張,國際三張,再加上中華電信,就變成334。所以,今天國際電話就可以有四家加上兩家,共有六家可以經營。是那六家咧 ? 國際,三張 ; 綜合,也可經營國際,兩家 ; 再加上中華電信也可以經營,所以,國際電話共有六家可以選擇。 可以現在,問題來了。我們剛剛提過了,local的電話線要挖,不過人家不讓你挖。投資很貴,又沒辦法賺錢,那我為什麼要去做呢 ? 今天,我拿到綜合執照,我可以做市內、長途、國際,那我可以不做 local (市內),可以吧,而只做長途和國際。這樣,local 還是沒人做,結果還是一樣。一開始,我就跟大家講,市內電話不做的話,基本上,就不會好,沒有實際的投資。所以,一定要逼這些公司去做,要不然,大家都不會去做。所以,後來有個決議,讓長途和國際執照延後一年開放。也就就說,讓領到綜合執照的長途和國際電話先去做,讓他從長途和國際中賺到一些錢。為什麼 ? 因為沒人跟他競爭。這和與兩家或三家競爭,是很不一樣的,沒競爭,一定賺比較多的。賺的這些錢就可以投資在市內電話上。那一年夠不夠呢 ? 其實是不夠的。所以,交通部現在事實上在討論國際和長途不開放,而只開放市內的,然後,規定你一定要去做市內的建設。要是你不做的話,就把你執照拿掉。 一定要逼這些公司去做市內電話,否則就不會有進步.現在交通部在考慮說 只開放市內電話 ,兒不開放國際或長圖,這樣才會有建設.不過交通部是否能 夠稱的住立法院的壓力呢?這些電話場商會不段的施與立法院壓力.事實上 這些對於使用者來說是不利的,大家都不建設,最後就像飛機一樣,雖然很便 宜不過卻一架一架的掉下來

. 建設資訊維護-在電信方面有許多是公平交易委員會無法去判決的.牽涉到 所為專業的.例如,對於那些大的公司必須要管,那至於市場佔有率多大以上 叫做所為的大公司呢?這又是有所爭議的地方.大家丟會說喔,我不是,我不是 ,那到底是50%,30%還是20%,6%呢?那些小公司當然或說喔20%以上,中華電信就會說,喔6%以上就是了!!雖然公平交易委員會有歸定,但不適用於電信業, 那大家就繼續吵.前一陣子 鬧了 一個 笑話,中華電信說要降價,電信總局說不 可以,這就是因為中華電信了佔有率太大,一降價就把其它公司殺死了,其它公 司一死了,又在把費率調回來嗎?所以電信總局不能讓它降價.

技術規格的防治.比如說市內電話打給大哥大,或是大哥大打給市內電話.對於中華電信來說,街通率就當然很高,另一方面,泰電就常常無法接通.其時這只要 做些手腳就可以了.你要看交換機,那就給你看反正你也看不懂,你要看source code那也給妳啊,這些都外國人寫的,說不定連它們自幾也看不懂.一些小動做 就可以把你給卡死了.所以說要把電信市場給做好,弄到公平競爭是很難的. 另外比如說你不能挖馬路怎麼辦,市內電話要挖馬路啊,你說陳水扁要給妳挖, 李登輝說不行就不行啊,那你怎麼辦.那只有用中華電信路上的大些洞,也就是所謂的人孔,Human Hole,人可以鑽進去裡面有線.假如說市內電話開放,讓其它業者也可以放線進去,那中華電信就說這怎麼可以這些線是我挖的啊,我為甚麼 要給你放.或是說如果你進去之後隨便給我亂撿怎麼辦?就算是不是故意的,不小 心隨便踢段一條線也都是有可能的.還有就是這些線都是由上往下排的,剩下的 也只在比較下面的地方.等那些工人下去之後發現都是爛泥,就想說隨便接,接在上面你也不知道.這種問題都會有,而且很麻煩.

