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速計算機與網路發展演講摘要戰爭對網路的影響: 冷戰的時期,美國政府非常擔心蘇俄發射核子彈,把華盛頓BC 五角大廈炸掉了以後,美國就失去了反擊的能力,所以美國希望在那個時代,在冷戰的時候,在美國建立十三個碉堡,十三個碉堡,做十三個HEAD,那這十三個HEAD就說,蘇俄除非有辦法把我十三個HEAD全部打掉,否則我只要有一個HEAD存在,我就可以把你蘇俄給摧毀掉,冷戰的時候其實是打互相毀滅戰,那這種互相毀滅的恐懼,跟互相威脅的方式,阻止這個核子戰爭的發生,同時也造就APANET。 競爭是發展的原動力: 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物理學獎,NOBEL物理學獎得主,叫做Dr. WILSON,Dr. Wilson是在CONEL出身的,是物理的諾貝爾獎得主,他那個時候在美國國會大聲疾呼,假設我們不設立高速電腦中心,我們將在未來的研究及發展中間,國家的發展中間,遠遠落後在美國,我想在八零年代這句話非常聳動的,很多人在那邊緊張,因為日本那時候從汽車業,好幾個領域裡面,比如說很多人在談日本產業為什麼成功,當然從今年一九九八年反過來看看,看到日本一大堆問題,但是在那個時候,美國其實非常恐懼日本這種經濟的,蓬勃的發展。因此在八六年的時候,美國在這樣子的條件底下,跟國會的支持底下,成立了五個超級電腦中心。 網路的可怕: 美國PRINSTON裡面兩派的教授因為採購案在網路大吵起來。全世界都知道,整個NSF都知道了,美國國家基金會知道了以後,就覺得你內部都沒有辦法擺平,我還把錢丟過去?當然拒絕,就把錢都砍掉了。PRINSTON就因為這樣而不見了。 為了讓生活更便利: 一九八八年的時候,全美國那時有四個超級電腦中心,但是美國這麼大,怎麼可能每個人都去用這個電腦,所以你必須要把網路架構起來,你網路不架構起來,這個設備非常麻煩,比如說,MINISOTA,你從FLORIDA坐飛機到MINISOTA三個半小時,你要是從美國坐飛機到CONEL要五個小時,哪有人吃飽沒事幹,坐飛機到那邊然後打一打電腦然後ㄅㄥ又飛回來。這個成本什麼都划不來,所以在那個時候突然間在一九八八年開始大力投資,去丟下了一筆錢,去把NSF的網路,今天在講的網路的BACKBONE,這個主幹給整個架構起來,這個架構起來就以這四個高速電腦中心為主,T3線把他連起來。所以任何人你可以透過網路,經過這個T3線在這四個電腦中心去使用這個設備。 網路的文藝復興還是網路的邪惡帝國? 自一九九六年以後,網路快速商業化,到了一九九八年還政治化,外交化,我們一直以為網路會帶來人類的烏托邦。在九六年以後,我覺得這個烏托邦越來越遠了。因為商業與政治外交進來以後,網路就像現實社會一樣的污濁紊亂。那污濁紊亂的主要來源,其實自DNS,因為以前註冊DOMAIN NAME的時候,你愛叫甚麼就叫甚麼,比如說在台灣DISNEY便被人註冊走了,所以美國DISNEY便註冊不到這個名字。於是就有人開始吵了,DNS該不該和TRADEMARK掛勾?那坦白告訴各位,我的立場是堅決的反對,我可以舉幾個理由,歷史的理由,因為當初DOMAIN NAME在註冊的時候只是為了不打IP ADDRESS,他沒有涵蓋任何多餘的意思,比如說,KFC也可以是KANSAS FRISBEE COMPANY,為什麼一定要是 KENTUCKY FRIEDCHI-CKEN? 無奈的網路: 明年他們準備走1.2Gb/s,這個叫 OC-48。美國說我們在芝加哥成立一個叫STARTAP,我開放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假設你願意,我們開放你來我們這裡連接。因為美國是全世界網路的領導者,所以沒有人敢不接。所以加拿大的研究網路馬上就接過去了。那亞洲馬上便成立了一個叫 APAN,APAN是日本和韓國在推,他們願意免費提供一條T3線去和STARTAP來連接,那日本有一家衛星公司,他們直接和奈良大學相連,合作,把人造衛星的線路拉到泰國,印尼,香港,還有菲律賓,那新加坡在這樣的情形底下,比我們走的快,為了預防萬一,從這個架構上來看,日本就變成了亞洲的HUB,你們任何人要連上全世界的網路,You must go through me,其實這個講得很好聽,他說,我免費讓你們連上來,128Kb的線。說難聽一點,你看REAL AUDIO看了了半天也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影像,新加坡在這樣子的情形之下他趕快拉一條線到STARTAP,因為這個也是很政治的,因為這個計畫是美國NSF SPONCER的,剛成立STARTAP的時候,他們很怕沒人接,所以他就到處散發,鼓勵大家來接。NSF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他很希望人去接,所以新加坡在這個時候趕快和STARTAP接起來,接上去之後,他就有和日本一樣的地位了,所以他就拉到馬來西亞,他說他也準備拉到越南。拉完之後他就可以來爭取加入APAN,這個大的組織架構。然後他就把線拉到日本去,他就變成APAN的會員。然後APAN便到全世界去到處DEMO,說這就是亞洲未來的網路架構,然後,也把台灣涵蓋了進去。可是台灣不在APAN裡頭,所以我們開始做,目前還不是,其實當初APAN在建構的時候,他們也來找過我們。韓國希望自己可以拉一條線去接到歐洲的TEAM。但是大家知道韓國經濟危機,於是便製造了台灣的一個好機會,也製造韓國一個壞機會,因為他沒錢拉一條直接到歐洲的線。從網路的國際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不接,我們講難聽一點,連不接的權力都沒有。很簡單,你不接的話,等這個中心,美國NSF他MATURE以後,他根本就不要跟你接了,他會要求你說,你要接,你跟APAN接,那你只好在APAN幾個點間找一個點去接上去,所以我們在去年大概五月開始,努力的SUBMIT很多PAPER出去,到了去年十月十一月的時候,因為美國NSF那個時候還需要很多人去抬轎,我們當然屬於抬轎的一個。 網路教育的哲學革命: 網路教育絕對不是今天我們講的遠距教學,網路教育哲學的重新革命,網路教育的哲學革命是什麼?終生學習是可能的,你知道嗎?我們過去覺得終生學習是很難的,為什麼?比如說我今天四十歲、五十歲我在上班,我要來上課,你想想看,我要晚上,或者,我要安排一個時間,你一定有老師、地點、時間這個constrain我們講這個條件一定要滿足,你才能夠受教,在網路裡頭,這些知識在網路裡面他散播的時候,你可以在無時無地,沒有空間的局限底下,沒有年齡的局限底下,你可以讓八十歲、六歲的小孩子在網路裡面共同的學習同樣的東西,第一個,終生學習變成可能,第二個,網路的學習讓人類的學習從過去強迫變成主動,比方說我們今天的教育,為什麼你們要唸大學,真的是百分之百你心裡面念大學,還是社會環境爸爸媽媽強迫你,覺得你不唸大學你無可救藥?但是網路創造一個可能性,讓真正想要學習知識的人,可以很輕便的取得,也就是說學習的動機是來自那個人的本身,而不是來自於社會環境的逼迫,所以網路的教育的方法,必需要重新設定。 演講內容大學唸書是念數學系,我到SENAMI也是念數學系,那念數學系,我在八零年的時候開始,本來是在SENAMI念數學PHD的PROGRAM,但是八零年代的時候,數學系非常難找JOB,所以我其實到了八零年的時候啊,有一半在唸數學系,另一半根本跑到電機系去念書,去念COMPILER,ALGORITHM的東西。 那到了八零年的時候終於決定乾脆改行算了。就跑到 Columbia,紐約大學 Columbia 去念 Computer Science,那我在 Columbia 念的時候,其實我念的領域有兩個,一個是 Algorithm,一個是 AI。但是可能跟很多人認知的 AI 不太一樣,我念的是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如何用人工智慧來瞭解這個這個人類的語言,那,念的蠻好玩的,本來以為,念 Computer Science 應該是比較 xx的念,結果發現 natural language project,我幾乎都在唸語言學 (linguistics) 。到八二年的時候,我就想試試看,丟丟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事。結果一丟過去的時候,就已經被學校 Kentucky westixxx 在Kentucky 的第三大都市,他說他希望我去教書,所以,我就在,我就在八二年的時候quit,我就趕快跑去教書了。好多原因啦,因為,我在八一年的時候莫名其妙生了一個小孩,老大生出來,沒有計畫的就跑出來,所以經濟壓力很大,既然有學校請我去教書,我就去教。 啊,Kentucky這個地方很落後,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人去過,Kentucky是生產煤炭和Protato,這個煙草的地方最有名的,Kentucky 還有另外兩個地方有名的,一個籃球,只要各位對NCAA很有興趣的話,你大概知道,Kentucky 有兩個學校在籃球非常有名,一個是 University of xxx ,一個是在xxxx 這兩個學校打籃球的時候,幾乎整個 town 都 rest,整個 town 都休息,Kentucky xxx 是在 NCAA的 division 2,他們分甲乙組,那乙組,Kentucky xxxx 是乙組的第一名,非常有名,也是非常有名的,那這個學校很好玩,這個學校的籃球隊每次在比賽冠亞軍的時候也一樣喔,不只整個學校休息,整個t own 20萬人口,全部都在休息都在看電視,然後擠到籃球場去看,那在那一年我記得我在的時候,很有趣,那個中華籃球隊啊,最後大概是啊一個洪濬哲,洪濬哲還去那邊打,那我們這些少數的老中就趕快要去加油,加油打氣,ㄟ/ 我記得沒錯上半場的時候,上半場是48對44差四分,結果到下半場的時候啊,沿路比數就一路拉開啊,Kentucky westxxx 用110分比中華國家代表隊足足領先了38分,你可以看到 division 2 就可以打那麼好,那個時候這幾個籃球隊的學生都是我的學生啊,好像沒有一個過的,每一個都被當掉,那個教練都會跑來我的辦公室跟我講說,你只要給他D,不要太好,因為D可以過嘛。那我說,我很難給他D,因為答案沒有對過,你可以知道這些幾乎是職業學生,這個籃球隊員進到學校,學校都會給他們獎學金,你想想看一年,打籃球一年學校給他們一萬五,那個時候我的薪水,一年才一萬八,我當然心裡有不平,對不對。一年一萬五,那我這個唸書念了半天來教書,噴口水搞了半天才一萬八,那他就一萬五,不把他當掉很難過。那到了 一九八四年的時候,我在Kentucky,Kentucky很落後,我跟各位講,我去那邊教書啊,居然他們跟我講,在那個地方他們只懂得三種語言,我不知道各位在座的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語言,有沒有人聽過RBG啊? RBG其實在銀行界用的很廣,尤其在IBM的AX400,是長期IBM在做DATA PROCESSING用的一個POPULAR的軟體,的一個LANGUAGE;另外另外他們懂得另外兩個語言,一個是FORTRAN,一個是BASIC,一九八四年,已經都在講C LANGUAGE的時候,他們居然仍然沒有聽過這個東西,反正已經跟他講C講PASCAL都說沒聽過,不過這個也沒有甚麼關係,各位唸COMPUTER SCIENCE的不要被語言欺騙,我記得我在念SENAMI的時候,我的老師跟我講說,趕快念PL1,因為PL1會是未來。所以我到COLUMBIA唸書的時候我的教授跟我講說趕快念LISP,因為LISP會取代所有世界的語言,結果等我畢業的時候我發現,念LISP沒有人要,所以你要趕快念C,等你念C的時候你發現,C也沒有甚麼用,大家在寫C++,你開始來寫C++也來不及了,現在大家在寫JAVA,所以語言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語言就是一個COMMUNICATION的工具,那到了這個時間的時候,我後來覺得一直在KENTUCKY那個地方混下來也不是辦法,混到後來到最後,你只有付出,沒有吸收啊,你很快就會被"ㄎㄟ\"掉。 所以到了八四年我就想開始換工作,要換工作的時候我想,我不知道在台灣的情況,在美國要換工作,我們常常在講,叫天女散花,甚麼叫天女散花,你就要把履歷表,印300份到500份,因為美國很大,你就要所有的地方都灑,灑到後來你也不知道灑到哪裡去,然後就有一天莫名其妙有一個人打電話來,你當然一開始會接到很多,讓你很GARSHIP灰心的信,因為灑了三四百封,大概百分之80的信回來告訴你,美國人很客氣的,他們會跟你講說,你的表現實在非常好,你的成績也非常好,那專業也非常好,但是很可惜,我的公司剛好在這個時間沒有缺這一類的人才,假設有新的ORDERING出來,我們一定第一優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但是你看多了,你終於知道原來這麼多都是騙人的,就是跟你講說:"Sorry,no job"。 