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認知發育的里程碑

3~6個月
  • 用簡單的疊字跟您對話,如:咕咕
  • 會在肚子餓時發出聲音,表達自己的需求
  • 會想對外界的聲音做回應
  • 可以長時間握住東西
  • 6~9個月
  • 會發出”媽媽”或”爸爸”的聲音
  • 已經開始會認人,並認得自己的名字
  • 此時為爬行期,會搭配一些手勢,如:揮手等
  • 9~12個月
  • 可以理解大人簡單的指令,如:拿給我
  • 此時可以獨立站立
  • 手可以抓住細小的物品
  •  

    嬰兒期智力發育標準

    是否愛笑 一般來講,出生4∼6個星期的嬰兒開始會微笑。 專家發現,愛笑的孩子要比不愛笑的孩子智力發育更好一些。如果嬰兒出生8∼10個星期後,仍不會笑,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問題。
    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 4∼6周能在水準方向用目光追隨活動的物體轉動90度,
  • 12周時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會轉頭朝向母親。
  • 12∼16周時,看見成人拿奶瓶準備給他餵奶時,會張開嘴等。
  • 如果到了6個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發育不正常。
  • 睡眠是否太多 新生兒每天絕大部分都在睡覺,隨著他的長大,睡眠時間越來越少。 如果嬰兒睡眠時間過長,連餵奶都有困難,則可能是智力方面有問題。
    動作發育是否正常
  • 剛出生的嬰兒會握住放到他們手裡的一切東西,這是一種本能。
  • 出生3個月,嬰兒才能有意識地握物。這時他們往往躺在床上,玩自己的手。
  • 但在出生6個月以後,他們大多停止對自己肢體的玩弄。
  • 6∼7個月的嬰兒能拿取離自己較遠的物體,並將物體在自己的兩手間傳遞;
  • 9個月的嬰兒能隨意扔下物體,並常常以此為樂。
  • 智力發育異常的兒童在6個月以後直到1周歲仍會出現玩弄自己手的現象。
  • 社會性發展
  • 3個月以後,嬰兒開始認人;
  • 6個月以後,出現怯生現象。
  • 如果孩子滿8個月仍沒有怯生現象,則要考慮是智力方面有問題。
  •  

    判斷寶寶是否是高智商

    出生的體重適中 寶寶體重在2500-4000克之間,平均3200克是最合適。 如果低於2500克,身體功能比較較低,要花費較大精力先長身體,智力發育可能較晚; 而高於4000克,長大後肥胖的幾率較高,過於充足的營養也會影響智力的發展。
    很早就會吃手 雖然對於寶寶吃手,媽咪感到十分困擾, 但其實在嬰兒時期,寶寶是透過吃手來探索世界, 此時表現出他對外在環境充滿好奇心,因此是高智商的象徵, 但還是須注意寶寶手部清潔唷!
    眼睛靈活度高 研究顯示,視覺運動可以反映智商水準,因此智商高的寶寶,通常眼部活動較靈活。
    粗動作與精細動作發展較快 寶寶的發育快與慢,反映在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