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文 99% 錄自中國大陸某一網站,原文網址及作者不可考, 文章裡面某些用詞,例句 與台灣習慣不同,但其對於論文寫作的詳細指引, 非常值得作為撰寫學術論文的參考。本實驗室的同學應仔細閱讀。

在整個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草擬初稿是一項最重要的工作, 也是最需要花費心思的工作。初稿雖然只是文章的一個坯子, 但卻是下步進行加工的基礎。不能因為它是初稿,寫作時就可以草率行事。

 

起草初稿應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筆

畢業論文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正式動筆之前,要對文章進行通盤思考, 檢查一下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緒。首先,要明確主題。主題是文章的統帥, 動筆之 前必須想得到十分清楚。清人劉熙載說:「凡作一篇文, 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所謂主腦者是也。」 (《藝概》)作者要想一 想,自己文章的主題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主題不明, 是絕對不能動手寫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訂]思想前進的脈絡、軌道, 是結構的內在依據。動筆 之前,對怎樣提出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解決問題, 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謂「格局」, 就是全文的間架、大綱、輪廓。在動 筆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 如全文分幾部分,各有哪些層次,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哪裡該詳,哪裡該略, 從頭至尾都應有個大致的設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準 備好,將各種事實、數據、 引文等找來放在手頭,以免到用時再去尋找,打斷思路。第五,安排好寫作時間、 地點。寫作要有相對集中的時間,比較安靜的環境, 才 能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完成畢業論文寫作任務。

古人說:「袖手於前,方能疾書於後。」魯迅也曾說,靜觀默察,爛熟於心; 凝神結想,一揮而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寫起來就會很快。 有的人不重視寫作前的準 備,對所寫的對象只有一點粗淺的認識就急於動筆, 在寫作過程中「邊施工邊設計」,弄得次序顛倒,手忙腳亂,或做或掇,時斷時續, 結果反而進展緩慢。所以, 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筆。

 
二、一氣呵成,不重「小節」

在動筆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下筆之後,則要堅持不懈地一口氣寫下去, 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拿出初稿。這是許多文章家的寫作訣竅。 有的人寫文章喜歡咬文嚼 字,邊寫邊琢磨詞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來查半天字典。 這樣寫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斷。其實,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只要無關大 局。暫時不必去改動它,等到全部初稿寫成後,再來加工不遲。 魯迅就是這樣做的,他在《致葉紫》的信中說:

先前那樣十步九回頭的作文法,是很不對的,這就是在不斷的不相信自己——結果一定做不成。 以後應該立定格局之後,一直寫下去,不管修辭,也不要回頭看。等 到成後, 擱它幾天,然後再來復看,刪去若干,改換幾字。在創作的途中,一面煉字, 真要把感興打斷的。我翻譯時,倘想不到適當的字,就把這些字空起來, 仍舊 譯下去,這字待稍暇時再想。

否則,能因為一個字,停到大半天。這是魯迅的經驗之談,對我們寫畢業論文也極有啟發。

 
三、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

北宋大文學家蘇拭在談到他的散文寫作時說:「吾文如萬斜泉湧,不擇地而出。 在乎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干裡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地賦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 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文說》)蘇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雲流水,有神出鬼沒之妙,旁人不可企及。 但他總結的 「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則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行於所當行」,要求作者在寫作時,該說的一定要說清楚,不惜筆墨。 如一篇文章的有關背景,一段事情的來龍去脈,一種事物的性質特徵等, 如果是讀者所不熟悉的,就應該在文章中講清楚,交代明白,不能任意苟簡, 而使文意受到損害,以致出現不周密、不翔實的缺陷。

「止於所不能不止」,就是說,不該寫的,一字也不可多寫,要「惜墨如金」。 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揮灑,不加節制,也不肯割愛,勢必造成枝蔓橫生, 冗長拖杏,甚至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毛病。

 
四、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魯迅在《答北斗雜誌社問》一文中,提出了八條寫文章的規則,其中第二條是: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這是很有道理的。「寫不出」,有種種原因: 或者對所談 的問題認識不充分,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透過現象深入其本質; 或則對所論的問題分析不透徹,沒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剖析, 只見一點,不及其餘;或者 所掌握的材料還不夠充分,或則對文章的主題、結構、 語言表達還沒有想好,等等,都可使文章寫不下去。

「寫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並不一定是壞事。 它說明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寫作時機還不成熟。這時候,應該明智地停下來, 細心地分析寫不 出的原因,回顧寫作的各個環節,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如果是材料問題,就要進一步蒐集材料;如果是認識問題,就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 觀點和方法,對寫作 對象進行再認識。