禁止交叉補貼.比如說中華電信現在開了一家行動大哥大公司,對於市內電話來說 一個 是隴斷的一個是競爭的.大哥大必須跟許多其它公司去競爭.隴斷就可以賺很多錢,而逕爭事業就必須跟別人競爭苦哈哈的.對於中華電信就很簡單啊,去拿獨佔的事業所賺的錢來補貼競爭事業.所以必須要把這兩樣切開,但是要怎麼去切呢?像和信要個地方來賣電話,就要在火車站前租個 很貴的大樓,那中華電信只要開個窗口在市內電話旁邊的就可以了,所以跟本沒又甚麼營業成本可言呢?這就是交差補貼.其實就是,這兩個都是同一個人開的,大哥大虧錢了,拿市內電話來補助.或是說不要補貼,但是賺到口袋裡,一個虧,一個營,也是互相底消.所以這整個問題是很難的去處理的!!再例如說一元手機,也是一種補貼,定報紙送手機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家想要虧錢,難道不可以嗎?

比如說有一家大哥大公司成立,要通話就要連到中華電信,中華電新說不讓妳連,你給多少錢都不讓你連.或是說只能讓你連到某個地方,那也不行, 若是兩個在高雄打個對方,也只是個鄰居,難道要連道台北再連回高雄嗎?或是說要跟中華電信租交換機,他可以說喔我這李沒有線啊,沒有port給你插啊,那你要怎麼辦?你能怎麼辦?況且說實在的,中華電信原本的線就是設計給它自己用的,也不見得真的有port給你去插.公司就說好你不給我插,我就去找立委,立委就又去找部長,部長只好去找中華電信,中華電信說好啊那就來招標,招標招標 ,還要公告,,還會流標,等一切都弄好了可能就過了好幾年了.況且中華電信更不會拿石頭扎自己的腳啊,把線給你讓大家去通電話,讓你去賺錢,這也是不可能的事.

技術規格.若現在有一個 新的技術,那我馬上去用,把rs232換成ose,因為我要去用新的技術啊,如你接不上是你自己的事嘛!誰要你去用爛技術.當然不能這樣子,那要怎樣呢,難道要大家都去用爛技術,這又不行.所以有個procedure就是說,如果你要用新技術就要用國際標準,兒且在一定時間之前要先公告,都有一些歸範.而且紀術上的問題也要給予技術協助.

編碼方面.如119,114都是用在特輸用圖,所以沒有市內電話是1開頭的,這都是電話號碼的編碼.到了現在怎麼辦,有那麼多的服務,還又家上大哥大.0開頭的, 080開頭的,又加上大哥大也不只中華電信一家,國際電話也不只一家,如和信,氾亞,又比如說我想打大哥大,打和信的,但是我想在街到泰電的國際電話,這些都要有code來達成.

好的時候就是所有的號碼都被中華電信用光,然後新的客戶要新的電話號碼時沒辦法供應,只好大家全部加一碼變成八碼,就有了十倍的電話號碼,所以終於有一天中華電信都把它用光了,所以怎麼辦那大家都不要用了,或者是說中華電信就先抓一塊下來這些號碼我用,其他的給別人用,可以嗎,當然可以啊,我不能說因為現在我的號碼滿了,有新的客戶要來申請號碼,我才去找號碼,一定是有一些預先保留的號碼,如果有人要申請我馬上就可以發給他,所以事先要保留很多號碼,那我一保留就把它全部保留下來了,那當然是不行啊,所以一定要有一些辦法,那一次要抓幾個,一次大概抓一萬個左右嘛,一個號碼就是保留前四碼,那後四碼就有一萬個號碼了,所以今天前四碼相同一定在同一個交換機,那不同的公司交換機不同那當然就獨立出來了,比如說2939....是中華電信那就不可能有其他的公司也有2939....,一定要用其他的號碼,所以一次就要一萬個號碼,那什麼時候才又資格可以抓一萬個號碼,當然也不可能說是你要就要,一定要有一個條件,比如說這個號碼要使用超過50%或是某一個比例才准你保留它,那這個比例又要如何斟酌,如何才能讓大家滿意,萬一有些公司它要連號的電話號碼,要五號,可能過幾年要再加幾個,希望這幾個號碼可以連下去,對不對,要有這一層考慮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一個號碼我不要了,還給電話公司,這一個號碼一定要保留,如果不保留馬上把它再放出去給別的客戶用,會有什麼問題,會有很多打錯的電話,所以這個號碼一定要保留,至少比如說三個月,還要放一個 announce ”這個電話號碼已經 disconnected,請你改打另外一個號碼,現在好像沒有這個服務,只是告訴你這個號碼已經是空號了,在美國就有這樣一個 service 會告訴你他新的電話號碼是搬到哪裡去,那將來電信自由化以後可能就會有這個服務,現在反正沒有對方就斷線了,接下來是這個叫國家編碼,還有就是號碼的可攜性,比如說你今天搬家搬到另外一個交換機去,至少前幾碼要變,如果搬的不遠那可能還可以不變,但萬一搬超過兩條街三條街就蠻難不變了,如果我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電話可能來自世界各地,隨便電話號碼要改,那不得了,所以如果今天我用中華電信的號碼,換成太電號碼要改,那會造成沒有人要換,反正價錢差不多我不換就沒事了嘛,不就造成不公平競爭了嗎,現在幾乎大家都已經有電話號碼了,大家也不想變,沒有人願意從中華電信轉到新的電話公司,難道要新的電話公司等廿年,等新一代年輕人長大看會不會換你的號碼,新的公司進來根本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要有號碼可攜性,這個號碼可以帶著走,我今天換一家公司或是換一個地方但號碼可以不要換,當然不能說我從台北搬到桃園號碼仍然不換,這是以後的事情,但這一個 idea 叫 One-Number,當然這可能要很複雜的技術,以目前現在而言,先做到說換公司換地方可以不需要改號碼,這叫號碼可攜性,那這很重要啊,一定要有這東西整個電信自由化才會起來

