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最佳利器-Intranet
一、前言
二、何謂Intranet?
三、Intranet的由來
四、採用Intranet的優點
五、Intranet的內涵
六、Intranet的應用
七、導入Intranet的規劃及考量
八、Web伺服器的即時資料連結
九、CGI概念
十、CGI程式的基本運作原理
十一、參考文獻
一、前言
如果說1995年是Internet的時代,那Intranet可以說是1996年的代表。Internet這個源自於軍方和學術界的網路,在現在,由於它的「外部連接性」所形成的效益,使得大家都不敢忽視它的威力。而對於企業而言,這麼好的一個資訊科技,如何將它引入企業環境中,以增加企業競爭力,更是大家矚目的焦點。因此,適用於企業界的Internet網路-Intranet便由此誕生。
二、何謂Intranet?
對於Intranet這個名詞,有人是這樣解釋的:
“凡是在網路上可以解決安全性(Security)、帳號認證(Account authorization)、頻寬(Bandwidth)、工作流程(Workflow)等問題,無論其原有的通訊協定(Protocol)與使用的廣度為何,均可以稱為Intranet”;這種說法也許點出了Intranet的技術重點,但卻未對Intranet在有關應用面的焦點上有所說明。因此,有人說它是:“企業內的Internet”、“把Internet的技術應用到企業中”、“架在Web系統上的MIS”等等。由於說法有很多種,本報告在考量了Intranet之應用面以及使用者等因素之後,採用以下的看法:
Intranet是指一個基植於網際網路技術,整合企業系統、網際網路系統、與企業工作群組的企業組路架構。
三、Intranet的由來
如前面所提到的,由於Internet的「外部連接性」效益,使得各大企業均不敢忽視它的威力。但Internet開放性的本質卻和企業組織一些封閉性的需求有所衝突,比如:企業內部資訊外流的疑慮、如何與企業原有資訊架構整合等。因此,企業在一方面對於Internet所帶來的效益面進行評估時,也同時考量企業內部的需求與影響。其結果就是在企業內部形成了類似Internet架構與Internet技術的網路系統。借著Internet開放、成熟及易用的技術,使得企業可以很容易的在內部架設屬於自己的Internet;但同時由於使用的範圍是在企業內部,又可解決了企業對於安全性以及原資訊系統架構配合性上的疑慮。因此Internet與Intranet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Intranet針對的是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架構,服務對象原則上是企業內部的員工,而以聯繫企業內部工作群體為主,以增進公司內部溝通、提升作業效率、強化企業競爭力為前提。
四、採用Intranet的優點
以Internet的技術來建構企業內部的Intranet,有下列幾項優點:
- 資料格式統一,且可包含多種傳播方式:
目前在Intranet上使用最廣的WWW技術,由於它使用HTML語言,使得公司內的文件、資料,都可以以統一的方式呈現,並且還可以包含圖形、聲音、影像等不同多媒體介面,使使用者樂於使用。
文件共享,資訊提供及更新快速:
企業可以將內部文件、資料,放置在伺服器上,以供員工隨時上線查閱;並且可以隨時更新。
系統建置容易:
以Intranet最普遍使用的Web伺服器,由於其建置容易,使得企業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於不同的需求,先進行試驗,並進而使用。而企業員工也可以在家裡撥接上企業網路,便可以使用Intranet的資源。
成本低廉:
由前述兩個優點,更一步的可以知道,企業利用Intranet可以大量減低在紙張列印或系統建置的成本。
資料安全受到保障:
相對Internet的開放性架構,由於Intranet使用焦點放在企業內部,因此因此,在建置上,更多了一份安全上的安量,使企業資料有保障。至於是否Intranet要連接上Internet,則視企業的需求而定。
跨平台,容易整合:
使用Internet相關技術,其優勢是標準化,容易整合各種資訊系統,並且,對於LAN/WAN的結合障礙較低。因此企業可以使用原有不同的電腦資源,來整合企業資訊。
五、Intranet的內涵
由於WWW無論在整合、介面、與其功能上都非常成熟,使得WWW幾乎是所有企業在導入Intranet時的首要選擇。但事實上,從廣義的Intranet來說,舉凡已在Internet上應用的各種技術,將之應用在企業內部,均可視為Intranet的組合分子之一,比如:E-Mail、News、BBS、視訊會議等。雖然Intranet是以WWW為核心,但是並不意味著WWW就是Intranet的全部,沒有WWW的Intranet仍是屬於Intranet的一種。因為每個企業的主要需求性質均不太一樣,有些企業最需要的是以E-Mail來進行溝通;有些企業則需要大量使用視訊會議來解決開會問題。所以企業在決定將企業內部環境Intranet化時,是隨著企業不同的需求,來制定不同的Intranet方向。


圖一、Intranet的內涵
六、Intranet的應用