「不硬寫」,不等於不能再寫。只要查明原因,對症下藥,克服了寫作中的障礙, 就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寫好序論本論和結論

 

三段論

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論文寫作逐漸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格式, 並逐漸成為相對定型化的文章結構程序,通常稱之為論文結構的「基本型」。 這種基本型的文章結 構,包括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 有似乎形式邏輯的三段論推理的結構,故被人們稱為「三段論式」。 畢業論文的起草,其主要任務就是要寫好序論、本論 和結論。

 
一、寫好序論

序論也叫前言、引言、導論或緒論,它是論文的開頭部分。畢業論文的序論的內容, 一般包括選題的背景、緣由、意義和目的,或研究的目的、範圍、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 也可以對本文的基本觀點、本論部分的基本內容作一個扼要的介紹。序論的寫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交代式。
開頭交代論文寫作背景、緣由和目的意義。例如,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殘疾人就業保障》一文的序論: 《中國殘疾人法》的頒布實施,使殘疾人 的就業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保證。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 殘疾人的勞動就業保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影響社會穩定。 在 市場經濟條件下重視並妥善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對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就這方面的問 題,談點粗淺的看法。(引自學員畢業論文,下同)?。

 
(二)提問式。
一開頭就提出問題,或在簡要交代寫作背景之後隨即提出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國有企業人才外流的原因及對策》一文的序論:

當今世界,商品競爭,科技競爭,國力競爭,正在突破地域、意識形態的界限而日趨激烈。 而在這股競爭大潮中,人才的競爭則是關鍵。 當人們為改革開放中人才大 流動的出現而歡呼時,國有企業卻頻頻告急。 人才大多是從國有企業流向非國有企業,使國有企業的不少廠長(經理)深感 「留人乏術」。為什麼在人才競爭中,國 有企業會處於被動地位?怎樣才能 吸引人才?本文就此作一探討。

 
(三)出示觀點式。
序論開宗明義,將本文的基本觀點或主要內容揭示出來。 例如,《略論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的序論:

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可靠保證。 堅持黨對社會主義的領導,是歷史作出的結論。為了堅持黨的領導, 黨又必須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改善黨的領導。

 
(四)提示範圍式。
序論部分提示本文的論述範圍。例如, 《把農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戰鬥堡壘》一文的序論:

在我國十一億多人口中,有九億是農民。沒有九億農民的小康,就談不上全國的小康。 而要讓九億農民都能在本世紀末奔上小康路,農村黨支部建設是關鍵。 本文試就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問題,談一些看法。

 
(五)闡釋概念式。
序論先釋題,闡釋題目中和文中出現的基本概念。例如, 《國有商業企業潛虧現象初探》的序論:

潛虧是企業虧損在報告期已形成,而未在報表上反映的潛伏虧損額。 它一般以物虧、價虧、呆帳和壞帳等形式潛伏於企業內部,隨時都可轉化為明虧。 潛虧造成企業 虛盈,財政虛收,資產不定,信息失真,掩蓋了經營狀況的真相, 助長了經營的短期行為,危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潛虧侵蝕了國有資產的完整, 將不該分配的收益 予以分配,形成國民收入超分配,既危害企業,又貽害國家, 必須加以解決。

以上列舉的是畢業論文幾種常見的序論寫法,實際上遠不止這些。 序論的不同寫法使畢業論文呈現出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風貌, 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覺。但無論採用哪種寫法, 每篇畢業論文的序論,都應當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序論要開門見山,迅速入題。
議論性文章通常要求開門見山, 一開頭就能讓讀者接觸到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而不能「下筆干言,離題萬里」,帶著讀者在文章中心以外盡繞圈子, 使讀者如墮入五里霧中。

 
第二,序論要引人入勝,能抓住讀者。
開頭要讓讀者對文章產生良好的初始印象, 發生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序論要有實質性內容和易於吸引讀者的詞句。

 
第三,序論要簡潔、有力。
開頭的文字不宜過長,以免顯得頭重腳輕,結構不勻稱。 一個繁雜冗長的開頭,會使讀者產生惡劣印象而不忍卒讀。古人說, 「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開頭要像放鞭炮,驟然而響,使人為之一震。 畢業論文開頭的文字尤其要簡潔、有力。