有幾種技術,有一個叫 CALL FORWARDING ,就是你打舊的電話它幫你轉到新的電話號碼去,還有一種就是 IN-Solution ,你要打一個號碼它就先查資料庫,資料庫就會把你轉成新的電話號碼,這是另外一個方式,至於好壞我們就不在這裡做進一步的討論,再來就是平等接續的問題,比如說我今天用中華電信打高雄的長途電話,就直接撥07再撥電話號碼,可是如果用的是別家的那我要先撥一個該電信公司的代碼再撥07+電話號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然是中華電信佔了便宜,大家都會怕麻煩,為了省事就用中華電信,這樣就不公平了,為了達到平等接續,有個方法,那就是可以預選,可以事先設定,比如說我預設太電,那如果我沒有再撥公司代碼那撥了就是用太電的,除非我因為某些原因又有撥別的公司的代碼,這叫平等接續,當然也可以隨選,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可能別家公司有折扣那我臨時再加撥公司代碼,雖然說原本是指定太電,不過還是可以隨需要作動態的改變,以達到改撥其他公司的目的,這樣市場才會活躍,才會有競爭,所以要有預選跟隨選的功能,然後這邊平等接續又出現問題啦,如果說我打中華電信,我只要打111,打太電要打12345,打和信要56789,這樣又不好了,那大家如果貪圖方便就會都選中華電信啦,所以呢數字要相近,大家才公平嘛,數字好不好記,方不方便也差很多啊,像美國的話,紐約的最好記了

那接續的話最重要的就是不管哪裡你都要讓人家接,然後技術規格要大家一致,比如說中華電信的客戶打太電的行動電話,錢是誰去收呢,由誰收到口袋裡面去,中華電信嗎,這樣說好了,假如你打國際電話,透過中華的LOCAL打和信的國際電話到美國去,電話費是100元,LOCAL是5元,這整個錢要交給誰,交給和信還是交給中華電信,今天這是兩段而已唷,如果今天我在鄉下,沒有國際電話,我從中華電信的LOCAL走和信的長途再走太電的國際打美國,那如要分開付費,各別帳單的話,那帳單不就滿天飛了嗎,所以基本上應該是一家收錢,再分給其他家,應該是由最貴的那一段收錢,再分給中間的其他公司,那要如何分帳又是有得商量的了,今天中華電信是國營的那民營的可能就找立委,那如果以後是兩家民營的那就有的談囉

將來民營的時後, 兩邊在談, 你說要找立委, 找甚麼立委啊!我說我要對股東負 責,不能亂給啊。 所以說這個有許多學問在裡面, 不是演戲, 所以兩邊要去談, 當然一邊是盡量多, 一邊是盡量少, 所以一定要仔細, 一些法令規則大家都要明確 定好,甚至談不攏時怎麼辦, 所以有不同不同的規定。 好, 那現在是這樣:定價, 國際的是由國際的來定價,定價以後再去分, 至於怎麼分帳 那是再去算。 定價的權利是由國際來定價, 不能由local來定價, local 我們說 1。7, 然後100塊,我們來定價,國際電話一通5塊錢, 不管你隨便你打, 那國際電話就會虧 死了。 所以說定價權利是最高級的來定價, 定完以後大家來分