ANYWAY,在有一天啊,有一天晚上,突然有一通電話打來,是從CRAY RESEARCH,這家公司,坦白告訴各位,我念COMPUTER SCICECE,我在一九八四年,我也不知道這家公司在幹什麼,從來不知道這家公司在幹甚麼,打電話來他們跟我講說,我們有一個INTERVIEW,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過來,那我在KENTUCKY終於知道,我在KENTUCKY是在美國的南方,CRAY RESEARCH是在美國的北方,是在加拿大的邊界,那他打一通電話來,他說,你有沒有興趣過來INTERVIEW,我就很納悶,我說那你們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要找甚麼JOB,他說,一個BENCHMARK的JOB,那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什麼叫BENCHMARK,BENCHMARK叫什麼你們知道嗎?你們還不錯,大四就已經知道了,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他跟我講這句話,聽了半天我聽不懂,然後假裝聽懂,隨便回兩句話,然後回來第一件事情,翻字典,看看字典上的BENCHMARK在說什麼,偏偏那個中英字典裡面,那個BENCHMARK講的不清不楚,看了半天,很難聯想這個BENCHMARK跟這個工作到底有什麼關係,所以也糊里糊塗的無所謂,反正。那在那個時間啊,一共有三個JOB的INTERVIEW,一個就是王安啊,王安電腦,那時候還在BOSTON。那當然,那時候王安還非常氣勢如虹啊,那時候王安還號稱在一九九零年要超過IBM,他整個業績要跨過IBM,那大家現在都知道那王安已經是HISTORY,已經變成一個歷史,不見了,但是那個時候,至少在八四年的時候。 那另外一個JOB,另外一個JOB是BOLO,念COMPUTER SCIENCE的人應該要知道BOLO這家公司,因為BOLO這家公司在ARCHITECTURE裡創造了一個叫TAG的ARCHITECTRE,也就是說他的INSTRUCTION最前面有一個TAG告訴你他是INSTRUCTION 還是DATA,還是XXX,他有一個ARCHITECTURE叫TAG,那他們是用POP IN 還有POP OUT的方式來做的,OK,那BOLO這家公司是在哪裡,BOLO這家公司,我後來才知道,他在PRIMES,在MICHIGAN PRIMES,那在座很多學生可能不知道,PRIMES有一個很有名的地方是汽車,為什麼,因為有一個CRYSLER有一個車名就叫PRIMUS,在那個地方生產出來的就叫PRIMUS,也就是說那個車型就叫PRIMUS,那這個八四年的時候坦白說我實在很怕去那裡,在國外留過學的人大概就知道,在八幾年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叫做陳果仁事件,陳果仁是個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他就在DETROIT被打死,在酒吧裡面活活被打死,那時候美國的汽車業衰退,他們就把汽車衰退怪罪到少數民族,陳果仁偏偏被認為看起來像日本人,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長的黃皮膚大概都是日本人,他們最恨的人不是日本人就是越南人,管你是哪裡的,而陳果仁在那邊被打死。 ANYWAY,基本上在那個時候有三個AUTHORTHING,一個是王安的,王安叫我去做甚麼,叫我去做OS,然後BOLO叫我去做CONVERSION,CONVER那個以前的,各位最早知道的話,INTEL最早有一個CHIP叫Z80,Z80後來變成8080,8080他們要轉換為8086,那他們就希望我去幫他們做,把這個APPLICATION CODE從8080轉成8086,這樣的一個MIGRATION的DEVELOPMENT,那個機器你們大概沒看過,我想我們念COMPUTER SCIENCE很少會去看到奇奇怪怪的機器,BOLO在美國最大的市場在,他們在做CHECK SORTER,你沒聽過什麼叫CHECK SORTER,CHECK SORTER是什麼?在美國所有你在付錢很少付現金的,都付支票,你那支票不是要寫上去嗎?那支票後面都有個號碼,那個號碼的前幾位,表示你是哪一家銀行哪一家分行哪一個地方的,美國因為支票開太多了,所以他每天喔,到了三點銀行一關帳的時候,他必須把這些支票分類,分好這些支票哪些是聯邦銀行的,哪些是華南銀行的,哪些是彰化銀行的,這個機器每天就在做這件事情,我要轉的這個CODE基本上也在做,就是要把他CODING出來,寫一個SORTING ALGORITHM,變成到最後銀行關帳的時候,這個支票就可以分類出來,大概是做這個事,第三個JOB就是我剛剛跟各位講的CRAY RESEARCH給我的一個BENCHMARK,我也搞不清楚那個BENCHMARK到底是什麼,但是我剛剛說過的,第一個,DETROIT,MICHIGAN,PRIMUS,我實在不太想去,那時候講到陳果仁被殺,我越想就越可怕,就不敢去,要不然BOLO給的錢最多,因為BOLO在那個時候是盛期啊,那BOLO現在其實還有,各位不曉得還記不記得,最近,現在有一家公司叫UNICESS,UNICESS就是UNILAB和BOLO兩家MERGE起來的。 那在八四年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挑到了CRAY RESEARCH,可能也有一點點原因啦,去INTERVIEW時的那個老闆,後來他變成我的EMPLOYEE,那ANYWAY,我們兩個變成好朋友,那我那個老闆他就跟我講說,CRAY RESEARCH 很難得,全世界,看過這台機器,摸過這台電腦的不超過一千人,那我想年輕人和我那個時候一樣,喜歡比較酷的東西,滿街都是的沒有什麼了不起,尤其那個王安搞那個WORD PROCESS,這個有什麼好難的,聽起來像是那種LOW TECH的感覺對不?那個CRAY RESEARCH,全世界只有一千個人不到有摸過這個機器,看過這個樣子,所以那時候我就想,好,那我就去了MINISODA,到了那邊才知道BENCHMARK做什麼,BENCHMARK就是在美國的採購程序裡面,一定有一個叫做BENCHMARK的過程,BENCHMARK的過程最重要的,如何證明你的機器比別人的好,那當然,USER會給你CODE,比如說他是跑化學的軟體,跑物理的軟體,那你如何去證明,在同樣的CONSTRAINT,同樣的條件底下,你的機器作的比人家好,你跑得比人家快,那你就必須要去發展很多,比如說我剛剛講的ALGORITHM的東西,你如何改你的COMPILER,讓你的COMPILER適合這個樣子的程式,同時要懂得ARCHITECTRE,這些東西通常是在工作經驗裡被逼出來的。 那當然到了八六年的時候,我在公司裡面跟我另外一個老闆吵架,我上上一個老闆吵架,吵架的原因其實也蠻好玩的啦,因為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我做了一個PROJECT,那個PROJECT是做XXXX LOGIN,XXXX LOGIC,那個LOGIC是放在CRAY的機器上面,在八五年的時候,因為那個PROJECT DELIVER完成,讓很多人SUPPRISE,居然可以DELIVER完成,因為那個時候是第二台CRAY 2出來的時候,CRAY2在一九八五年出來。安裝在XXXXX。CRAY的電腦在那個時候,70%實際上都是賣到軍方的,我等一下可以跟各位講一下,到底搞甚麼鬼,WHATEVER,CRAY2被賣到XXXX的時候,安裝的過程裡頭,他們發現只有我的軟體是完整的,其他的軟體都還沒有完成。甚至COMPILER還會有一個BUG很有意思的,SQUAREROOT,一的開平方,答案會是多少你們知道嗎?會變成零。那後來發現是HARDWARE的問題,所以我必須要去寫一個數學的程式,去解那個SQUAREROOT,也就是說你SQUAREROOT來的時候不能用硬體的HARDWARE PROVIDE的FUNCTION來做,這個用INSTRUCTION來解,也就是用數學來解,那數學來解,我相信,不知道這邊有多少人修過NUMERICAL METHOD,基本上你就去做INTERATION,用那個NETTON METHOD去解那個EQUATION,把這個開根號轉換成POLINOMIAL,然後去解。 OK,WHATEVER,因為這樣子的原因,在一九八五年,CRAY RESEARCH 有一個HISTORY,就是說每一年他會從EMPLOYEE中挑五個,叫做KEY EMPLOYEE,就是說你那一年表現得非常好,他就給你一個KEY EMPLOYEE的HONOR。KEY EMPLOYEE絕對不只是HONOR,坦白說不只是HONOR,因為頒獎的時候是SENIOR VP,就是董事長底下的資深的副總裁來主持這個頒獎典禮,頒獎的時候同時附帶著兩個大家最想要的東西,一個是五千塊美金,馬上就給你五千塊美金的CASH,另外給你一個禮拜的假,你可以立刻TAKE VOCATION,FLY AWAY。飛到其他地方去度假,我再一九八五年就得到一個KEY EMPLOYEE。那在八六年的時候,我跟我另外一個老闆吵架,吵架的原因是因為,後來那個PROJECT是我帶,我帶了以後我就HIRE了很多人,我HIRE了一堆人,好像從頭到尾都是中國人,都沒有HIRE過中國人以外,那我那個老闆其實他也不是真正的AMERICAN,他是ITLIAN AMERICAN,他爸爸媽媽是從義大利移民過來的,他叫,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叫METO FOGIANO,FOGIANO義大利文叫做早安,那他就跟我COMPLAIN說,他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子老是只HIRE中國人,我老是只是HIRE中國人,然後他講了一句話我不是很愉快,講的那個語言我就聽不太懂,我就警告他說你不要要DESCRIMINATE,你不要種族歧視,那後來就因為有一個PROJECT,他就跑到我辦公室來,因為我不願意做,我覺得那是GARBAGE,所以我不願意做,那他就跑到我辦公室來拍桌子,說"你不做我就把你FIRE掉",我就跟他說,你可以把我FIRE,但是我現在一定要叫警察把你趕出去,你在我辦公室裡SHOUTING,跟他講了兩次他沒有動作,我電話拿起來我就打119,叫警察來把他趕出去,但是後來他也不敢FIRE我,因為我是KEY EMPLOYEE,你知道KEY EMPLOYEE在公司裡面地位很大的,比如說我可以直接跟董事長做報告,所以他也沒什麼辦法,在八六年的時候我跟他吵的很不愉快,於是我就跳槽,跳到另外一家公司,叫做MULTI XXXD,其實在這跳槽之間很有意思,其實我同時接到四個JOB。一個,有一家公司叫CONVEX,有一家公司叫DIGITAL,這個公司都已經不見了,另外還有一家公司叫XX MACHINE,很多人可能也知道,XX MACHINE,但是我跑去MULTI XXXD,跟大家講一個理由,這邊也跟年輕人做一個建議,找JOB的時候不要找有錢的,因為有錢不見得有前途,有前途不見得會付你高薪。 比如說 XXX MACHINE要我,因為他知道我在CRAY RESEARCH專做VECTOR ALGORITHM,如何把這個數值方法用向量解出來,那他希望這個ALGORITHM可以IMPLEMENT在他的XXXX MACHING上面,CONVEX,基本上也是要我做同樣的事,DIGITAL那時候在做一個DIGITAL的VECTOR PROCESSOR,有些人大概知道,叫做VAX9000,不是很成功的PROJECT,但是SOMEHOW,是同樣的PROJECT。所以這些公司,講難聽一點,對我而言,輕而易舉,但是你會覺得,你只是在SELL你的SKILL,你只是在賣你過去的SKILL,MULTI XXXD給我一個,基本上他們希望我去做ALGORITHM,但是有一個很有趣的,他跟我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條件,他說,你來交我們做ALGORITHM,我們來教你怎麼做COMPILER,那MULTI XXXXD這家公司,很有名的地方是他的FUNDER,他的FUNDER叫做JASH FISHER,他是NYU畢業的,然後後來是NYU的教授,同時也是耶魯大學的教授,他專門做一個很有名的COMPILER,叫做TRACE,TRACE COMPILER,那TRACE COMPILER這個東西有名的地方是什麼,他曾經在一九八幾年的的時候得過全球COMPILER的這個,這個這個這個論文獎,那個論文是寫什麼,那個論文是寫著BULLDOG COMPILER,那這個COMPILER很有名的地方是,所有的人大概知道,假設你們唸過COMPILER,我不知道COMPILER是不是必修啊?