如前所述,企業在導入Intranet時,須先了解企業實質的需求為何。而目前有學者將企業對於Intranet的應用,將其分為四類:
- Web Publishing:應用Web技術來進行組織內的資訊或知識之分享。將企業的佈告欄以HTML的型式放置在伺服器上,而員工可以使用瀏覽器來閱讀,改變了過去公告張貼發布的過程,而且將管理佈告欄的過程也集中化簡單化。
- Database Publishing:當放置在伺服器上的資料內容逐漸多樣化時,員工對於迅速找到他所需要的資訊要求將變得更為急切。很自然地,運用資料庫管理系統來協助使用者進行搜尋,並協助系統管理者進行內容的管理,變得相當重要。例如:員工通訊錄,如果只是單純運用HTML製作成網頁,在管理上將會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因此,若能透過CGI程式結合後端資料庫進行檢索,系統管理者維護的將是資料庫中的資料,而不需修改網頁的內容。
- Collaboration與Communication:導入以電子郵件為基礎溝通管道的工作流程以及以News Group或其他型態的群組討論或資訊分享環境。以電子郵件進行內部公文作業的電子化。過去用人工層層批閱轉送的書面公文,現在可以輕易地進行一對多的文書流程,如此,可以縮短冗長公文旅行過程的可能性。另外,像使用NetMeeting或視訊會議等通訊科技,讓工作人員得以同時在Intranet中進行語音、文字、圖像、應用程式、甚至影像的多重溝通,充份強化溝通的品質。
- Distributed Client/Server應用:將舊有的資訊系統或尚待建設的資訊系統整合進Intranet,比如:會計系統、財務報告系統和決策支援的功能轉型成為以Web為主的型態。企業主管進入Intranet後,並以密碼控管其對安容安全性的管理機能,當財務主管進行會計作業監控的同時,也可以輕易的運用會計資料進行公司財務情況分析,以利財務決策支援,如此一來,決策支援系統與會計作業資訊系統都是Intranet的一部份。甚至於,和外界相關的資訊系統,亦可以以這種型式來產生,例如:美國聯邦快遞公司以Web提供其所有客戶即時的貨物郵件查詢,該系統可以讓客戶服務組人員隨時回答客戶委託運送包裹的所在地,估計到達時間,目前運送狀況等問題,該系統本身即兼具了四種應用的成果。
七、導入Intranet的規劃及考量
在思及Intranet之時,必須先考慮與企業內部目前的資訊系統架構、作業方式、企業模式契合。當企業考慮採用Intranet時,則下列因素最好事先設想:
- 系統目標為何?是降低內外部成本或發展新事業。
- 如何堅固核心競爭力,是通路、產品、知名度?
- 企業流程形態及細部活動分析。
- 決定合適的先導系統,從某一部門或某一功能開始試行為佳。
- 決定工作群組成員範圍。
- 使用者需求分析。
- Intranet產品評估:包括硬體、作業系統、Web伺服器、防火牆、程式語言或相關開發工具、HTML編輯工具、網路管理工具、Web管理工具、群組討論軟體、文件資料庫管理、資料庫中介軟體等。
- 成本效益分析。
八、Web伺服器的即時資料連結
在歐洲量子物理實驗室(CERN)發展出WWW後,整個Internet環境快速的朝這個方向整合。WWW主從架構如圖一所示,一般用戶以瀏覽器對服器要求服務,主機依據要求抓取資料以作回應,瀏覽器再依回應資料,經解讀後,展現出原有的效果(如聲音、影像、圖形等)。而兩者是透過所謂HTTP通訊協定來進行溝通,並利用HTML來建構所謂的超鏈結(Hyper Link)文件。但用這個方法所產生的文件是靜態的,在面對多變化的環境下,往往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目前,有三種方法可以讓Web伺服器提供動態資料:伺服器端引入程式(SSI)、共通匣道介面(CGI)、應用程式介面(API)。Java也是提供資料庫動態資料的一種方式。但不同的是,Java是在客戶端系統執行。
- SSI:
SSI是一種簡單的方法,讓Web伺服器在HTML文件中,直接插入小型的動態資料。事實上,使用SSI並不需要具備程式設計的經驗或知識。SSI可以動態地引入檔案,也能夠執行程式(如CGI script),以及回送如瀏覽器或者是Web伺服器的名稱等等資訊。
然而,SSI並不像CGI或是API一樣適用於資料庫與瀏覽器間資料的傳送。因為SSI並不能提供豐富的程式規劃功能,或是高階的API存取外部資源的能力。而且,SSI需要很多系統的CPU與記憶體等資源,因為Web伺服器必須掃瞄整個HTML文件,才能察覺SSI的標記,並採取對應的行動。
CGI:
CGI是允許Web伺服器執行外部應用程式的規範,這些應用程式可以產生HTML文件,並將文件傳回瀏覽器。CGI程式能夠與瀏覽器的使用者互動、接收資料以及透過資料庫的API與資料庫通訊。
API:
API是駐存於伺服器的內部程式碼,和CGI一樣,是為了擴充伺服器的功能而發展的。目前最著名的API有:Microsoft的ISAPI、Netscape的NSAPI、以及O'Reilly的WSAPI。
API是內部程式碼,它能擴充伺服器的功能,卻又能維持系統的高效能。例如ISAPI的執行效能是CGI的五倍多。而且,是三種方法中,使用系統資源最少的,但它的缺點是,若想要自己撰寫程式,使用API比使用CGI困難許多。