那今天假如有人賴帳的話怎麼辦?你該分給人家, 就該分給人家。今天假如打一通電話 100 塊錢,國際電話收你80塊, 10塊給長途, 10塊給local,那如果這100塊他沒有付, 那我怎麼辦?我這10塊錢不給嗎? 要不要給? 還是要給啊!今天做生意, 我跟人家進 貨,然後賣給下一手, 下一手把我倒帳, 那我要不要付錢給原來上游的人?要不要付? 還是要嘛!你不能因為你的客戶倒你的帳, 你就把我的帳給倒掉了。對不對?所以你不 要以為打個電話很簡單,有很多複雜的地方。所以收帳的錢他去收, 呆帳他自己要負責。 那問題就是說, 收帳怎麼辦? 像大哥大, 你打泰電,錢是泰電的, 他要分給中華,要 基於平等互惠的條件,你幫我收, 我幫你收。電信法規定不能這樣,為甚麼?有人是做 國際電話,也沒有做local的,所以也沒有互惠,那怎麼辦?那另外簽一個約,你幫我收 錢,我給你多少錢,這些是可以商議的。

行動電話現在情況不一樣, 因為特殊的環境,所以不一樣但是將來可能也要改正。所以 說電信費將來, 你要來接, 我就派人去接, 我說成本是5塊錢, 你說你只給3塊,那 怎麼辦?所以要有會計師來算,遵循一定的會計制度。 那問題來啦, 我這交換機幾百 萬美金,一除下去, 不得了喔, 一通電話可能要10塊錢, 其它的業者會說, 你原來 就有交換機在那, 我只是叫你幫我接一下而已,我只付你增加的額外費用。 我這交換 機在這裡, 假如說一百萬美金, 服務我所有客戶,但我要幫你接線, 我另外還要花 十萬美金接設備, 所以中華電信說那總共是一百一十萬美金, 大家來平均分攤,那電 信業者就說, 你只要拿這十萬美金大家來分攤。 那到底要聽那一個呢?還有譬如拉一 條線, 我從這裡拉一條線到陽明山的距離, 是非常貴。 你為了要接續, 從陽明山拉 了一百公尺的線,那這個成本應該怎麼算,全部算呢?還是只算那一百公尺?如果全部 算的話, 電信業者說那太貴了啦!那中華電信說, 你算一百公尺, 那從山下到山上這 我來付啊?那便宜都是你佔, 好東西都你吃, 其它都我弄。 從另外一個角度, 這個 線本來就是你要接,我只不過是加一段,中華電信說不行啊! 我拿這麼貴的錢來服務我 的客戶,我收我的客戶很貴的錢。 我收你很少的錢, 你就可以給你的客戶很便宜的錢。 這不公平嘛! 大家純粹算成本,一條海底電覽幾億, 開玩笑打一通電話幾千塊,那另外說打119, 打 119要不要收錢,不要錢嘛!救命的時後還要算錢?那這個錢誰來付?還有公共電話, 是給大家方便, 你打一次一塊錢, 一天下來這裡面可能收個2,3百塊錢, 可能也沒這 麼多, 然後中華電信派一個人去收這個錢, 然後還要去算登記,這些都虧錢啊! 這些 都要錢啊! 收這錢,算這個錢, 登記等比你打電話還貴。那這些都是由共同來補足來提 供, 所有的人打電話, 都抽一些錢來支援一些偏遠地區的,來補貼他們的公共電話及公 益電話110,119。

以前是怎樣,國際電話及長途電話charge都很高,來補貼大家,不但 要補貼公共電話, 也要補貼一般人的電話。所以一般的電話是接受補貼,以中華電信的 計算方式是成本的三分之一來計價。那以後怎麼辦呢?如果還是這樣, 用他的線, 他絕 對賺不到錢。以後就是所有的人打電話都要收錢, 收到錢再來處理這些, 補貼偏遠地 區, 補貼公共電話。 好, 那要補貼多少?那外資比要提高,管理規責要訂定。還有一些價格的問題。那有線 電視業者能不能經營電信事業,不行啊!所有說現在寬頻網路接cable modem經過第四台 然後直接打Internet電話,不行啊!所以有線電視法要修,電視是規廣電法新聞局來管, 一般大哥大是電信法來管,彼此之間要互相協調配合,才會有效率,所以現在亂七八糟 的。