答:選修。 哇,那你們這些人簡直。 COMPILER裡面有一個ALGORITHM,所有的COMPILER在做OPTIMIZATION的時候,過去,會被一個東西所侷限,叫做BLOCK,你一定要把COMPILER的每一個層次啊,畫出一個,一個一個BLOCK,那BLOCK有一個DEFINITION,BLOCK一個DEFINITION就是一個IN,一個OUT。你只有一個IN,就是說你的FLOW裡面只有一個IN,一個OUT,這樣叫做一個BLOCK,在這樣子的一個BLOCK裡面,你去做OPTIMIZATION,所以當你能夠做的OPTIMIZATION其實能夠做的非常有限,那MULTI XXXD這個ARCHITECTURE,這個COMPILER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有辦法把這個BLOCK延伸出來,延伸到這個BLOCK可以從原本的SIZE延伸到幾十倍大到幾百倍,那你那個BLOCK能夠延伸的時候有什磨好處呢,基本上,你能夠做OPTIMIZATION,最佳化的機會就會提高,也就是說你COMPILER能夠DELIVER的PROFORMANCE就會越好。 OK,所以在這樣子的情形下,我當然覺得說這個蠻好玩的,我就我就考慮,既然你願意教我,我也願意教你。我們就MAKE A DEAL,我就去那邊做事。在那邊做事到一九八七年的時候,又一個很不愉快的事情,我住在那邊啊,我住在哪裡?我住在耶魯大學校園旁邊,在BRENFER,在NEWHEAVEN,NEWHEAVEN,我剛好住在的那條街叫做,我不太記得那叫做什麼街,那各位要是去美國,你大概知道,所有的好學校旁邊都是最爛的區,耶魯大學,大概我見過最爛的一個區啊,耶魯大學的附近,幾乎都是黑人,都是貧窮,非常糟糕的,曾經有人啊,台灣的學生,要去野餐,那他太太從車庫開車子出來,才從車庫開出來,忽然間有一個黑人從樹上跳下來,拿個刀就衝進他的車子裡面挾持他太太,把他挾走。他以為他太太人也沒了,車子也沒了,後來他太太回來了,錢被拿光了,還好,身體是安全的,你可以看到,很危險的一個地方。那我在那邊的時候,就曾經被DROP IN兩次,什麼叫DROP IN,就是TEENAGER拿著什麼東西,就衝進來要搶你的東西,那你可以看到,很可怕啊,我那時候又有兩個小孩,然後我太太,我們家只有一個男的,那就是我,雖然很脆弱,我也要假裝很勇敢的跑到樓下去,拿著鐵條子,跟他打架,然後才把那個TEENAGER趕出去,所以在那樣子的情況下,我實在沒有辦法再做下去。我就跟他講說,我不幹了,QUIT JOB。 所以在QUIT JOB的時候,一樣的情形,好幾家公司又來找我,那個DIGITAL跟,有一家公司叫ILINES(??),CONVEX,但是ANYWAY,我又跑回去CRAY RESEARCH,回CRAY RESEARCH的原因啊,CRAY RESEARCH 因為聽到我要回來,我們給你三個JOB你去挑,給我一個叫做去做COMPILER,一個JOB做原來的NUMERICAL ALGORITHM,第三個JOB他說,你願意,你也可以來做MARKETING,有興趣的話。那我這個人覺得很好玩,中國人在美國工作,最難混進去的就是MARKETING,ENGINEER太容易了,ENGINEER反正老中看起來一付這個,這個,這個ㄙㄨㄥ/夠有力對不對,人又兇,然後苦幹實幹的,也部會吵也不會鬧的,對不對?所以我是覺得那個部分不太好玩,所以我就跑去MARKETING,那實際上MARKETING,那基本上還是跟ENGINEER這邊是做PRE-POST的部分,PRESALE跟POSTSALE的部分,後來ANYWHERE,到了九一年的時候,台灣國科會來了一團人說要成立國家高速電腦中心,那我們那時候在談談的時候,我就說也蠻好玩的啊,我回來可以做做看,所以後來ANYWAY,我就在九一年的時候回來台灣,這大概是,我的過去啊。 OK,接下來我們回到主題,我之前有問過連教授,到底我要講什麼,要講網路還是高速計算,他說,EVERYTHING,所以,我試圖著把這兩個東西綁在一起,不過你們可能要非常注意,因為我這個SLIDE裡面有一百四十多張,我非要很快速的把他跳過去,有任何問題,不要客氣,隨時舉手問,裡面有些東西可能會牽涉到你沒聽過的,所以千萬不要客氣,只要你沒聽過的,有問題你隨時STOP ME,OK,網路的發展我簡單的講,我相信各位其實有很多書可以看,也都知道了,都瞭解了。但是你知道的可能只是從書上看到的。但是在這邊有很多東西其實是我自己的成長歷程,坦白說是成長歷程,OK,簡單說網路的發展,我想大家都知道APANET,從一九七零年開始,一九六九年就開始,一九六八一九六九年就開始,APANET的原因作什麼,我相信大家都知道,APANET當初因為冷戰的原因,美國政府非常擔心蘇俄發射核子彈,把華盛頓BC 五角大廈炸掉了以後,美國就失去了反擊的能力,所以美國希望在那個時代,在冷戰的時候,在美國建立十三個碉堡,十三個碉堡,做十三個HEAD,那這十三個HEAD就是說,蘇俄除非有辦法把我十三個HEAD全部打掉,否則我只要有一個HEAD存在,我就可以把你蘇俄給摧毀掉,冷戰的時候其實是打互相毀滅戰,那這種互相毀滅的恐懼,跟互相威脅的方式,阻止這個核子戰爭的發生。那你可以看到,其實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那基本上他是這樣,哦我做了十三個,好,你有辦法你就來,你這邊炸掉了,我整個就SHIFT過去,到另外一個中心,NOC,到那邊去,由那邊掌管整個美國,全美國的軍方武器系統,然後可以還擊蘇俄,你再把我炸掉第二個,我馬上SHIFT到第三個,你有辦法把我十三個都炸掉,那我只好認了。 當然,這個機會非常的低,這個是當初APANET當初的起源OK,APANET後來做到一陣子,各位其實冷戰,核彈也一直沒有發生,但是從APANET這樣的一個結果下來,延伸了很多東西,我相信大家都知道,APANET帶出很多今天網路上看到的東西,比如說,TCP/IP,你看到的DNS,幾乎都在那個時間點創立起來,到了一九八八年的時候,美國的NSF,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開始BUILD全美國四個超級電腦中心,一個是在匹茲堡,一個在SANDIAGO,一個在伊利諾易,一個在,RPINSTON,沒有,PRINSTON沒有,CONEL,在CONEL,本來是五個,本來是連PRINSTON,PRINSTON放了一個,但PRINSTON 是一個BIG MISTAKE,PRINSTON當初原來是第五個超級電腦中心,但是在那個時候,美國其實也很政治,不要以為美國很乾淨,美國其實和台灣也差不多,什麼貪污啊亂七八糟,尤其美國的官僚絕對不下中華民國政府的官僚。許多人常常在批評,美國怎樣怎樣,我在美國住了十幾年,軍方,國防部在'翻臉",美國官僚的可怕,絕對不輸給中華民國政府,那在這裡有意思的是,NSF在那個時候啊,為什麼要創立這五個超級電腦中心,有很深的原因啊,在一九八五,八六年的時候,我不知道各位記不記得,在八五年的時候。日本曾經LAUNCH一個很大的PROJECT叫做THE FIFTH GENERATION INTELLIGENT COMPUTER,日本,這個MIDI組合了日本所有的電腦工業,去創造一個PROJECT,叫做第五代電腦。 第五代電腦,實際上並不是很成功,但是我覺得,所謂計畫的成功,失敗很難去定義,你看這個主計畫失敗,但是他延伸下來的許多TECHNOLOGY其實是WORK的,OK,這些TECHNOLOGY的結果就是日本產生了好幾家超級電腦的製造商,比如說到現在為止還在的,富士通這一家,NEC是一家,日立HITACHI是一家。日本為了扶植這三家超級電腦中心,在一九八五年左右,在日本全國創立了七個高速電腦中心,讓學校,學生,研究人員有機會去接觸超級電腦,因此在一九八五年,八六年的時候,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物理學獎,NOBEL物理學獎得主,叫做Dr. WILSON,Dr. Wilson是在CONEL出身的,是物理的諾貝爾獎得主,他那個時候在美國國會大聲疾呼,假設我們不設立高速電腦中心,我們將在未來的研究及發展中間,國家的發展中間,遠遠落後在美國,我想在八零年代這句話非常聳動的,很多人在那邊緊張,因為日本那時候從汽車業,好幾個領域裡面,比如說很多人在談日本產業為什麼成功,當然從今年一九九八年反過來看看,看到日本一大堆問題,但是在那個時候,美國其實非常恐懼日本這種經濟的,蓬勃的發展。 因此在八六年的時候,美國在這樣子的條件底下,跟國會的支持底下,成立了五個超級電腦中心,那剛剛講PRINSTON為什磨會失敗,PRINSTON因為他在那個時候,在這個政治的協調底下,坦白說是一個政治的協調,因為那時候在美國,基本上生產超級電腦只有兩個,一個是CRAY RESEARCH,一個是CDC。CDC後來拆出來叫做ETA,ETA這家公司。那PRINSTON被ASSIGN去買ETA10的機器,那其實那個時候PRINSTON裡面在ARGUE,那時候在全球的市場裡面,全球有85%都是CRAY的市場,所以你怎麼會去買一家公司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到5%,10%,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根本生存就有問題,你怎麼會去買這個設備呢?那基本上是LOBBY,所謂的關說啊,WHATEVER,PRINSTON就被要求買這樣的機器,那PRINSTON那時候當然也沒有太大的選擇,一個是錢嘛,你要錢就要買這個,不要錢可以啊,那就不要做,所以後來就決另了要買這個。而後來這家公司倒閉了,還沒裝電腦就倒閉了,倒閉了以後怎麼辦呢?這個錢就HOLD在那邊。HOLD在那裡的時候,有時候錢會害死人,真的會害死人。理論上你會很簡單話的把他想成說,這個公司倒閉了,很簡單嘛,錢就給他買現成的東西就好了,所以不論是哪一家公司,WHATEVER把他買掉。不是的,錢沒有了以後,PRINSTON裡面兩派的教授在吵架,所以一派的就開始罵倒閉的那邊,都是你,害的現在人家都成立了高速電腦中心,我們都還沒有,結果FIGHT到很厲害,FIGHT到什麼程度呢?這個網路就發揮他的效用出來,好多教授在網路裡面互罵,全世界都知道,整個NSF都知道了,美國國家基金會知道了以後,就覺得你內部都沒有辦法擺平,我還把錢丟過去?當然拒絕,就把錢都砍掉了。PRINSTON就因為這樣而不見了。 那ANYWHERE,到了一九八八年的時候,我相信各位大概之道,我相信各位知道,全美國那時候國家支持還有四個,但是美國這麼大,怎麼可能每個人都去用這個電腦,所以你必須要把網路架構起來,你網路不架構起來,這個設備非常麻煩,比如說,MINISOTA,你從FLORIDA坐飛機到MINISOTA三個半小時,你要是從美國西部坐飛機到CONEL要五個小時,哪有人吃飽沒事幹,坐飛機到那邊然後打一打電腦然後ㄅㄥ又飛回來。這個成本什麼都划不來,所以在那個時候突然間 所以這個東西出來以後,那個時候只還流落在學術單位,因為還是只是這些人會用。很多人都還不會用,因為他沒有一個很簡單的介面,我相信各位知道,介面,今天這個,這個時代發展其實很傳奇,在一九九三年的時候,NCSA,美國SUPER COMPUTER中心,裡面的一個在伊立諾依,叫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 COMPUTER APPLICATION。有一個大三學生,連大學都還沒有畢業,他在學校工讀,他在電腦中心工讀。在電腦中心工讀的時候,有一個猶太的科學家,就跟他講說,有這個東西少一個INTERFACE,你要不要幫我們寫一個介面?所以這個人就去寫一個MOSAIC,我想各位應該知道MOSAIC是什麼東西,還是你們已經太年輕了,連MOSAIC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OK,WHATEVER,他就去寫了一個MOSAIC,然後很多人發現,他太好用了,簡直,EASY ACCESS,EASY INSTALL,然後變成全球的標準,我相信各位大概知道,在九三年到九五年之間,MOSAIC大概全世界用網路的人用WWW用BROWSER有85%的都INSTALL MOSAIC。 但是這個人耳朵也蠻軟的,有一個SGI的總裁,JIM CLOCK,有一天打電話給這個小鬼,這個老闆也很厲害,他打給這個大三學生,他說,你過來,我出錢,你乾脆跟我參加,我們來開公司好了。