文章如何開頭,是作者常常要煞費苦心的事情。寫好序論, 對畢業論文初稿的完整是關鍵性的一步,切不可草率從事。

 
二、寫好本論

本論是論文的主體部分,是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的主要部分, 也是最能顯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的重要部分。 一篇論文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本論部分寫得怎樣。

本論部分的要求,一是論證充分,說服力強;二是結構嚴謹, 條理清楚;三是觀點和材料相統一。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一)論證充分,說服力強

本論部分最主要的任務是組織論證,以理服人。作者要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可信的。為此,必須圍繞論點,運用論據,展開充分的論證。 論證就是要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或證明敵對論點錯誤性的過程和方法。 從論題的性質來看,論證又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

 
1.立論

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證明它的正確性,從而把論點確立起來的過程就叫立論, 也叫做證明;常用的證明方法有:

 
(1)例證法,
這是一種用事實作為論據,舉例說明的論證方法,就是常說的「擺事實」。

事實勝於雄辯,讓事實說話,這是最常用而有效的論證方法。例如:

××市熱電廠由於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紊亂,引起交接貨手續不清,貨款支出異常, 個別領導與供銷人員收受賄賂,致使廠方多付貨款11.2萬餘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引自學員畢業論文,下同)

運用例證法進行論證,事例要典型,數據要確鑿,敘述的語言要簡明扼要。

 
(2)引證法,
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言論,權威人士的觀點、理論, 或科學上的公理、定律,還有其他格言、諺語、名言、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的論證方法, 也稱「事理論證」。例如: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基本原理,曾經作過精闢的論述。 他說:「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又說:「任何民主,和一般的政治上層建築一樣, 歸 根到底是為生產服務的,並且歸根到底是由該社會中的生產關係決定的。」 列寧的這些基本觀點說明,政治來源於經濟,又反作用於經濟,既是指導作用, 又是服務 作用,是指導與服務的統一。

採用引證法,所引用的言論要忠實於作者原意,不能斷章取義;引語要準確無誤, 最好註明出處;引語要簡潔,避免大段引用、喧賓奪主;對引語要作一些闡發說明, 不要引完即簡單下結論。

 
(3)分析法,
就是把一個較為複雜龐大的事物或事理,分解切割成若幹部分, 然後一一加以考察的論證方法。通過對所論事物或事理的分析、透視, 發掘出其中蘊 含的道理和規律來,從而很好地證明論點。例如,題為 《要辦好學校必須實行校長負責制》的畢業論文,對學校原來的領導體制 「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 所存在的弊病作了這樣的分析:

(一)文字上含義不清,可以作出多種解釋。

(二)把「領導」與「負責」分工,不符合管理原理。

(三)黨政不分,以黨代政……

(四)在校長上面加了一個管理層次,形成了書記——校長——主任——教職工四個層次。 管理層次越多,工作效率越低。

通過這樣入情入理的層層分析,舊體制的弊端昭然若揭,也就從反面很好地證明了 「要辦好學校必須實行校長負責制」的中心論點。

 
(4)推理論證,推理就是從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過程。
議論文與邏輯推理是分不開的。從文章的整體來看,完整的論證過程也就是歸納、 演繹或類比推理的過程;從文章局部來看,在各個論證環節中, 也可採用這些推理形式。學員論文運用推理論證的例子隨處可見。

立論論證的方法除了以上幾種外,還有因果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這裡不一一介紹。

 
2.駁論

駁論是通過駁斥敵論點,證明它是錯誤的、荒謬的,從而證明自己觀點正確性的一種論證方法。 駁論可分為駁論點、駁論據和駁論證三種。常用的駁論方法有直接反駁、反證法、歸謬法等。

 
(1)直接反駁,
就是運用論據或推理,直接證明敵論點是錯誤的方法。

 
(2)反證法,
為了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可以先證明與其相矛盾的另一論點是正確的, 這就是所謂反證法。例如,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 為 了駁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錯誤論點,就提出「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這個正面論點,然後運用古往今來的事實,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從 而駁倒了反面論點。

 
(3)歸謬法,
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對的,然後以它為前提,推導出一個明顯荒謬的結論, 從而證明對方論點是錯誤的。例如:

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們所述的理論來分析,只會產生這樣一個現實: 即凡是走上資本主義私有化道路的國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得快。 但可惜的是,這種現實還不存在,這種材料在現實的世界上還沒有。

論證或反駁的方法有很多種,究竟使用哪一種或哪幾種,要根據論證的實際需要來確定。 一般來說,單純地只用一種論證方法是很少見的,在多數情況下, 需要將幾種論證或反駁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好的論證效果。

