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孕期(7個月∼出生): 器官重要建構期

蛋白質

7個月後,寶寶在建構自己的體質,許耀仁醫師表示:「蛋白質要充足。」

蛋白質最好一半是動物性、一半是植物性,動物性,像瘦肉、魚、牛奶、蛋。

而植物性,像豆類,豆漿、豆腐、豆乾。

此外,這段期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鹽分等攝取要減少。

至於脂肪方面,像亞麻仁油、葵花油、葵花籽油、葡萄油等植物性脂肪酸,對母體與胎兒的健康較好。

而碳水化合物像蔬菜、水果、麵包等,在懷孕二、三期要適度,攝取過多容易變成脂肪屯積體內,造成產後瘦身困難。

另外,針對此時期的營養調整,許醫師提醒:「7個月後停止攝取魚油」

因為魚油所含的DHA在早期懷孕能預防早產,後期繼續攝取擔心可能會延長孕期。

因此,想幫助胎兒的腦部發展,可以補充含卵磷脂食物

包括蛋黃、豆類製品、全麥類、硬殼果類等食物。


鐵質

第三孕期會建議增加鐵質部分。國內曾做的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的鐵質攝取不足以彌補婦女懷孕、分娩失血及泌乳時的損失。

賴玉釧營養師指出,含鐵質食物的來源,像紅肉類、肝臟類、血類,像?血、鴨血,以及深色蔬菜等。

如果要讓鐵吸收更好,可以同時補充維生素C,例如水果,有助於鐵質吸收。

如果有貧血問題,可讓醫師診斷看是否需要額外補充鐵劑,切勿自行購買。


維生素B群

產前一個月可多補充維生素B群,尤其是維生素B1能減輕壓力。

孕婦生產前會覺得壓力大,維生素B群可以紓緩緊張,也可減少頭風情況。

像有些產婦生完後會有頭風症狀,需施打維他命B群以改善頭痛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