那個傢伙真的跟BILL GATES一樣,大三唸完就沒念了,不過我講的不是叫你們今天就QUIT JOB,你沒有甚麼本事還是不要離開學校。他就覺得對啊,我這個東西為什麼不變成一個LICENCE。所以JIM CLOCK講通了以後,他就在一九九五年,兩個人就飛到美國加州去開一家就NETSCAPE,今天大家都知道的這個NETSCAPE,那基本上是以MOSAIC為版本,一直發展下來的,OK,那很有意思的就是說,那在這段時間裡頭,大概是九四年到九五年,時間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在九三年還是九幾年的時候,美國NII正式LAUNCH,美國NII LAUNCH其實非常POLITICS,原因是,美國NII計畫誰在LAUNCH,其實是美國副總統叫高爾,他是田納西的人,他是田納西的一個參議員,他一向在美國國會就以科技標榜,標榜他是國會科技議員,那SOMEHOW他也是,他非常關心美國的科技,他在那個時候,美國CLINTON要競選,所以他在幫CLINTON想點子,同時他想出一個東西叫做科技立國,既然要講科技立國,他就把NII給端出來,所以在那段時間選舉的時候,不知道回顧那段時間,美國各個媒體在登照片的時候。CLINTON跟高爾一下子飛到SGI去玩電動玩具,一下子跑到NCSA去玩那個MOSAIC去看那個DIGITAL LIBRARY,類似這樣的很多東西,所以他就開始說,NII的計畫一定要GO,就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ORSTRUCTURE。 那這個計畫一形成以後,美國一向在全世界科技是一個領導地位,他一出來以後,全世界每一個國家,好像不LAUNCH一個叫NII的計畫,就會被人家笑是落後,那中華民國政府當然不能擺在落後,所以中華民國政府在一九九五年的時候在行政院底下成立一個叫做NII小組,在成立的時候也很好玩,坦白說也不知道要做什麼,跑來我們中心說,有什麼東西可以做的?那時候他就想說NII他就倣照美國,最簡單的就是去看別人怎麼做,看美國,美國就讓每個部會在NII底下有一個COORDINATION,那這個單位就由副總統直接COORDINATE,那我們台灣就一向都是,那時候我們的副總統還是吃五百塊錢便當的那個,他不是太懂這個技術,他只好去找一個政務委員,國科會下來的,作這個政務委員去領導這個NII的這個計畫,那當然要學甚麼經濟部財政部,都要去開這個NII的會議,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說,他也不知道要幹什麼。 …期望做的事,我們也想後面拉幾條線。長個尾巴出來後,我們不只是一個 connection,我們是一個hub。其實,你可以看到網路已經變得非常ugly,在這樣ugly裡頭,有些game是不能不玩的,玩的原因是為了整個台灣未來網路的發展,玩的原因是為了台灣未來網路的生存。基本上,你根本沒有choice,你看看你不進去,很簡單,你怎麼推?很簡單麻,他把你斷線,你就全死了…那我們要拉很多人在我們後面。比如說:我們也在跟越南談,我也準備跟XXXX談,那些國家都很窮嘛,那條線其實蠻便宜的,我跟你講,可能對學生來講很貴,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從國家的角度來看,這是便宜,總比我們到中美洲去奉獻還好…( Ok,台灣,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拉64k專線到東南亞國家,一年的費用多少?一年的費用差不多一百萬台幣,你從國家的大前題來看,值得啦!為什麼,我親自跟外交系做過一次簡報,我們跟外交部講了一個理由,就是外交部每一年在大使館或辦事處投資了這麼多錢,你不如以一百萬把這一條線拉起來,讓那個國家的人透過這條網路可以經過台灣上全球網路,目的在哪裡?你想想看,我們的農業技術團,所有回饋的都是什麼?底下的農村階級,小老百姓。但是網路進去的是什麼?社會的中上階層,你想想看,不是高中大學以上的人,在那樣的落後地方,是根本沒有能力上網路的,所以能夠上網路的,只有是社會中上階層的人。你花一百萬,去讓這些人使用,對那個國家的影響跟對台灣的忠心度,絕對比農夫來得好多了,農夫很簡單嘛,買票就可以解決了,這個我不是在批評,因為在下階層的人,XXXX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你今天給我五塊錢,明天有人給我五塊半我就跳,這對我來講,五塊和五塊半是差很多的,對有錢人,五塊錢和十塊錢沒有感覺,但是對於沒錢人,五塊和五塊半就差很多。 但是,當你提供網路的時候,你hit的level是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那時候其實有跟他講說,沒有關係嘛,(國名)拉啊、不丹啊…給他拉到西藏達賴喇嘛,一些亂七八遭…管他的…反正一條一百萬嘛,一條就一百萬,下來以後,我跟你講,我們後面接出來的肉粽比他們還大。這是坦白說,我們的策略,那,等我們這個起來以後,很簡單,我就跟你接嘛,那時候我的立場就很漂亮了,我們歡迎你們這幾個國家隨便任何人要跟我們接,我們都歡迎。那來談的時候一定是對等的,因為各位知道所有拉到美國的線,都是百分之百你出錢的,對方從來不出錢的,但是我們這個立場站起來後,比如說:以現在的例子,韓國新加坡願意和台灣拉線,對半分,他出一半你出一半,一百萬只剩下五十萬,那麼差多少?你地位完全不一樣!你以前是打市議員的現在你去打立法委員的戰,完全不一樣的戰局。 接下來,這個critical地方,實際上在這裡,很多人不了解,以為拉了這個線然後怎樣怎樣…。這個都不是重點,是從一個整個overall的policy來看這裡面的問題。那這個很現實,這個沒有辦法,我剛剛講說IANA那個Johnxxxx死掉,在Johnxxxx死掉之前,有一個什麼重要的呢?是有一個前題,美國的NSI,這家公司是什麼?這家公司是IANA的正式母公司,美國人在亂這個網路的洞的時候,跟亂這個管理IP Address分配跟DNS的Domain Name的時候,這個database的時候,是透過一個五年的合約,外包出去,把美國國科會外包給NSI去做,很不幸的這個五年合約啊,到今年九月三十號到期,現在已經過去了…在沒有到期以前,在一九九六年以前,是誰擁有一個網域就值錢,坦白告訴你,一九九六年以前你要去註冊一個IP Address,註冊一個Domain Name啊,輕而易舉,一個人可以註冊幾百個Domain Name下來,沒人管你,因為沒人要用,IP Address從來沒說不夠的,誰知道自從商業化行為以後,那個網路IP Address缺了,Domain Name也一天到晚這邊告那邊,那邊告這邊,然後還有人反告美國政府違憲的。那中華民國政府有人告TWNIC違法,然後有人在立法院裡面challenge楊政委這個違法,指名要他下台。 Anyway,當一開始有商業利益以後,這個合約到期的問題就變得非常具有高度的爭議性,爭議性在哪裡?第一個,所有的網路裡面,各位大概都知道,我剛剛講,問題都出在IP Address,IP Address是數字沒有意義,但是Domain Name逐漸變成有意義;KFC他說一定是Kentucky Fried Chicken,我常常在開會,我跟他開玩笑,我說:誰告訴你說這叫Kentucky Fried Chickens?那我常常隨便叫一個名字,我跟他開玩笑,我叫Kentucky Fxxxx Company。反正他也沒辦法…你可以證明嘛,你可以證明為什麼我KFC不能是這個?但是anyway,這個Domain Name產生很多商標法的爭議,在美國控訴不得了,在台灣這個公平會,我自己都已經去公平會去過好幾次了,去談這個問題。然後法院,法院也告來告去的,台灣也一樣,全世界都一樣。但是Domain Name當初就是學術研究這些人,學術研究的人有好處有壞處,第一個天真,學術研究的人第一個天真,然後第二個,不把一回事當一回事,這個我們覺得只要證明work就好了,Who care?誰要care一定要那麼嚴謹,本來就是for fun、研究,somehow有點樂趣,基本上DNS這個底部架構非常鬆散,鬆散到什麼地步呢?有些DNS的註冊組織是很完整的,有些DNS的註冊組織其實根本就是個公司。這個公司是賣Domain Name的,各位知道嗎?在太平洋有個小島,我也搞不清楚這個小島在哪裡,他拿到一個Domain Name叫tv,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報紙,他拿這個.tv,國碼我們後面叫tw嘛,那tw沒有什麼意義,沒有人要,但是後面.tv就很多人要,因為tv就是電視,對不對?你知道嗎?他把個tv啊,這個Domain Name國碼,整個賣給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賣多少錢?一億五千萬美金,你看多好賣,我只是一個單純國碼,轉手就賣一億五千萬。那為什麼?因為很多電視公司,都希望後面掛.tv比較好看嘛,對不對?還有什麼國碼比較熱門的呢?ac啦, academic,現在有在賣,一個Domain Name賣三十五塊美金,錢是太少了,但是他拿的時候是不要錢的,你知道嗎?拿的時候是不要錢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其實,這麼凌亂的註冊組織裡面,你很難去規範,每一個國家都不一樣,法律又不一樣,文化也不一樣,你怎麼去處理? Ok, Whatever,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啊,當網路從美國起來,沒有人否認美國是領導,但是當網路起來以後,每一個人都發現網路是一個無限的資源,每一個人開始在認為,這個網路在美國是錯誤的,這個應該搬到一個非利益衝突的地方,等一下告訴你們他們建議到哪裡去,這個DNS、IANA、跟Domain Name都在美國,ok,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有個建議。ok,在一九九七年,在瑞士的時候開會,Internet Society開會,開會的時候,提出幾個建議,第一個,把Domain Name的Database搬走,從美國搬到瑞士,你想想看你要是美國你願意嗎?這打死也不願意對不對?我告訴你,美國到今天為止,美國國防部還一直宣稱Internet是他的財產,是從他長出來的,但是除了這個美國國防部以外,沒有人認為他講得是有用的,他沒有放棄,從來沒有放棄,這是他的財產,ok,所以,第一個,他們建議到瑞士去,他們也認為這個Domain Name不夠,你說這個.com不夠,好我們希望加firm加shop加web加…加一大堆,因為不夠用嘛,Domain Name不夠用,那,新增的gTLD不能再放在美國,應該散播在全球各地。那基本上對美國討伐,討伐美國壟斷市場,然後裡面有爭議的部份,建議到WIPO去解決,WIPO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很不幸的,WIPO是聯合國組織,一個WIPO去討論的時候,中華民國就不見了。 聯合國有一個規定,本來沒有的,是中華人民共合國,在不知道哪一年的時候,下一個提案通過的,只要是聯國的建築物,持中華民國護照的人,連門都不能進去,你拿中華民國的護照不能走進他的大門,那聯合國又有一個規範很討厭,假設聯合國今天在美國紐約的希爾頓開會,開會的那一段時間,這個希爾頓這個建築物,是規屬聯合國的財產,因此當聯合國在美國希爾頓這裡開會的時候,台灣的人拿護照連五萬塊要住一個晚上門都進不去,他不給你住。這個我們就開始擔心了…你可以看到,網路是越來越xxxx,ok,你可以看到,基本上,對美國表示反對;第二個,他們希望多元權力分享,所謂權力分享,哪有什麼要分享,美國讓出來就是了嘛,哪有什麼要分享?他們都沒有權力嘛,所有權力只有在美國。第二個部份,加入WIPO讓這個Domain Name能夠去解釋,這個商標的抗議太複雜了,因為每一個國家的商標基本上是不一樣的,而且,全世界目前為止,商標法從來沒有離開一個國家的領土,比方說??指在美國,到別的國家他必需要到那邊去註冊,否則他是不被認同的,但是,在網路裡頭,你分不清楚什麼叫國內,什麼叫國外,東西一點就不知道跑哪去了,對不對,馬上就有這些問題的產生…。 Ok,美國在今年一月的時候,被逼不得已,美國白宮一方面又要表示泱泱大國,一方面又要展現寬宏大量,一方面又要表現他的領導者,因此他在綠皮書的時候,他做了幾個回應,第一個,IANA願意轉移給非營利組織,IANA各位注意一下喔,Johnxxxx是IANA的director,我等一下回顧一下為什麼說這個傳奇人物死得適到其時啊。