那電信事業分類,第一類和第二類大致上沒時間,大家自行去看。第一類是有拉線,有 機房,像ISP算第二類。為甚麼ISP不能經營網路電話?電信法規定不可以。要怎麼改, 因為國際電話因為規定要補貼國內電話,所以比較貴,今天你打網路電話,就避開了。 有線電視,網路電話對電信市場的影響,這些都要通盤的考慮,你說不能經營又怎麼樣, 你管不到人家嘛!所以整個法令都要修。所以大家知道,剛剛講過許多奇奇怪怪的小問 題,那是在現在的架構之下,亂七八糟,那以後有線電視可以進來,交叉補貼,又可以 上網,又可以打電話,那網路電話你到底要怎麼算他的接續費,還有其它各種service 怎麼算,一踏糊塗。所以大家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另外這邊還有一篇talk,大家 自己去看。 所以呢,大家聽過後,現在應該有些概念。

相關資料

英國電信事業之變革

英國電信事業之發展以1981年為轉捩點。1981年前英國國內電信市場由英國郵政總局一家獨佔, 這好比於一場球賽中,裁判同時扮演球員之角色,完全無法善盡監督之責。

1981年後,由於長期缺乏監督單位制衡,造成電信事業赤字年年增加,但經營績效卻節節下滑,這 使得來自政黨及民間企業界的壓力漸增,強調資訊經濟主導地位之趨勢,使得原本經營及監督合一 之英國郵政總局,不得不採取管理變革,將監督及經營權分離。

變革共經歷兩階段,第一階段自1981∼1983年,第二階段則自1984∼1986年。1981年公佈電信法, 結束電信事業獨占局面,將監督及經營權分離,監督權由郵電局所有,經營權移轉至政府擁有全 部股權的英國電信公司。

變革進入第二階段時,由於電信管裡及立法之人員及經驗皆不足,而於1984年成立電信署,其下 設置電信總長、副總長及5個處。由電信總長掌管電信執照之核發、電信器材及業務、電信市場 活動之監督,第一處負責監督公共電信執照、公平交易獨占合併政策,第二處監督非公共電信 之執照、無線電報與國際電信,第三處負責電信規範及行政管理,第四處為法律諮詢,第五處 為技術諮詢。

整個電信署是一個非部會的政府機構,組織模式近似於英國公平交易署,由國務大臣負責建議 諮詢。另一個功能是聯合現有部會,如公平交易署和獨占合併委員會,監督電信市場競爭機能。

英國電信變革時程十分緊迫,未必考量盡善,但其特色是一個非部會組織,層級夠高使得協商 能力強,這在電信監理單位追求公平、超然立場上,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電信事業之變革

美國電信事業之發展有二個轉捩點。二次世界大戰為第一轉捩點,第二個轉捩點發生在1984年。 戰前美國電信事業的特色是民營獨占,係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一家獨占。戰後由 於AT&T研發及設備能力皆不足卻要求獨占市場,此時國會所屬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 依據反托拉斯法,逐步分解AT&T並開放市場,直到1984年,因AT&T宣告解體,美國電 信市場才進入完全競爭的狀態。

美國電信市場之監理單位主要以FCC為主,此外國會、法院、國防部及司法部依相關法令規定, 同時也擁有監督電信產業的權力。FCC有5個委員,係由總統提名經參院同意後任命,任期5年, 同一政黨之委員不得超過3人。FCC於委員長下設5個單位,負責技術工程、一般規劃、管理指導 、公共事務、立法及部門協調。包含有線、無線、國內、國際等業務之監督。

在美國,基於反托拉斯政策,電信監督單位最重要的功能,即是維持一個企業公平、開放競爭的 電信市場,致力減少集中化的現象。美國並未仿效英國以國營化方式解決問題,而是採取反托拉 斯政策,防止電信市場過度集中於少數大企業手中。

澳洲的電信自由化

回顧澳洲的電信自由化過程,歷經3個階段-由獨佔市場到寡佔市場、到完全自由競爭。 1975年以前,澳洲的國內電話是由郵政公眾部(PMG)所提供,之後才轉移由澳洲電信 (Telecom Australia)獨佔。至於國際電話,自1946年以來便一直由海外電信委員會 (OTC)所獨佔。