 
(二)結論嚴謹,條理清楚

本論的篇幅長,容量大,層次較多,頭緒紛繁,如果不按一定的次序來安排文章內容, 就會層次不清,結構混亂,大大降低表達的效果。根據層次之間的不同關係, 可以把本論部分的結構形式劃分為並列式、遞進式和混合式等三種類型。

 
1.並列式結構

又稱平列式結構或橫式結構。它的特點是,圍繞中心論點劃分為幾個分論點和層次, 各個分論點和層次平行排列,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論證中心論點, 使文章呈現出一種多管齊下、齊頭並進的格局。

 
2.遞進式結構

又稱推進式結樹或縱式結構。它對需要論證的問題,採取一層深於一層的形式安排結構, 使層次之間呈現一種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邏輯關係,從而使中心論點得到深刻透徹的論證。

 
3.混合式結構

也稱並列遞進式結構或縱橫交叉式結構。有些論文的層次關係特別複雜, 不能只用一種單一的結構形式,需要把並列式和遞進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混合的結構形 式。 採用混合式結構,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在並列的過程中,在每一個並列的面上, 又展開遞進(並列中的遞進);一是在遞進的過程中,在每一個遞進層次上, 又 展開並列(遞進中的並列)。這種方法比前兩種更複雜,也更難掌握一些。

為了避免由於內容過多而使條理不清,寫作本論時,常在各個層次之前加一些外在的標誌, 這些外在標誌的主要形式有小標題、序碼、小標題與序碼相結合及空行等幾種。

 
(三)觀點和材料相統一

本論部分的內容由觀點和材料構成,寫好本論的另一個要求是將觀點和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 以觀點統帥材料,以材料證明觀點。從總體上說,材料應按照各自所要 證明的觀點來安排, 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別劃歸到各個小觀點之下,隨著觀點間邏輯關係及排列順序的明確, 材料自然也各得其位了。但是,在同一內容層次之中的觀 點與材料應怎樣安排, 究競是先出觀點還是先列材料,在起草時不能不斟酌一番。為了避免雷同,應該有所變化。 一般是先擺觀點,後列材料;有時也可以先列材 料,再擺觀點;還可以邊擺觀點邊列材料, 夾敘夾議,由淺入深。總之,要把材料和觀點緊緊地糅台在一起,有機地統一起來, 為表現文章的中心服務。

 
三、寫好結論

結論是一篇論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討論為前提, 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論證所得出的最後結論。畢業論文的結論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提出論證結果。在這一部分中,作者應對全篇文章所論證的內容作一個歸納, 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總體性看法和意見。例如,《淺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鄉鎮領導方法》一文的結論:

總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 在這個新的體制轉換階段,鄉鎮領導幹部作為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帶頭人, 在思想認識、領導方法等方面都必須來一個很大的轉變,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新形勢, 進一步推動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指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論文結論部分,作者常常不僅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 而且還指出課題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為他人繼續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線索。 例如,《地方行政機關後勤工作改革之路》一文的結論部分:

總之,機關後勤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務是艱巨的,在當前, 我們仍處在上述較容易見到成效的某些方面進行探索的階段, 我們要力爭有一、二個突破口,在取得成果之後,不斷把後勤改革引向深入, 達到服務社會化的最終目的。

謝辭。在結論部分的最後,也可以寫上幾句話,向在本篇文章的撰寫過程中, 曾給予自己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謝辭要寫得感情誠懇,言語得體,不要過多的溢美之辭。例如: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承我的指導導師××先生的悉心指教, 並得到其他幾位老師的關心和幫助,在此一併謹致謝忱。

古人說:「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結論在一篇論文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 寫好結論,應該注意兩點;第一,要使結論部分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一般不 要提出新的觀點或材料;第二,結論的語言要簡潔有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還要避免兩種錯誤:一是草草收尾,不當止而止;二是畫蛇添足,當止而不止。  

引文、圖表、加註

引文、圖表、加註等是論文寫作中廣泛使用的寫作技術。

 
一、引文

寫作論文,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任何創造性的勞動都是要有一定基礎的。 論文寫作是在借鑑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的一種創新活動。 而引文就是借鑑前人研究成果 的一種方法。用引文來代替、說明、輔助思想的表達, 在畢業論文中是常見的。有的引文可以作為文章的觀點,有的可以用作分析闡述, 多數情況是用來充當論據 的。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其目的是為了充實文章內容, 增添理論色彩,增強論辯的力量。