那,IANA轉到非營利,美國同意轉到非營利,但是你要注意喔,這個,我後來慢慢唸法律我終於懂了,每個字都有意義的,加了一個美國,美國是有意義的喔,表示這個是在美國,董事會由世界各地,網路的各種不同利益的團體所組成,所謂不同利益,這個就很模糊了,什麼叫不同利益啊?任何兩個人都屬於不同利益嘛,那每一個人都有代表權了?那另外一個,他同意增加註冊單位,推動xxxx運動。那他這個合約到期後,必需要跟大家公平競爭,講起來很好聽,但是合約屆滿後,有人能和他競爭嗎?也沒有…根本不可能競爭嘛,database整個在他那裡嘛,你怎麼跟他競爭?最後一個部份就是說,解決爭端的辦法,必需要想辦法去處理,在這裡頭啊,很多國際人士開始罵,第一個,再怎麼還是美國,第二個,NSI還是具有獨佔的地位,第三個,政府在這裡面管太多了,為什麼?就這一條,每個註冊區必需設立解決紛爭的處理程序,你這個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你又沒有公權力,你憑什麼去解決紛爭?所以主要反對的是歐洲的國家,歐洲國家在現在來講,全球網路裡面,歐洲大概是第二大勢力,亞洲都只是跟人家跳跳腳而已,一點屁都沒有用,然後,美國跟歐洲吵不好的時候,就找一個亞洲坐在中間,做這個所謂協調的第三者,但這個第三者沒有那麼powerful,這個第三者老是這邊接耳光,那邊接耳光的,沒有什麼角色。 Ok,罵完了以後,美國終於出來一個白皮書,先承認你們complain都對,好,那我怎麼辦?我開始,他認為,DNS先要xxxx,DNS自從IP的分配,也要對Server的系統運作,這個監督gTLD的運作,然後網路間那個協定標準的制定跟協調,那在這裡面,美國政府很厲害喔,在綠皮書和白皮書最大的不一樣在哪裡?綠皮書講了很多具體的,白皮書講原則,所有具體都不見了,為什麼?因為具體很容易被罵,原則不會被罵,因為我都贊成你嘛,你們還要怎麼樣?對不對?具體的問題你們解決。所以他不再提出任何具體建議,他只提原則性的建議,所謂原則指什麼?穩定、競爭、由下而上,沒人知道他所講的是什麼東西,你也沒辦法罵他。問:為什麼美國白宮要寫這個白皮書?答:因為他被告啊,因為美國的商業公司去憲法法庭控告美國政府違憲,為什麼違憲?跟國民卡情形是一樣的,第一個問題,全球網路倒底是誰的財產?你告訴我是誰的財產?公有財產還是私有財產?ok,假設你是公有財產,那很簡單,人家現在在憲法法庭控告他的原因是,既然是公有財產,你憑什麼可以委託給唯一的一家公司NSI來運作?你為什麼只給這一家公司?為什麼不open?因為既然是公有財產,公有財產只有一種作法,政府運作,假設不是公有財產,那你也不應給一家公司,而是很多家公司共同在市場競爭,這個是一個原則。 在美國有這種情形,在台灣TWNIC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台灣的TWNIC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美國也可以把Domain Name賣到台灣來,台灣有將近45%的Domain Name根本不是向TWNIC買的,是跟外面買進來的,ok,那第二個問題就是說,好,你這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的問題跟國民卡一樣,我簡單問一個問題,國民卡那個IC卡,你告訴我那是中華民國的財產還是力霸的財產?你告訴我,你解釋不清楚。這個卡裡頭有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當它法律發生問題時候,你告訴我他倒底要用公的部份來解決還是用私的部份來解決?這個他控告一個違背憲法的問題,憲法裡面很重要的是要把公有財產跟私有財產做一個公平的區隔,這是一個蠻重要的問題,anyway,所以在這裡面他也可以看到,爭端的部份,他政府也不介入,丟出來給WIPO去解決,所以這個somehow大家還是有某種共識,那他也認為,網路的統轄管理,我個我們一直在講的就是說,Internet Government,各位一定要知道,這個很重要的一個機構。xxxx是誰的權力? 那我相信各位知道,上次那個老師去告學生是不是貴校?那他是會扯到這個問題,這個統轄,比如說,我寫這個東西的時候,你如何去判定,誰對誰錯?那基本上,各位要小心,你不要以為網路是無法的,網路其實有法的,但是,我一直認為在網路有法的過程裡面,我們要比較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這個網路,原因是網路還在成長,他不是一個很成熟的環境,在還沒有成熟的環境裡頭,有法律來去嚴格規範他,其實對他的成長,對他的發展,不見得有利,但是並不表示沒有法律,網路法律很難執行的原因是,技術上他很難抓到,比如說舉一個例子,這個你們不要學啦,比如說那個學生吶,發一個Email,他很笨,他為什麼要承認?他要是完全拒絕承認,法院沒有證據,這很簡單,用我的Email Address抓到,我的Email Address別人也可以發啊,只要他知道我的Email Address他也可以發,那我可以堅決否認這個Email是我發出來的,但是,這個網路跟法律互相干擾的地方,就在這裡,網路的東西很難去抓到他的證據,但是法律一定要證據,才能夠去執行,所以這邊其實有很多干預性的問題,在全球的網路裡面一直是大家的期望,網路很多人講說他還是在嬰兒期,所以在這個嬰兒期的時候,大家必需對他比較寬容一點,讓網路設法在自然的環境裡面,自己形成自我設限的辦法,不要用公權力或政府的組織進來。 那剛剛教授提到一個問題,中國大陸怎麼回事?中國大陸尷尬的地方就在這裡,每次在所有的網路會議碰到我,問我一件事,有沒有什麼辦法我們可以xxxx,這個中國大陸你知道,網路跟傳真機是他們最大的痛,但是又不能不用,因為他也知道,沒有人說傳真機不重要,沒有人不知道網路對國家未來的重要,但是他知道網路是個洪水猛獸,什麼東西都會跑進來,所以,在中國大陸設立網站,第一件事情要公安局登記,你知道中國大陸很多網站是進不去的,他用那個peak(?),他現在用那個peak來做,他用peak來擋掉很多東西,比方說CNN進不去,CBS進不去,反正全世界所有媒體類都進不去,包括台灣的中國時報也進不去,然後,中國大陸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人多,他搞一家公司,叫China Internet Corp.跟全世界這些公司簽約,比如說跟中國時報,我跟你簽約,你中國時報電子報的東西,我有權力轉載,但是所謂的轉載是什麼?他養一群人,這一群人把每一條都看過,然後看哪幾條對他有損失,就濾掉,然後,他create一個叫mirror site,在中國大陸設了十四個mirror site,你們去看的時候好像是看到中國時報,其實不是,是被過濾過的中國時報,跟CNN也簽同樣的合約,只要對中國大陸有一點點不方便的東西,他全砍把他砍掉,這個對中國大陸有好處,這個China Internet Corp.同時找一百五十萬人來幹這些事情,中國大陸什麼沒有就是人多,你知道中華人民銀行有多少員工,你知道不知道?一千五百萬個員工啊,幾乎台灣所有人口都是他的員工,人對他來講,取之不盡的資源,很可怕的,所以,他在這邊其實他很可憐,想進來但是又怕,就像這個青春少年,又怕被傷害又想要被愛,這個很難取到平衡點,這是一個蠻大的爭議。 趕快,我想辦法把幾個Slide講過去。這個網路後來White paper出來以後,就開始全世界開會,各地的國際會議來討論,這方面的問題,這裡面其實有談到許多,Internet Government是應該從美國轉出來,DNS的部份應該在世界上找一個獨立公正性的人來組成,那也談到很多裡面有一個跟台灣比較有關係的,我們所有的國碼.tw,tw是從哪裡來的?tw是從ISO3166,ISO很討厭,ISO是聯合國組織,那,在這次會議裡面,我當不能講說我們台灣,因為在全世界國際裡面,跟人家講台灣,人家只會可憐你,但是沒有人會投你票,人家會覺得那是你們家的事,干我屁事,我為什麼要去幫你?我們的想法,當然有另一套想法,我們說,網路過去發展裡面,長期這樣下來,因此我們不但不同意網路的國碼必需要跟ISO3166掛勾,那很多人聽了就很高興,尤其誰你知道嗎?那一定要去找,合縱連橫找那些反對勢力,這些反對勢力是誰?這些開公司的人啊,為什麼?因為開公司的人,根本拿到那個國碼都是莫名其妙拿到的,那個國家也不知道,比方說太平洋某一個小島,這些人非常擔心跟ISO3166掛勾,因為一旦掛勾,這些公司必需要把國碼交回來給那個國家去運作。所以我們是站在這個place,超過60%反對掛勾,anyway,因為掛勾以後有一個危機,中國大陸可以要求把國碼tw拿掉,或是在tw後面加一個.cn,這是很悲的一件事。 Anyway,在這裡面大概反應,反應大是這樣子,ok,在想到另外一部份的時候,先回答剛剛連教授提到的一個問題,Johnxxxx我說他死得很好,因為他九月三十號,就是十月一號由新的組織在運作,坦白說,這一個組織,舊的組織在晚期都已經爛成這個樣子了,我說啊,Johnxxxx再有過去的創造能力,再有偉大的思考,也沒辦法解決那個問題,死了反而讓人家覺得說,他是一個偉大的創造者,因為再往下走,只會讓人家減低對他的崇拜,那高速電腦cray在1996年十月死掉的時候,因為高速電腦的發展,到現在為止,已經不可能像cray用engineer的方式來解決超級電腦架構的製造,所以他死的時候,很多人只會懷唸他以前的創造,沒有人會去想到以後他會怎麼樣,因為他沒有以後了,所以沒有什麼東西可以complain,只有什麼東西是尊敬他,去羨慕他,一個傳奇性人物有時候他的存在,跟他的過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概念。Johnxxxx在十月多過世的時候,somehow,他不必去解決這個爛攤子,他要是不死這個爛攤子還是他的,那我在日內瓦看到他的時候,我就跟他講怎麼辦啊,他說,gosh,who knows?這個誰知道怎麼搞,你說怎麼辦呢?對不對?然後,你做什麼事情都有人罵啊,對不對?啊以前不是啊,就好像教授做一個計劃,我很單純就把它做完了,很多人一來反而東西做不出來,很難做啊,你不知道怎麼做下去。 接下來,我簡單談幾個概念,網路裡頭我剛剛講的,其實剛剛告訴各位這是一個,網路已經不是單純一個vistual environment,網路其實牽扯到所有的競爭理由,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看,而且這個競爭比人類過去有史以來的文明裡頭,更xxxx的現象,而且這個競爭是全面的,這個競爭是全球性的,我們常常講說,地球村,在網路裡面才真實的把地球村美麗與醜陋的一面表現出來,我們在很多電視,或是這個呼喊地球村,講得都是美麗的那一面,你都沒看到這個地球村把不同種族、文化擺在一起的時候,其實也很醜陋的,這個其實你都看得一清二楚,那我為什麼講這個東西,我講一個比如說Oracle的董事長,曾經講過,他在哈佛大學演講的時候,他講,網路其實最大影響是,讓人類義無反顧,沒有choice,全部往有效率,沒有效率、沒有競爭,一定會被淘汰。 在網路的世界裡頭,在這樣的過程裡頭,他講,在美國他們擔心一件事情,高等教育,全美國百分之五的數學研究生,都不是美國人,我相信各位大概知道,美國將近百分之八十的engineer degree,工程博士,都不是美國出生的,這麼高的比例,那,somehow,他擔心的是什麼?他擔心的就是說,這樣子的人材,人材其實非常重要,美國在這樣的競爭的過程裡面,我們的人材缺乏,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競爭能力,那同時,他在這邊,哈佛大學校長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他說Internet實際上對網路看到的一個什麼東西,很特別的,這個我在一年前、兩年前也曾經講過,網路教育絕對不是今天我們講的遠距教學,什麼中小學,那個狗屎啦…網路交易裡面最重要的,網路教育哲學的重新革命,網路教育的哲學革命是什麼?他告訴你,告訴你什麼?終生學習是可能的,你知道嗎?我們過去覺得終生學習是很難的,為什麼?比如說我今天六十歲、八十歲,我現在四十歲我在上班,我要來上課,你想想看,我要晚上,或者,我要安排一個時間,你一定有老師、地點、時間這個constrain我們講這個條件一定要滿足,你才能夠受教,在網路裡頭,這些知識在網路裡面他散播的時候,你可以在無時無地,沒有空間的局限底下,沒有年齡的局限底下,你可以讓八十歲、六歲的小孩子在網路裡面共同的學習同樣的東西。 第一個,終生學習變成可能,第二個,網路的學習讓人類的學習從過去某種強迫性,就是說,比方說我們今天的教育,為什麼你們要唸大學,真的是百分之百你心裡面念大學,還是社會環境爸爸媽媽強迫你,覺得你不唸大學你無可救藥?或者你覺得不唸大學在路上走,不酷?