70年代中期,澳洲消費者對獨佔下的電話費率及品質不滿,因而對政府施以改革的壓力, 澳洲政府才開始著手一連串電信自由化的研究、辯論及策略擬定,最後決定以漸進方式 開放。89∼97年間,先將澳洲電信和OTC合併成Telstra、開放3張行動電話執照、開放第 二家電話公司Optus和Telstra競爭。到了1997年7月1日,才完全開放電信市場,換句話 說,政府對通訊應用技術少有限制,任何企業都可以進入電信服務市場,並由產業自律 來提昇效率。

 由於澳洲政府將許多規範交由產業自律,因此澳洲通訊相關業者的管理架構,由兩股 勢力形成(參見圖):一是由政府通訊暨人文部管轄的澳洲通訊總局(ACA)及澳洲競 爭暨消費委員會(ACCC),另一是產業自律組織,如澳洲通訊產業會(ACIF)、電信產 業調查會(TIO)和電信使用會(TAF)。

 ACA成立於1997年7月1日,是頻譜管理機關(SMA)及澳洲電信總局(AUSTEL)合併而 成。ACA為一法人組織,依電信法及無線電廣播法及其他相關立法行使權力,主要負責 管理澳洲電信消費及技術事務,以及管理無線電廣播,隸屬於通訊暨人文部,必要時得 由部長指派相關的職務。ACA由10個小組所組成,包括頻譜規劃暨標準組、頻譜行銷組、 企業管理組、客戶服務組、電信標準組、電信執照組、消費事務組、法律組及兩位特別 顧問。

 ACA下設1位主席、1位副主席,及至多3位會員。會員由部長任命,主席、副主席皆為 全職,其餘會員則不限。會員必須具備要有工業、商業、科技、消費事務、經濟、法律、 公眾管理、城鎮計劃、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中的1項或1項以上的知識或經歷。
 此外,ACCC負責管理電信產業間的競爭行為,並保護一般消費者的利益。產業自律組 織方面,ACIF負責發展各種通訊技術、營運等標準,任何企業或個人皆可加入成為會員。 AIO負責解決消費者的爭端。

寬頻網路的架構

寬頻網路之服務,乃透過混合光纖同軸網路HFC網路)及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所達成,其基本架構如下:

(1) 混合光纖同軸網路(Hybrid Fiber/Coaxial,HFC)

顧名思義,其網路中包含了光纖及同軸電纜所組成。光纖由有線電視頭端機房出發, 提供高速連接至接近住戶的區域,通常稱為光纖節點(Fiber node)。再以同軸電纜 (即常見的第四台電纜線),連接至用戶家中﹝如下圖﹞。目前和信企業團旗下全省各 有線電視系統台,正全面積極興建高頻的750MHz HFC網路,具有容納140個以上電視頻 道之能力。另外藉由網路之提昇,HFC網路亦可提供雙向的寬頻傳輸。

network.JPG (15515 bytes)

(2) 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

Cable modem可說是寬頻網路中之關鍵角色。隨製造商之不同,其下行(downstream) 速率通常可達10Mbps至30Mbps,而上行(upstream)速率界於768k至10 Mbps之間。

Cable modem的連接方式則如下圖。有線電視訊號進入家中後,經由一分配器(Splitter), 一端仍接上電視,另一端則連上Cable modem,經過一乙太網路卡(Ethernet Card),連接 至個人電腦,即可供用戶上網,且完全不影響有線電視之正常收視。

p.JPG (18195 bytes)

寬頻網路服務的特色

由於有線系統業者,正全力興建的新有線電視網路(學名為HFC網路混合光纖同軸網路), 具有750MHZ的高頻寬,透過這樣的網路,運用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可以供Internet用戶, 以數Mbps的驚人連線速度上網。這樣的Internet服務,具有更快速、更方便、更豐富的特性。

更快速 - World Wide Wait 的終結者

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的傳輸速度,最高可達36Mbps,連T1(1.5MHz)都望塵莫及!更不用提Direct PC、ISDN或現有的撥接數據機(dial-up modem)了!