關鍵詞的引用,多是為了加強表達效果。這種引文, 使語言濃縮、凝重,原意與已意合而為一,借他人之言為我所用, 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用的關鍵詞要用引號,以示他人之盲與已言的區別; 引號後不能加任何標點,使他官與己言在形式上合而為一。例如:

……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人治」和「機制」相結合。沒有市場機制, 人的潛能難以發揮;有了市場機制,沒有人的素質提高,再好的體制和機制也難以運作和發揮作用。……

這段文字引用了「人治」、「機制」兩個關鍵詞,闡述了「以人為本」 的觀點,並賦予「以人為本」以新的內涵,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原文的引用主要是為了充實文章的內容, 用具有權威性的思想來代替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或是作為論證的論據, 以起到強化主題思想的作用。文中凡有引文的內容,引文部分必須前後加上引號。

有兩種具體引法:

a.引文部分在行文中本身可構成完整意思的, 要在引文後的引號內點上原文的語怠終止符號(如、!?等)。如:

鄧小平南巡談話對社會主義本質作了新的概括,即「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這五句話有著極其豐富的科學內涵,……。

b.引文本身不能構成行文中的完整意思,須與自己的闡述結合在一起, 才達意周詳的,則引文時只加引號,無論原文原有的標點是什麼, 引號內都不要添加標點,要在引號之外點上行文所需用的表點。如:

五句話揭示了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核心是發展;二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核心是公平;三是「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這種形式一般只有在那些具有強調、突出作用和為人不夠詳知、 較新鮮的內容的場合才採用,其目的在於引起讀者的警覺和注意。提行引的引文, 抄寫時在稿紙上要前後各空兩格。前後不必加引號。

          ——引文之後要用序號或括號註明引文的出處。

     
    3.引用原意。
當引用的原文文字量較多,或綜合多人相同的意見時, 一般採用這種形式。

引用原意,可以不用引號,而只用冒號,有時也可以用逗號。例如:

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就在於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毛澤東選集》四卷合訂本,第287頁)

引用原意,要注意完整理解原作者的觀點,並融合於行文的思想表述中。 它雖然不加引號,但要註明其原意引自何處。

       
      引文的基本要求是:

       
      1.精確。
引文是論證的輔助手段,不管在什麼情況下, 它都不能完全代替引用者所要表述的思想。一篇論文不用引文未嘗不可, 但如果引用過多,則容易使文章零 散、雜沓,影響主體內容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不利於思想淋漓暢快地表達。同時,連篇累犢盡是別人的東西, 還會引起讀者的猜疑和不快情緒。好的文章,應儘量多 使用自己的語言。 只有在非引用不可,引用了確有效果,或用自己的話解釋效果不佳, 或那些權威性的言論和令人信服的證據之類不引不足以說清問題, 或為了爭辯 的需要時才採用。一般情況可不必採用。所謂精確,就是要少而恰當, 把最精彩、最恰當的引文,用之於引文的最關鍵之處。

       
      2。完整。
引文是取別人的觀點來證明和解說自己的思想,所以,必須忠於原意。 不管是引用原文還是弓g用原意,都要作完整的表述。特別是成段地引用原文、 原 意時,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完整把握了,才能引用。不能為了裝潢門面, 顯示高深而不加咀嚼地摘取隻言片語,更不能為了某種目的而斷章取義地引用。

       
      3.貫通。
引文的內容,在文章中作觀點使用時,可以不作解釋、說明, 但作為論據使用時,則必須加以適當的闡釋,使其內容與自己表達的思想台拍、 融會貫通起 來,使其語氣、格調與前後的文字甚至全文和諧一致。 而不可採取貼標籤的方法,引文為引文,自述為自述,彼此界限分明,格格不入。

 
二、圖表

在畢業論文中,有時為了簡捷、明了地說明問題,常用圖或表的描述手段。 圖和表有其特殊的功能。它能夠把用語言文字難以表述清楚的內容, 簡明地呈現出來;它能夠節省文字,給讀者以明朗、具體的印象。

     
    (—)圖

圖的類型很多,主要。是曲線圖、圓比例圖、示意圖、流程圖、形象固、記錄圖譜六種:

       
      1.曲線圖。
它以坐標的形式,標明事物量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如圖一。

這是一幅表示商品需求量與需求價格之間的關係圖。縱軸OP(價格)或橫軸OQ(需求量) 之間呈現反方向變動的趨勢(通常情況下)。

       
      2,示意圖。
適合於用來對事物作量的比較。它有縱式、橫式兩種樣式。

       
      3.Pie Chart。
用來顯示各種數字比例關係的統計圖。把單位圓視為100%, 各種成份的數量按在整體中所佔的份額在圓

       
      4.流程圖。
把較複雜的理論體系和邏輯過程,用圖式簡明、清晰地表示出來。 例如反映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關係的國民經濟流轉圖,如圖五。

       
      5.記錄圖譜。
用來說明一事物隨時間的發展而變化的圖示。例如:股價指數變動圖。見圖六。

       
      6.形象圖。
用圖像直接表示出來,使文字要表現的內容更具體化、形象化, 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哈雷彗星與地球位置圖。見圖七。

形象圖實際上也是一種示意圖。只不過它的繪製方法比較靈活, 沒有固定的格式要求罷了。

圖易於進行比較、說明問題。使用時應少而精,要繪製得清晰、 簡明、大方、美觀,使人通過看圖能夠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另外, 使用圖一般應在回的上方或下方標明圖的名稱,圖中內容的說明等。

     
    (二)表

表的種類較多,主要有示意表、統計表、說明對照表等。

       
      l,示意表。例如:

材料來源:汽車製造商協會《世界展望》

       
      2.統計表。例如:

1970—1980年發展中國家木材產品人均消費量

產品 1970 1980 變化 (立方米)
木柴和木炭 0.445 0.452 +2
工業木材 0.090 0.118 +31
紙張和紙板 0.005 0.008 +60

       
      3.說明對照表。例如:

1983年世界人口增加的主要國家比較表

國家 人口(百萬) 年增長率 年增加數(百萬)
印度730.0 2.1 15.33
中國1023.31.313.30
巴西131.32.33.02
孟加拉國96.53.12.99
尼日利亞84.23.32.78
巴基斯坦95.72.82.68
印度尼西亞155.61.72.65
蘇聯272.00.72.18
墨西哥75.72.61.97
美國234.20.71.64

使用圖和表,目的是「言少而事豐」,節省文字增加內容, 以直觀手段加深讀者印象。使用時,一定要目的明確,通盤考慮。

 
三、加註

在論文寫作中,加註是常見的。它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讀者對引文的查找和核實。

加註的方法有行中注(夾注)、頁末注(腳註)和篇尾注(尾注)三種。

     
    1.行中注。
即在引文之後,用括號的形式註明引文的作者、著作或文章的名稱、 出版處、頁碼等。基本順序是:作者、篇名、書名(或書刊或文章名稱)出版單 位、 版本、頁數。作者姓名後用冒號;書刊或文章名稱用書名號;出版單位、版本、 頁數。作者姓名後用冒號;書刊或文章名稱用書名號;出版單位、版本、 頁數之 間用逗號斷開,最後可不點句號。整個夾注用括號與行文區分開。例如:

鄧小平一直強調,一定要把發展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擺在首要地位。 「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優越性歸根到底要 體現在它的生 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並且在發展 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鄧小平: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 選》,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63頁)

文章的行中注若過多,會影響外容的美觀,讀者閱讀時也費力。 故可以採取其他形式處理。

     
    2.頁末注。
即在一頁稿紙的下端註明引文的出處。一頁中只有一段引文的, 在引文末端的右上角註上※圖樣;引文在兩段以上,要標明序號, 在引文末端右上角標出?、?、?、?、……。須注意。標引文序號,要以頁為單位。

頁末注的寫法格式行與行中注相同。

     
    3.篇尾注。
即在全文後面集中標明引文的出處,與頁末注不同的是它將全文 的引文從前至後按順序統一編號。其他要求也與行中注相同。

採用何種方法加註,要視全文的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全文引文不多, 使用行中注可以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如果引文較多,則最好用頁末注或篇尾注的形式。  

標題、目錄和內容提要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 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 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 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 《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 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 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 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幹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 只是對文章內容的範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 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 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 交代文章內容的範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 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 制》、 《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係》、《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 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像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 面較 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 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 《從「勞 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 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 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 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 《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 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 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 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繫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範圍或論點, 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 而不能 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 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 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 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 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 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 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 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 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 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複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
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 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 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準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
也就是說, 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係。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註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
標註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
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裡,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 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 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 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裡, 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 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囉哩囉嗦抓不住要點或者 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導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導性提要,
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 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
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 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 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 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 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 (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
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 (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
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 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
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 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
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 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 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 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
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儘可能體現文彩, 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 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誌,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 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 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 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 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 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 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