但是網路創造一個可能性,讓真正想要學習知識的人,可以很輕便的取得,也就是說學習的動機是來自那個人的本身,而不是來自於社會環境的逼迫,所以網路的教育要根深蒂固的打進去的時候,網路的這個整個教育的方法,必需要重新設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至少中華民國政府有一個人聽懂了,劉兆玄聽懂了,我就跟他講說,在這裡面有一個很危機的地方,尤其在網路到中小學,你各位想想看,網路到中小學裡面,誰會是強勢,誰會是弱勢?老師會變成弱勢,為什麼?中小學那些老師啊,第一個,他以前只唸到師範,然後在小學,常常那個中小學老師一待就三十年,待過二十年,很難學新花招啦,到最後學生上網路的能力,找尋資料的能力,絕對遠超過這個老師,在這個時候,會發生兩件事情,第一個,學生看不起老師,第二個老師會自卑感,因為上網路還要學生教,他才會上,你會發現這個很嚴重的現象,所以在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必需要在網路教育…。 我們的教育必需要讓我們過去的傳統認為,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傳道,變成不是那麼重要,我們過去在教育從小學一直上來,我們把傳道變成一個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說你所有學生的知識,Information的來源,來自於單方面的老師,但是自從網路發現以後,你會發現你的知道來源有可能來自很多地方,但是不要太過於驕傲,我一直在講,人類不要傲慢,千萬不要傲慢,你雖然在網路裡面取得很多Information,愛爾蘭有一個詩人叫xxxx,寫過一首詩,很有名的,他說Information is not knowledge. Knowledge is not wasten.他說你雖然拿到很多資訊,並不代表知識,你手上很多data,這些data對你來講只是數字,你以為你玩得很酷,但是你不知道這個數據背後的涵意是什麼,你除非有能力把這個數字、資訊轉化變成你自己的知識,這個知識才對你的人成長跟社會的成長才產生意義,當你有知識以後還有個很重要,知識並不見得永遠是對的,就像科技一樣,網路也是,曾經是烏托邦,目前看起來是在decade,高速電腦曾經是用來做武器的,曾經是用來解密碼的,做原子彈的,作飛彈的,現在拿來做貢獻人類的一些東西。 知識的東西可以做好事可以做壞事,knowledge是一個非常中性價值,所以,在這裡面我們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些老師你不一定要Information比學生多,但是老師以後扮演的角色有兩個重要的,要幫助學生把他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這個information,設法幫助他,轉化變成知識,再把知識轉化變成有用的智慧,來決定未來,所以這個其實在哈佛好多教育界一直在強調的一個問題,所以我才講說網路到中小學,我們沒有抓到重要的根本問題,你只把電腦裝進去,把網路拉進去,你以為就解決了,其實你create了一大堆學生,從此再也看不起老師。這些老師好爛喔,我上網路比他還快,我還可以play sound我還可以play video他還不會,對不對?但是,你以為這樣子,你有知識你有智慧?其實NO,離得很遠。 Ok,最後兩個slide各位稍微認耐一下,我趕快把他跳過去,ok。在這邊有一個slide也跟各位稍微說明一下,很有意思的喔,IBM的trademan講了一句話,他這個是很產業的角度來看,他說你不要以為在網路開設網站要賣東西好像easy always,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他說啊,$#@%$^&^(一堆英文),你有沒有想到當你開設一個網站,來拜訪你的,可能來自世界不知道哪個角落來的,那當你要做生意,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好,你今天在台灣設一個賣馬克杯的好了,忽然有一個從太平洋大溪地跟你order一個馬克杯,請問你準備好了沒有?你要不要賣他?第一個,他說我只有大溪地錢幣,能不能買?還是一定要轉成台幣才能買?第二個,你怎麼ship過去啊?你要不要接受這個訂單,或者你接受這個訂單以後,搞不好寄過去,東西到了不過錢沒來,你準備好了沒有?所以,這裡所涵蓋的意義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他告訴你,網路開店你所面臨的是國際化的問題,國際的訂單,不單純只是我今天在門口賣麵線,或是切仔麵,不是那麼單純的,不是你我可以做得到的,當這個發生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在網路裡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ok,我把這個都跳過去。 我想,今天我不要講高速計算的東西,因為我覺得可能沒有辦法cover,我把最後這幾個跟各位說明一下。我一直在跟他們argue一個地方,科技的演進,其實,我剛剛解釋過了,知識是中性的東西,要用智慧來決定他做好事還是做壞事,在網路的爭端裡面,比方說,Domain Name、Copyright …反壟斷,比方說Microsoft的案子,那我再講,法律跟科技引發新的現象的關係,這個關係其實產生在哪裡?不同的價值觀嘛,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觀,不同的創造的沿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不同的認知,還有一個弔詭的現象出現。那,我一直argue的地方,跟政府公平會、法務部、檢查官argue的地方不同,法律是不是人類解決爭端唯一的辦法?我認為不是,各位想想看,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多多少少會跟某些人吵架,包括我自己有時候在家裡跟太太吵架,請問我跟她在吵架是不是一定要到法院才能夠解決問題?你跟你的朋友,你跟你的男朋友,你跟你的女朋友吵架,請問是不是一定都要上法院?好像也沒有。所以第一個,在人類的社會環境裡頭,解決問題,法律不是唯一的,法律只是其中的一種辦法,而且是最不得已的辦法。 在這樣子的情況底下,我當然覺得網路社會裡頭,政府的公權力建立應該減到最低點,第二個,我那時候challenge就是NII的人跟法律界的人跟法務部、公平會的人,我說我們是不是失去建立共識跟共治的能力,那somehow坦白說,台灣社會現在是什麼樣?光是一個我們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我們之間的共識就建立不起來,台灣其實這個共識跟xxxx的基礎,我覺得有在改進,但是還沒有完成,我沒還沒有抓到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不同的共識形成的一個方法,另外一個我說,我們對法律了解了多少?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明明知道路邊攤是違法的,請問,有沒有辦法解決?我們都知道家裡後面多蓋一個違章建築,那個都是違法的,但是,請問法律有沒有辦法管?我們認為法律能夠做到哪裡?你認為法律能做到哪裡?假設我們在社區的共識,其實一個國家或是一個社會,要有法律,法律的基礎來自於哪裡?法律的基礎來自於這個社區裡面的共識和xxxx,也就是說有些東西我們認為不對的,我們大家都認為不對的,這個法律才執行得起來…。假設大多數人認為不對的,就算有法律也不見得執行得起來,士林夜市你就執行不了,為什麼?因為那個社區大家認為是對的,雖然法律上寫是不對的,但是大家認為是對的,所以,假設我們一定要把法律拿來當作一個武器,來解決所有的爭端,我說啊,這就是人類傲慢的xxxx,搞不清楚法律是怎麼來的。 另外一個我常常講的,我跟他們argue一個地方,法律的程序對消費者來講是一個無法超越的障礙,我舉一個例子,在政大的那個案子,那基本上你可以看到老師和學生,學生是弱勢,老師是強勢,因為第一個,他有錢,可以上法庭去控訴,學生有沒有辦法去找個律師來幫他辯護?不太容易。那不要講這個,講台灣的財團,明明知道他淘空,但我一個買一張股票的菜籃族啊,我怎麼去告?你很難告,因為很簡單啊,他家的律師是用大卡車可以扛進來的,你要找一個律師,那滿街找都沒人要幫你辯護,所以,法律其實somehow假設沒有堅強的社會共識跟互信的時候,他要去執行,會產生一種對individual來講,是一種處罰,而不是保障,你哪有保障,你找不到人幫你辯護嘛,對不對?所以,我說在這裡頭,我們擔心的是說,所謂智慧財產權裡面的合理使用,會變成對消費者或是學校圖書館來講會造成很大的差別,那,坦白說,台灣的消費者團體又不是很strong,那所謂合理使用,我們要研擬法律來保障,有時候是自己那邊想想而已,不太work,這個是另外一個意思,我就不提了。那另外一個部分就是xxxx的認知跟約束啊,我們是不是真正掌握到?這個原因就是我為什麼提這個問題?我們認為網路的發展,其實還在快速的變動過程,在一個,你知道嗎?法律的設定,假設你這一個快速變動的時候,法律的設定是很危險的,因為當他變動,你可以能以為這樣是對的,隨著時間的變動,他會變成錯的,你今天認為是錯的,因為科技的一個變動,會變成對的,這個時候你法律要不要再修改?你要不要修法?因此一般來講,在人類的歷史裡頭,這些社會環境在沒有成熟穩定之前,基本上法律不會出現,法律都是到最後才會出來,就好像我們唸科技的人,我們大概都知道,標準,什麼叫標準,標準一定要有一個xxxx Standard,xxxx Standard以前一定要很多workable machinism,可用的工具,這些可用的工具,可能互相不work,但是經過研討會,你發現他的好處你沒有,你就把他加進去,他發現他的壞處你有辦法解決,他就把你加進來,到最後大家慢慢邁向一個共同東西的時候,他產生一個新標準的標準,這個標準出來後,開始慢慢走向叫正式標準。 我們至少在科技界,我們認識這東西。那另外一個部份我也覺得,我在辯論的時候,很多人一直講說我法律無用論,我跟他講說我絕對不是這個意思,我不覺得是法律無用,但是法律的存在是人類最基本,最低秩序的維持,因為我們只有在不得已才會研擬法律,大概是這個概念,那,最後一個部份就是,我常常講說,傲慢跟無知常常指的是行政跟企業的強力介入,其實沒有必要,我不覺得有太大的必要,另外一個我常常開他們玩笑,我說,台灣的法律跟教育跟其它國家的教育,我們真的相信我們台灣法律的執行力嗎?這是一個joke,你根本做不到嘛。
相關資料ARPANET 1960年代,美國國防部(DOD)及各處的軍事基地已充斥著各種廠牌的電腦及通訊設備,為令資料能在不同規格的機器間互通,在1968年,美國國防部接受若干公司與大學的建議,成立尖端研究企劃署(ARPA),初期,APRA嘗試架設一個實驗性的封包交換網路-ARPANET,並以它連結一些受政府補助的研究單位,最初,網路的傳輸率僅56KBPS,僅連接四個節點,所使用的通訊程式名為網路控制程式(NCP),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ARPANET主要在研發一不受戰事(包括核戰)破壞、堅固、可信賴、與廠商無關、且獨立於電話線路之外的分散式全國性數位通訊網路,未料此網路漸行漸遠,許多當代的通訊技術的基礎即是在那段時期建立的。 1969年,ARPANET開始運作,雖然它是個實驗性網路、但卻很成功,不同地點的人員可用它互傳電子信件與檔案,也可透過它使用其它地點的電腦,它的成功吸引許多機構先後連上該網路,用它進行日常的資料交換,最初網路上僅4個節點,十年之後,與之連接的主機已超過100部。 1970年初期,ARPA進一步研究將傳輸介質延伸至移動式無線電、甚至衛星連線等技術,由於ARPANET最初的通訊協定彈性不大,造成網路的擴充困難,因此,在1970年中期,研究人員開始研發一種新的通訊技術,他們試圖透過新規格將不同的通訊設備併入同一個網路內,該規格即是後來的TCP/IP原型。 1975年,ARPANET由實驗性網路改制為操作性網路,整個網路則轉由國防部通訊署(DCA)管理,而ARPA則改名為DARPA,1979年,DARPA成立一個正式的委員會ICCB,即目前IAB的前身,ICCB主要在協調並指導新網際協定的開發,那時,TCP/IP已有基本的雛型,而原本的ARPANET亦逐漸將舊有的NCP改換為TCP/IP。 