九、CGI概念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規格的出現是為了將互動性的功能包含在WWW環境中,來作為使用者端使用的瀏覽器與伺服器端之間資訊交換的標準。而儲存在Web伺服器中處理CGI的相關輔助程式稱之為CGI programs,CGI scripts,Gateways或virtual document programs。CGI介面本身是屬於Web伺服器的一部份,藉由CGI介面,Web伺服器可以蒐集使用者端所輸入的資訊,然後再呼叫相關的CGI程式來處理這些資訊。
也正是由於CGI 規格,使得WWW具備了更強而有力的功能,可以做出更富於變化的設計,來吸引全世界愈多的使用者進入WWW的環境。利用CGI程式,我們可以設計用來作問卷調查,線上電子訂購服務,使用者意見反應及回覆,資料庫查詢服務等。其功能是無遠弗界的,侷限應該是在於你的想像空間了。
在CGI程式撰寫工具方面,根據所使用的Web伺服器的平臺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例如,在UNIX的環境下可以使用C,C++,C Shell,Korn Shell,Bourne Shell,PERL,Tk/Tcl等;在Windows的環境下可以使用C,C++,DOS Shell,PERL,Visual BASIC,Delphi,Visual FoxPro等;在麥金塔的環境下可以使用C,C++,PERL,AppleScript,HyperCard等。基本上來說,以C或PERL為較多的選擇。
由於使用不同作業環境下的伺服器,其所提供CGI的規格及處理方式又可分為以下兩種:
Standard CGI
這是原本在UNIX 的環境下所訂出的介面規格,所以就可以利用UNIX中的一些script語言如,Korn Shell,PERL等來發展CGI 程式。符合此種介面的CGI程式,其移植性較高。
Windows CGI
在Windows 環境下(包括:Windows 3.1,Windows NT,Windows 95)的一些伺服器有提供此種介面。因此,可以利用MS-Windows下的一些開發工具如,Visual BASIC,Visual C++,Delphi,Visual FoxPro來發展CGI程式。
十、CGI程式的基本運作原理
在圖二中,說明CGI的基本運作方式:

圖二 CGI基本運作方式
1.利用HTML中FORMs的格式或是透過某一個URL,將輸入的資訊傳給Web伺服器。
2.Web伺服器啟動適當的CGI程式來處理輸入的資料。
3.CGI程式以標準輸出的方式將處理過後的結果輸出。
4.Web伺服器會將輸出的結果以HTML的格式傳送到使用者端的瀏覽器,而使用者便可以看到CGI程式執行的結果。
這之中有一個問題是:一般的文件檔案Web伺服器僅需將其內容完完整整的傳送給瀏覽器即可;而對於CGI 程式而言,Web伺服器卻必需去執行。因此Web伺服器要能夠區別該文件是屬於一般的文件檔案或CGI程式。目前的Web伺服器使用以下兩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 在Web伺服器中,建立特別的目錄(即所謂的script directory)來存放CGI程式,Web伺服器會將位於此目錄或其子目錄下的檔案都視為可以執行的程式,而不是一般的檔案。目前最常被使用的就是建一個名為cgi-bin的目錄。
- 利用特別的附檔名(例如,.cgi)來區別一般文件檔案及CGI 程式。以這種方式來處理的話,CGI程式可以放在Web伺服器文件區的任何位置,而不需一定要放在某些特別的目錄下。
十一、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 火昌華,「WWW的應用程式-CGI的介紹(一)」,RUN PC!,1996年4月
- 王瑞之,「Intranet的應用現況及未來趨勢」,資訊與電腦,1996年6月
- 王文泰,「Intranet掀起企業的資訊革命」,網路通訊,1996年12月
- 葉炳倉,「企業推行Intranet的迷思」http://www.yzit.edu.tw/yzit/cc/ccyeh/MSSpeech/YZ-Intra.doc
- 蕭立文,「演進式的擘畫Intranet四步曲」,資訊傳真,1996年10月
- 網際工作室,"Common Gateway Interface",http://www.fido.net.tw/tutor/w3/cgi.htm
- 周文正,「如何在WWW下建立雙向溝通之應用環境」,http://thccx11.cc.nthu.edu.tw/wjchou/cgi/www-cgi.html
- 陳凱,「Web伺服器的即時資料連結」,PC Magazine中文版,1996年10月
英文部份
- Lee Levitt, "Intranets: Internet Technologies Deployed Behind the Firewall for Corporate Productivity",http://www.twnic.net/inet96/b2/b2_3.htm
- "Intranets. What*s the Bottom Line?", http://www.intranetjournal.com/newbie.html
- Mccune, J. C. (1996), "The Intranet: Beyond E-Mail," Management Review, November 1996, PP.23~29