寬頻網路的威力,可用以下實例說明:

(下載檔案大小2M 的應用軟體: )

Cable Modem  ISDN(128K) 56k數據機

space.gif (23009 bytes)

•請再按瀏覽器上 Reload 按鈕以觀看模擬之效果•

更豐富 - 迷人的多媒體聲光環境

當頻寬的限制解除之後,GIGAmedia所呈現的網頁內容與應用,將和現有Internet上您所能見到的截然不同。 不再只是單調的文字和簡單的圖片、或是品質粗糙及斷斷續續的影片/音樂。由於網路的超高頻寬,可以輕鬆 地支援大量的video/audio streaming、多媒體應用、甚至虛擬實境技術,現在的Internet網頁,將蛻變成一 個更豐富、更迷人的虛擬世界。舉例而言:

  現在的一般網頁內容 GIGAmedia寬頻網路服務

Video
影片,
新聞選播

極小螢幕,下載時間長,畫面不連貫 全螢幕,隨選隨播,高品質畫面

Audio
CD 欣賞

斷斷續續,音質粗糙 CD品質音效

線上遊戲

簡單、慢速、互動性低的遊戲, 如:象棋 豐富聲光效果、高速互動的遊戲, 例如:賽車、即時戰略

線上購物

文字介紹、簡單圖片 影音介紹、虛擬實境

除了網際網路的服務會變得更快速、更方便、更豐富之外,寬頻網路還有更多威力強大的應用。

電信中心

一、 意義

  協助企業建立區域性聯絡網,配合東 亞電信市場的快速成長,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跨國企業網路管理、區域轉接及客戶通信服務中心。

二、 未來藍圖

完成高品質、低價格的「區域性聯絡網 」。

三、 具體目標(至公元2000年)
(一) 量化目標
1.行動電話普及率由85年的5%成長至25%。
2.行動電話基地台平均阻塞率降為2%。
3.電信線路數位化程度由85年92%提升至100%。
(二) 非量化目標
公元1999年開放固定通信網路業務市場,完成核發第二家業者經營固定通信網路業務之經營執照 作業。
四、 工作重點:
(一) 落實NII相關建設。
(二) 開放衛星通信及有線基本電信服務。
(三) 賡續推動電信自由化,妥善規劃電信業務開放作業。
(四) 開放公司團體、工業園區等自設群內通訊網路。
五、 進度與成效
(一) 迄87.3止,計核發行動電話經營特許執照10張,無線電叫人業務經營特許執照9張:
行動電話執照:86.12.5起,陸續發放全區執照4張,分區執照6張。其中8張執照由民營業者取得 。
無線電叫人執照:自86.12.4起,陸續發放3張全區執照,6張分區執照。其中8張執照由民營業者 取得。
(二) 中華電信公司於86.7調整市內電話費率,適度反映成本,減少交叉補貼。由1元/5分,調整 為一般時段1.7元/5分,減價時段1元/10分。
(三) 86.10.4電信總局發布「行動通信網路接續管理辦法」,明訂網路接續應秉持公平、經濟、 技術與無歧視原則,並確定接續費率計算方式,使電信網路之接續有明確標準可循。
(四) 交通部擬定87至90年度「支援五大營運中心計畫」,並預定每半年檢討執行績效。
(五)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NII)專案推動小組於86.12決定投入427億元新台幣至 NII三年中程推動計畫,積極推廣電子化政府、電子商業、遠距離醫療、加速國內網路建設、發展全球華 文網路教育中心、電子科學館等應用措施。
六、 辦理情形與成果