1980年,TCP/IP正式問世,DARPA為推廣TCP/IP,便以極低的價格提供各界試用,那時,許多大學亦存在不同廠牌電腦設備間難以互通的問題,且也找不到合適的通訊協定,TCP/IP的出現適時提供他們最佳解答,同時期也正是BSDUnix的流行期,為將TCP/IP推廣至Unix系統,DARPA提供資金贊助BBN公司將TCP/IP植入Unix環境,並和柏克萊(Berkeley)大學合作將之整合於BSDUnix環境內,TCP/IP就在此時與Unix相結合。 隨著TCP/IP普及於各大學,ARPANET的規模亦快速擴張,但由於ARPANET最初主要的用途是在軍事上,為顧及國防安全,在1983年,原先的ARPANET分裂成兩個網路,其一是MILNET,此為DDN的非機密部份,僅供美國國防部使用,另一個是新的、且較小的ARPANET,僅供有和政府簽約合作的研究單位使用,就在同一時期,Internet這名詞也開始被廣泛引用,當時它代表由MILNET與ARPANET所構成的整個網路。 由於ARPANET隸屬國防部,所以,未和政府簽約的機構即無法使用它,為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即輔助電腦技術、工程界的教學研究機構建立採TCP/IP規格的網路-CSNET。 NSF 1984年,NSF開始規劃超級電腦中心與高速網路,在1987年獲得聯邦政府撥款補助,並在全美各地架設七個超級電腦中心,1980年代末期,美國國防部開始刪減ARPANET的預算,當時,NSF已開始建立一採用TCP/IP協定的網路─NSFNET,並使用較ARPANET快三倍的T1(1.544MBPS)傳輸線路,NSFNET屬於一般性的研究網路,該網除了提供學術界免費的服務外,也服務業界,並酌收些許使用費,由於NSFNET的廣泛使用,它逐漸成為許多網路的主幹(backbone),之後又由美國國家研究教育網路(NREN)取以代之成為骨幹。 1980年代末期,隨著Internet的普及,網路商業化應用一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TCP/IP的觸角也伸入了辦公室,Internet不再是學術界教授或學生的特權,所以,網路由軍方發展起,並歷經了電腦工程界、教育界,乃至商業界。 DNS The Domain Name System and its daemon named , contain the database mapping hostname to IP address, and hostname to mailhost. The IP address is specified in an "A" record. The "MX" record specifies the mailhost that will receive mail for you. If you do not have a "MX" record mail for your hostname, the mail will be delivered to your host directly. Unless you are running your own DNS server,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change any information in the DNS yourself. If you are using an Internet Provider, speak to them. NCSA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 (NCSA)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is the leading-edge site for the National Computational Science Alliance (Alliance). In this capacity, NCSA anchors all Alliance teams and overse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all Alliance programs. NCSA leads the Alliance in its mission to maintain American preemine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RN 全球資訊網(WWW)誕生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WWW的原始草案於1989年3月由CERN的TimBerners-Lee先生提出,其原型於1989至1991年間逐漸凝結,於1993年開始普及,並在後續的數年高速發展以臻今日的局面。 CERN濱臨歐洲的政經及學術樞紐,在1984年8月,CERN即開始引入TCP/IP作為CERN內部異質網路平台間的連線協定,在1989年初,CERN正式成為國際Internet的一員,當時,整個Internet處於重要的成型階段,歐洲的許多網路已逐漸改採TCP/IP互連,而介於美國及歐洲之間的一條最主要的Internet連線的一端即位在CERN。 在1990年,CERN已是歐洲最大的Internet重鎮,而今日,CERN的網路主導人員也仍是Internet官方組織(如IAB)的重要成員,可以說,CERN是歐洲TCP/IP網路的發展及推廣的主要功臣。 有著這樣的背景,WWW在CERN誕生就較容易理解了,於1989年間,CERN在TCP/IP的分散式計算方面已有相當的經驗,而WWW之父TimBerners-Lee當初在CERN致力的,也正是遠端程序呼叫(RPC),Tim在TCP/IP方面已掌握了許多工具及經驗,因此WWW的原始構想由Tim率先提出。 Internet http://www.fnc.gov/Internet_res.html "Internet" refers to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
TCP/IP http://tdi.uregina.ca/~ursc/internet/protocol.html The Internet is closely tied with 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system called TCP/IP, which stand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is used for transferring data on the Internet itself, as well as on many local area networks. You don't have to know anything about TCP/IP to use the Internet, but knowing some basics will help you solve common problems-especially when e-mail isn't sent properly. Also, TCP/IP is intimately involved with two commonly used utilities on the Internet: FTP and Telnet. TCP/IP is a complex subject, with many large lenghthy reference books devoted to the subject. We will be looking at the concepts instead of the details. TCP/IP is the name of a networking protocol.(a set of rules that all companies and software products must adhere to in order to make their products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TCP/IP is an open protocol, meaning that all the specifies of the protoco l are published and can be implemented by anyone. TCP/IP is not a single product, as many people think. Instead, TCP/IP refers to a whole family of related protocols, all designed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across a network and provide status information about the network itself. We'll cover three majo r protocols that make up the TCP/IP suite: IP, the Internet Protocol; TCP,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nd UDP, th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IP Address IPAddress是一個由四個數字所組成的一個位址,主要用於TCP/IP的環境中,IPAddress的格式如下所示 192.34.12.10 每個數字可由0-255,每個數字中以"."分開,當然使用IPAddress有其限制,在此不詳談,TCP/IP網路上的所有設備只要有需求相連便需要設定一個IPAddress,而且所有的IPAddress皆不可重複,只要重複資料傳遞便會出現問題,就如同每人家中的電話號碼皆不同,所以只要電話碼撥對便可找到您要找的人,但是若是兩個的電話號碼相同那問題便來了,這點相信每個人皆可理解,IPAddress便如同電話號碼一樣,所有的設備皆需要不同的IPAddress,所以若要上Internet便需要一個唯一的IPAddress,因為要管制Internet每個人有其唯一的IPAddress,上Interrnet的IPAddress是需要申請的,申請的IPAddress才能在Internet上使用,和全球的使用者來溝通,申請過的IPAddress我們稱之為合法的IPAddress。 但是若公司內不上Internet,那IPAddress便可以任意指定,因為不會和別人一樣,就如同公司的電話號碼是一個獨立系統,可任意指定所使用的電話號碼,但是公司內部的電話號碼也不可重複,所以公司內部使用的IPAddress可以任意指定,但是公司內部的IPAddress仍要保持不重複的原則。 由以上所提可以綜合說在同一系統中的IPAddress不可重複,必須尊守IPAddress唯一的原則。 Internet的IPAddress是需要申請的,必須是合法的IPAddress才可連上Internet,IPAddress的管理是由美國InternetAssignedNumbersAuthority(IANA)這個組織來管理,但是若是在台灣要申請Internet的IPAddress皆要到IANA申請那就太累,所以在各地區皆有當地的IPAddress管理中心,我們稱之為NIC,各地NIC皆有權來指定合法的IPAddress給當地的使用者,當然這些的IPAddress也需要IANA來給予。 由於Internet的盛行,目前Internet的用戶達三千多萬用戶,而且繼續以倍數的速度成長,IPAddress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由於用戶的成長快速,所以目前已出現IPAddress不夠用的情況,當然相關單位已在研擬六個數字的IPAddress,但是在此時期只好儘量節省IPAddress的使用。 http://www.twdc.org.tw/computer/aunet/www.tw.aunet.net/cl/ipaddr/ipaddr.htm IAHC The IAHC is a coalition of participants from the broad Internet community, working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for enhancements to the Internet's global Domain Name System (DNS). WIPO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is an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with headquarters in Geneva, Switzerland. It is one of the 16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of organizations.WIP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roughout the world through cooperation among States, and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various multilateral treaties dealing with the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rises two main branches:industrial property, chiefly in inventions, trademarks, industrial designs, and appellations of origin; and copyright, chiefly in literary, musical, artistic, photographic and audiovisual works.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activities and the resources of WIPO is devoted to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number of States members of WIPO was over 170 in August, 1998 (see the ratification situtation of the WIPO Convention for the exact figure.) In addition, six States were party to treaties administered by WIPO but had not yet become members of WIPO.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IAB) http://www.isi.edu/iab/overview.html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IAB) is a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Its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IESG Selection: The IAB appoints a new IETF chair and all other IESG candidates, from a list provided by the IETF nominating committee. Architectural Oversight: The IAB provides oversight of the architecture for the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used by the Internet. Standards Process Oversight and Appeal: The IAB provides oversight of the process used to create Internet Standards. The IAB serves as an appeal board for complaints of improper execution of the standards process. RFC Series and IANA: The IAB is responsible for editor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ation of the Request for Comments (RFC) document series, and for administration of the various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External Liaison: The IAB acts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in liaison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organizations concerned with standards and other techn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ssues relevant to the world-wide Internet. Advice to ISOC: The IAB acts as a source of advice and guidance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 and Officers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concerning technical, architectural, procedural, and (where appropriate) policy matters pertaining to the Internet and its enabling technologies. Internet Society (ISOC) The Internet Society is a professional membership society with more than 100 organizational and 6,000 individual members in over 100 countries. It provides leadership in addressing issues that confront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and is the organization home for the groups responsible for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and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IAB). The Society's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members are bound by a common stake in maintaining the viability and global scaling of the Internet. They comprise the companie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foundations that have created the Internet and its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innovative new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s contributing to maintain that dynamic. Visit their home pages to see how Internet innovators are creatively using the network. The Society is governed by its Board of Trustees elected by its membership around the world. gTLD Depending on its location in the name hierarchy, a domain may be called top-level, second-level, or third-level. More subdivision occur, but are rare. These are a couple of top-level domains you may see frequently: levels of
Technically, the first four of these belong to the US part of the Internet, but you may also see non-US sites in these domain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the net domain. However, mil and gov are used exclusively in the US. Outside the US, each country generally uses a top-level domain of its own named after the two-letter country code defined in ISO-3166. Finland, for instance, uses the fi domain, fr is used by France, de by Germany, or au by Australia etc. Below this top-level domain, each country's NIC is free to organize host names in whatever way they want. Australia, for example, has second-level domain similar to the international top-level domains, named com.au, edu.au, and so on. Others, like Germany, don't use this extra level, but rather have slightly longish names that refer directly to the organizations running a particular domain. For example, it's not uncommon to see host names like ftp.informatik.uni-erlangen.de. Chalk that up to German efficiency. Of course, these national domains do not imply that a host below that domain is actually located in that country; it only signals that the host has been registered with that country's NIC. A Swedish manufacturer might have a branch in Australia, and still have all its hosts registered with the se top-level domain.The new top level domain names are:
相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