目標

法令或措施

進度

辦理情形及成果

一、分階段循序推動電信自由化      
(一)開放衛星固定通信及衛星行動通信業務,並開放國 際電話、長途電話及市內電話業務。 訂定各項業務管理辦法。(交通部) 研擬中 電信總局預定87.1研擬完成衛星固定及行動通信管理規則 及發照辦法草案,陳報交通部審議,87.5公告受理申請。
(二)檢討容許業者有更大的經營空間。 增修相關管理法規。(交通部) 研擬中 電信總局正研擬公元2001年開放固定網路前,解除線路轉 售與轉租之管制。
(三)適時放寬或取消第一類電信事業外資限制。 修正「電信法」。(交通部) 研擬中 交通部正研擬修正「電信法」第12條,放寬外人投資第一 類電信事業持有股份比例。擬調高直接投資比例至30%,間接投資比例則以50%為限。預定87.3報院。
(四)成立電信事業普及服務基金 訂定「電信事業普及服務基金管理辦法」。(交通部) 審議中 電信總局已完成草案之研擬,現正於交通部審議中。
(五)保障第一類電信事業相互間之網路平等使用權。 訂定「行動通信網路接續管理辦法」。(交通部) 86.10完成 本辦法於86.10發布,辦法中並明訂網路接續費率,以及網 路接續之效率、效率與公平原則,使行動通信業者與固定通信業者間的網路接續爭議得以解決。
二、調整電信資費結構,健全業者管理。      
(一)合理調整電信資費結構。 修正「電信資費公式」。(交通部) 審議中 電信總局已完成修正草案之研擬,擬依據不同電信服務成 本合理調整電信資費結構,現已送交通部審議。
(二)訂定電信網路接續費標準。 訂定「行動通信網路接續管理辦法」(交通部) 86.10完成 辦法規定行動通信網路與固定通信網路之接續,應由雙方 協議,當接續費率協議不成時則由主管機關調處。
(三)中華電信公司市話網路回歸成本計價。   86.7調整 中華電信公司為反映成本,減少交叉補貼,於86.7調升一 般時段之市話通話費為5分鐘1.7元,漲幅達70%。
(四)設立「電信總局技術諮詢委員會」,負責電信技術 規範之諮議。 訂定「交通部電信總局技術諮詢委員會委員遴聘辦法」。( 交通部) 86.10完成 交通部已訂定「交通部電信總局各種委員會委員遴選辦法 」,技術諮詢委員會可依此辦法設置運作。
三、秉經營及管理分離原則,調整電信組織及管理架構, 並如期達成民營化目標。      
(一)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應如期完成民營化。 修正「電信法」。(交通部) 研擬中 1.「電信法」第30條修正案,交通部預計併「電信法」之 通盤修正,於87.3報行政院。

2.交通部已遴選中華開發顧問團辦理民營化整體規劃研究,並研定釋股策 略。

四、適時擴大與亞太地區之電纜網路連線,並擴充國際交 換機之轉接容量,以利形成話務轉接中心及顧客服務中心。      
(一)訂定直通電纜目的地與容量目標(交通部)   持續辦理中 中華電信公司86年度訂定增闢國際通信直達電路目標為 1,615路,至86.8底止,通達目的國有62個國家與地區。容量較上年度增加238路。
(二)鋪設海底直通光纖電纜。(交通部)   持續辦理中 中華電信正進行法新歐亞三號光纜之海纜查勘作業,已完 成總進度30%。
五、整合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NII)計畫,發展台 灣成為「亞太網際網路樞紐」。 (一)加強寬頻資訊網路之建設並與國際連線,成為全球資 訊高速公路(GII)之一環。(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交通部)   中華電信投資興建直通太平洋兩岸「中美海纜網路」已於 美國舉行建設維護協議書簽約儀式,全長3萬公里,預計公元2,000年可以完工啟用。該海纜可同時傳送 100萬通電話呼叫,可充分滿足太平洋兩岸國家之網際網路、數據通信及電話通信需求。
  (二)推動三年內300萬用戶上網。(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86.12完成擬定中程計畫 行政院NII專案推動小組於86.12定NII三年中程推動計畫, 至少投入427億元,推廣電子化政府、電子商業、遠距離醫療、加速國內網路建設計畫、發展全球華文網 路教育中心、電子科學館等應用措施。
六、支援五大營運中心電信服務。 擬定並執行支援五大營運中心計畫。(交通部) 持續檢討中 交通部已完成87至90年度支援五大營運中心計畫,並預定 每半年檢討執行績效。

相關網站

國內相關網站

中華民國交通部電信總局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研究所Chunghwa Telecom Laboratories

民營電信簡介

HiAir無線傳訊

香港電訊台灣分公司HongKong Telecom, Taiwan Branch

整體服務數位網路(ISDN)

H.324 視訊會議規格

亞太營運協調服務中心aproc

東榮0938全球資訊網

和信電訊股份有限公司KG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台灣大哥大

太平洋都會通

東信電信

遠傳電信Farestone

泛亞電信

國外相關網站

http://www.ans.alcatel.com/telecom/transpt

http://www.alcatel.com/telecom/mbd/netsol

http://www.boschtelecominc.com/

http://193.91.44.33/tentelecom/

http://www.usa.alcatel.com/telecom/transpt/

http://194.235.178.95/Telecomdeutsch.htm

http://www.dnstelecom.fr/Liens/

http://www.mtelecom.ru/send/index.html

http://www.trp.hku.hk/trp_papers.html

http://www.telecomsa.com/tech.htm

http://www.pipecom.com/telec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